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3
- 2005年
- 赵月霞胡海燕
- 关键词:血液病医院感染护理技术白细胞计数
- 阿司匹林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射频消融术后血栓前状态的作用及护理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射频消融术(RFCA)血栓前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需要行RFCA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4组,A组(n=20):术前3d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术后继续静脉滴注5d;B组(n=16):术前3d口服阿司匹林(Asp);C组(n=18):术前3d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口服Asp,术后继续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5d;D组(n=16):术前术后不用药。分别于术前(T0)、电生理检查后(T1)、RFCA后即刻(T2)、术后2d(T3)、术后5d(T4)5个时段采血,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比较四组不同时段各项指标的变化及组间差异,并进行RFCA的程序变量与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及C组RFCA各时段GMP-140、DD及vWF无显著性差异;B组GMP-140无显著性变化,DD、vWF显著升高,以消融完成后升高最明显;D组GMP-140、DD及vWF均显著升高,以消融完成后升高最明显。结论RFCA术可导致血栓前状态,阿司匹林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阻止血小板的激活,改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双重激活,有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 胡晋真周淑玲赵月霞
- 关键词:阿司匹林射频消融术血栓前状态
- 体位变化对老年人血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体位变换对老年人血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 30例血压正常的青年人 (A组 )、30例血压正常的老年人 (B组 )及 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C组 )体位转换时的血压变化。结果 B组和 C组由卧位转为立位时血压下降均较 A组明显。结论 体位变化对老年人血压有较大影响 ;应加强对其生活指导与护理。
- 赵月霞
- 关键词:体位变化老年人血压护理高血压
-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效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采取吸氧、坐位、监护、准确使用各种抢救药物等措施,并实施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并对患者实施各种心理护理。结果 68例患者中临床情况好转趋于稳定的病例有41例,占总病例数的60.29%,临床情况反复不稳定的病例有21例,占总病例数的30.88%,临床病情恶化死亡的患者有6例,占总病例数的8.83%。结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措施,及时缓解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赵月霞
-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抢救护理
- 循证护理实施于临床的意义
- 2004年
-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作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分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即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初步建立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 付香莹赵月霞
- 关键词:循证护理临床护理
- 治疗性沟通对冠脉介入患者术前焦虑影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影响。方法将78例住院需要冠脉介入治疗伴焦虑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好转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方法能有效减轻术前病人的焦虑,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安全度过了待手术期,保证了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 赵月霞李兆梅赵书英付香莹胡晋真
- 关键词:治疗性沟通介入治疗焦虑患者满意度
- 体位变化对老年人血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 1998年
- 赵月霞赵淑英
- 关键词:血压测量体位护理
-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血栓危险性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
- 2006年
- 赵月霞
- 关键词:血栓性疾病老年重症危险性分析回顾性调查分析纤溶指标部分凝血
- 心内科实施温馨服务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赵月霞
- 关键词:心内科患者人文关爱经济负担
- 350例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被引量:1
- 1998年
- 侯成青赵月霞
- 关键词:骨折心理分析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