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永芳
- 作品数:18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终末期肾病患者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性脑病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伴金刚烷胺药物性脑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透析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03例,均伴金刚烷胺药物性脑病,将其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及对照组,分别行HD、HDF、HP+HD透析治疗及停药干预。采用LC-MS法测定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浆金刚烷胺水平,并观察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治疗效果。结果透析及干预后,4组患者金刚烷胺水平均明显下降,且B组、C组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A组(P<0.05),C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HDF、HP+HD透析治疗能明显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浆中金刚烷胺水平,有利于患者药物性脑病精神症状的改善。
- 李亚光陈贺穆永芳郭琼杰李慧妍王丽辉李洋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金刚烷胺药物性脑病血液净化
-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诊脑梗塞溶栓患者出血高危因素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为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诊脑梗塞溶栓患者高危因素的影响分析,将纳入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50例,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NIHSS评分及mR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的转化率低。与未出血组相比,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伴有血糖高、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长、溶栓前NIHSS评分高、CT低密度病灶多。证实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降低溶栓后出血转化率,改善预后。
- 蒋召芹张重阳李广章穆永芳刘宇鹏聂亚冬
-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溶栓高危因素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终末期肾病伴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性脑病的疗效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终末期肾病伴金刚烷胺药物性脑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伴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性脑病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行 HDF和血液透析(HD )治疗,用LC‐M S法测定血液透析前后患者的血浆金刚烷胺水平,并观察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血浆中金刚烷胺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行相应透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金刚烷胺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 P <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金刚烷胺水平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金刚烷胺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精神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但透析治疗后,研究组精神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合并金刚烷胺引发的药物性脑病患者行 HDF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浆中金刚烷胺水平,有利于患者药物性脑病精神症状的改善及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李亚光李慧妍魏鹍王丽辉李洋郭永力刘维萍吴学敏李涛张彦芬刘海荣穆永芳陈贺郭琼杰王娜
-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溶栓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100例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出血转化(HT)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平均血糖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NISHH评分、HT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神经功能,降低HT率、复发率和并发症风险。
- 蒋召芹李广章张重阳穆永芳刘宇鹏聂亚冬
-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治疗血糖水平
- 终末期肾病患者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性脑病血液透析灌流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终末期肾病伴金刚烷胺药物性脑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HP+HD)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07-09/2013-09月在秦皇岛地区各透析室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伴金刚烷胺药物性脑病,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行HP+HD和HD治疗,用LC-MS(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法测定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浆金刚烷胺水平,并观察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透析前,血浆中金刚烷胺检测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透析治疗后,研究组金刚烷胺水平下降幅度明显较对照组低,药物性脑病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优良,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HP+HD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性脑病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浆中金刚烷胺水平,改善患者药物性脑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有临床上推广价值。
- 李亚光郭永力穆永芳陈贺郭琼杰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金刚烷胺药物性脑病血液灌流
- IgA型PIGN患者的肾组织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效果及预后
- 2020年
- 目的:探讨IgA型感染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PIGN)患者的肾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急性期(22例)及亚急性期(78例)IgA型PIGN患者共100例,对其对症治疗;收集患者肾组织病理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六胺银(PASM)-Masson染色及醋酸铀-柠檬酸铅双染色4种染色方法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检测IgG、IgA、IgM、C3和C1q表达,随访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光镜结果显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肾组织切片上皮侧嗜复红物、间质纤维化、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检查显示,83例患者肾组织切片可见巨大上皮下沉积物(驼峰),急性期患者表现更加明显;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G染色强度弱于IgA和C3,强于IgM和C1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血尿及间质纤维化均是影响IgA型PIG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gA型PIGN的肾组织病理学表现多样,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血尿及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
- 郭永力穆永芳管仁苹滑丽美
- 关键词:预后肾组织病理单因素分析
- 丁苯酞与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被引量:3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与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90例。A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血栓溶解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7 d,两组患者的S100B蛋白、丙二醛、内皮素-1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 d,且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B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Ⅷ明显低于A组,PT、VWF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 d,且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改善其神经功能,并调节其凝血功能,对临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穆永芳郭永力蒋召芹刘宇鹏聂亚冬张重阳
- 关键词:阿替普酶丁苯酞神经功能
- 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度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预后评价
- 聂亚冬刘新刘宇鹏孙志玲穆永芳张鑫宇张重阳
- 该项成果创造性、先进性在于在不同时点(中毒后24h、48h、72h)对中毒患者的血肌酐(Cr)、谷草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白细胞计数(WB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及统计比较...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农药中毒救治
- 免疫抑制剂联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对IgA肾病的疗效及对病原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联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对IgA肾病的疗效及对病原菌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对病原菌分布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尿蛋白定量(UTP)、血清肌酐(sCr)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9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3株,革兰阴性菌103株。治疗组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17.2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占比20.39%;对照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8.6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双歧杆菌,占比14.56%。治疗组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辅助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一定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IgA肾病具有一定参考。
- 郭永力刘维萍穆永芳刘海荣管仁萍张隆业张彦芬
- 关键词:IGA肾病肠道菌群免疫抑制剂病原菌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诊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诊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接受诊治的148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血糖控制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时间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死亡率为12.16%,对照组为17.57%,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死亡率及院内感染、器官衰竭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生低血糖并发症中,治疗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示,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治疗第1天比较,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治疗第7天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脂联素及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得到了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5.38%,对照组为6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脑梗死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保证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 蒋召芹李广章张重阳穆永芳刘宇鹏聂亚冬
- 关键词:脑梗死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