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哲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抗神经免疫炎症机制的研究
-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神经免疫炎性因子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1)连续收集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50例P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添加治疗组(原有用药不变...
- 王方孙莉张晓哲余舒扬左丽君曹辰杰贾军王晓民张巍
- 文献传递
- 超短波联合电针早期干预周围性面神经炎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电针治疗早期干预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影响。方法:将5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患者发病7天内先给与超短波无热量治疗,7日后再行电针疗法,对照组患者仅在7日后行电针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治疗结束后1周和1月VAS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超短波联合电针治疗早期干预急性面神经炎疗效明显。
- 王李丽张晓哲刘延青
- 关键词:超短波早期干预周围性面神经炎
- 不同疗法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正>目的:在多种针灸治疗方法中寻找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疗法。方法:将187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A组)、电针治疗组(B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C组)、电针加穴位注射组(D组),经40次治疗后再次进行听力测...
- 张晓哲王茹敏钱军
- 文献传递
- 不同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在多种针灸治疗方法中寻找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疗法。方法:将187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A组)、电针组(B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C组)、电针加穴位注射组(D组),穴取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风池,头部上星、百会、四神聪,体穴合谷、外关等。每日治疗1次,经治疗40次后再次进行听力测试,并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47.6%、B组79.2%、C组76.0%、D组94.0%,D组疗效最好,A组疗效最差,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D组中,发病在2周之内的患者针刺疗效优于2周以上的患者(P<0.05);轻中度患者针刺疗效优于重度患者(P<0.05);年龄在50岁以下的患者针刺疗效优于50岁以上的患者(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是治疗急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疗法,同时观察到针灸的及时干预、病情的轻重程度、患者年龄都关系到本病的预后。
- 张晓哲王茹敏钱军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电针水针
- 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抗神经免疫炎症机制的研究
-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神经免疫炎性因子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1)连续收集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50例P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添加治疗组(原有用药不变...
- 王方孙莉张晓哲余舒扬左丽君曹辰杰贾军王晓民
- 文献传递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对照观察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穴取睛明、球后、承泣等;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针、腺苷钴胺局部穴位注射。2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1.7%,电针加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7.8%,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加穴位注射组中脑瘤发病在2周之内手术的患者针刺疗效优于2周以上手术者(P<0.01);术后1月之内针刺治疗者疗效优于1月以上针刺者(P<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是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的及早诊断与手术、针刺及时的干预治疗都关系到动眼神经麻痹的预后。
- 张晓哲
- 关键词:电针水针
- 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抗神经免疫炎症机制的研究
- <正>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神经免疫炎性因子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1)连续收集2010年5月-2012年5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50例PD患者,...
- 王方孙莉张晓哲余舒扬左丽君曹辰杰贾军王晓民张巍
- 文献传递
- 针刺加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加火针组(A组)和针刺组(B组),每组90例。两组均取百会、完骨、风池、天柱、颈夹脊穴等,A组先在上述穴位行火针疗法,再取毫针针刺治疗;B组只在上述穴位用毫针进行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经20次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A组有效率为95.6%(86/90),B组有效率为84.4%(76/9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7.44±1.26、0.73±1.44,B组治疗前后VAS分别为7.56±1.07、2.56±2.99,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A组痊愈患者分别在3个月、6个月后随访,无骨性病理改变的患者总复发率为14.8%(4/27),有骨性病理改变者总复发率为43.5%(10/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可以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无骨性病理改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持久。
- 张晓哲王李丽刘延青
-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针灸疗法火针
- 关於面瘫的治疗
- 2014年
- 面瘫是面神经炎的俗称,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主要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氏麻痹。它区别於外伤、肿瘤,外耳疾患及其他物理因素致面神经通路病变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该病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据临床观察有外感、受凉、情绪波动、劳累、饮食不节(饮酒、嗜食辛辣)等因素。对於面瘫的发病机制.
- 张晓哲
- 关键词: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BELL氏麻痹面神经炎病毒感染
- 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的研究
- 本文旨在研究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通过临床分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电针治疗明显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中的睡眠障碍和抑郁情绪,明显提高患者的生...
- 王方张巍王晓民孙莉张晓哲余舒扬左丽君曹辰杰贾军扈杨陈泽颉
-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治疗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