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红

作品数:8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3篇微生物
  • 3篇酶活性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丘陵区
  • 2篇微生物数量
  • 2篇连作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区
  • 2篇肥力
  • 2篇大棚
  • 1篇性状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浓度
  • 1篇乙酸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闵红
  • 4篇和文祥
  • 3篇王娟
  • 2篇何敏超
  • 2篇郭文姬
  • 2篇王聪颖
  • 2篇呼世斌
  • 1篇陈磊
  • 1篇冯贵颖
  • 1篇李晓明
  • 1篇陆磊
  • 1篇王燕洁
  • 1篇景岳龙
  • 1篇杨祥
  • 1篇田冬
  • 1篇刘国斌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机理研究
本文从土壤肥力状况、微生物生态群落和作物自毒作用入手,研究大棚蔬菜连茬障碍机理,阐明蔬菜连作的土壤养分限制性因子,揭示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功能菌,通过连茬土壤酚酸类物质的鉴定,研究外源酚酸施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本论文分别对...
闵红
关键词:连茬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酚酸
文献传递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演变特征被引量:26
2007年
对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数量研究表明:植被恢复30年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数量都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人工刺槐恢复林细菌与真菌数量,随种植年限增长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到40年时再增加的变化规律;放线菌数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数量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相关性显著,真菌数量和有机质、全氮相关性显著,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肥力指标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揭示出微生物数量可作为评价植被改善土壤质量的指标。
闵红和文祥李晓明刘国斌杨祥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微生物数量
乙醇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模拟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乙醇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可显著增强土壤脲酶活性,二者关系达到显著正相关;随乙醇作用时间延长,土壤脲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减小;随土壤肥力升高,乙醇影响脲酶的定浓抑制率绝对值减小,而脲酶的变浓变化率则差别不大,达到最大表观脲酶活性所需的最适时间缩短。该结果揭示出土壤肥力对外源物质与土壤脲酶活性的关系有重要影响。
何敏超和文祥王聪颖王娟闵红
关键词:土壤脲酶乙醇浓度
乙酸对缺氧/SBR反应系统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把缺氧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串联,在缺氧反应器中加入乙酸,考察乙酸的最适投加量,并找出SBR反应器在乙酸影响下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缺氧区,废水中含有1 mg磷大约需要加入6 mg乙酸,反应时间为6 h;在SBR反应系统采取曝气时间为5 h,曝气量为2.0 m3/h,MLSS为2 000 mg/L及沉淀时间为60min运行时,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5.62%和97.83%。未经过缺氧区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29%和85.99%。在缺氧区加入乙酸可以有效地提高TN和TP的去除效率。
郭文姬冯贵颖陆磊闵红田冬王燕洁李琳呼世斌
关键词:乙酸SBR反应器脱氮除磷
2,4-D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06年
2,4-D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有机氯除草剂,其环境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2,4-D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2,4-D可显著降低土壤脲酶的活性,起初酶活性有一个浓度迟缓期,活性变化较小,随后则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应;3种模型拟合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揭示出土壤脲酶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2,4-D污染的程度,从侧面反映出其机理为完全抑制;得到土壤严重污染时2,4-D浓度为5.88~15.15mg·L-1。土壤转化酶效应无规律性变化,其对2,4-D反应较为迟钝。土壤碱性磷酸酶随农药浓度变化,先激活,后抑制,最后又激活;采用一元二次模型拟合,除4号土样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污染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肥力水平对农药的生态毒理有重要的影响。
和文祥闵红王娟孙铁珩
关键词:2,4-D土壤酶土壤肥力
酶在土壤农药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5年
利用酶来修复污染土壤,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通过从农药的危害、土壤污染修复的酶种类、酶生物修复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固定化等方面进行综述,展示酶修复土壤污染具有高效、安全、低成本和对环境因素不敏感等更易在实际中应用推广的优势,进一步归纳提出了土壤酶生物修复需加以解决的问题,为酶修复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王聪颖和文祥何敏超王娟闵红
关键词:农药污染土壤酶生物修复影响因素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演变特征
退耕还林是我国重要的一项国策,对陕北等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微生物和土壤酶以及土壤中存在的特殊微生物类群共同组成了土壤重要的三大组分之一,他们在营养物质循环、土壤肥力的提高、污染物的清除等发挥着十分重...
闵红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状狼牙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文献传递
大棚果蔬连作土壤肥力限制性因子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揭示大棚果蔬连作的土壤肥力限制性因子,为大棚果蔬的连作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草莓番茄轮作(RST)为对照,研究草莓连作2年(CS2)、草莓连作3年(CS3)、番茄连作4年(CT4)和番茄连作10年(CT10)4种果蔬种植模式对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RST相比,连作土壤pH呈酸化趋势,其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所增加,但也会造成有机质、速效磷的耗竭以及有效态微量元素(锌和铁)的缺失。与轮作相比,连作种植时果蔬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0.3%~30.0%和2.4%~23.2%;有机质减少了4.4%~8.8%和2.8%~7.4%;土壤速效磷降低了5.5%~24.4%和8.7%~25.5%。与轮作相比,CS2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有效态锌含量分别减少了36.8%和35.2%;有效态锰有所减少但变化不大;CT4处理有效态铜含量分别减少了43.0%和34.8%;CT10处理有效态锌、锰和铁含量严重缺乏,连作年限越长,土壤质量下降越显著。CS2与CS3处理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为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而CS2、CS3与CT4处理土壤的蔗糖酶活性则与之相反,均表现为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随连作年限的增加,非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出降低趋势;纤维素酶活性在非根际土壤中表现出增加趋势。微量元素分别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但与土壤速效氮、磷和钾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土壤有效态锌和铁元素的亏缺是土壤肥力的限制性因子。
闵红陈磊呼世斌郭文姬景岳龙
关键词:连作土壤肥力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