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斌

作品数:2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城市
  • 7篇城市更新
  • 5篇城中村
  • 4篇住区
  • 3篇知识
  • 3篇保障房
  • 2篇演进
  • 2篇人口
  • 2篇住户
  • 2篇住区空间
  • 2篇华侨城
  • 2篇公共空间
  • 2篇规划设计
  • 2篇宝藏
  • 2篇城市规划
  • 2篇城镇人口
  • 1篇迭代
  • 1篇学位
  • 1篇演进研究
  • 1篇意象

机构

  • 27篇深圳大学
  • 2篇深圳市建筑设...
  • 1篇深圳华侨城创...

作者

  • 27篇刘卫斌
  • 6篇陈义勇

传媒

  • 4篇城市建筑
  • 4篇住区
  • 2篇南方建筑
  • 2篇2018中国...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园林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学报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治理模式演进下香港地区历史建筑的保育研究
2024年
对治理模式进行跟踪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提高历史建筑保育水平的重要路径。香港地区对历史建筑保育治理模式的转型,推动了保育方式的持续迭代,提供了宝贵的剖析范本。文章以历史建筑保育历程为线索,运用阶段分期、模式归类、效果评价等方法,总结出三种保育治理模式,并选取典型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香港特区政府于2008年出台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引入的非营利组织(NPO)通过方案竞标和社群受益的结合提案、专家审议和政府投资的方式,较好地改善了政府、开发商协作模式中历史建筑过度商品化问题,并有效地平衡了政府、社区参与模式中各方利益分化问题。文章对保育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梳理,希望为中国其他城市探索适合自身环境的历史建筑保育治理模式提供借鉴、助益。
刘卫斌刘卫斌陈义勇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育
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空间隔离形式研究——以深圳市10个住区为例
配建型保障房是当前我国扩大住房供给的重要渠道。然而,商品房与保障房之间的空间隔离现象,极易导致同住区中不同群体之间发生矛盾或产生隔阂,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深圳市为例,结合文献检索与分析、实地踏勘及访谈等方式,...
施婷刘卫斌
文献传递
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分异模拟
2014年
本文以"六普"分县人口数为基础,通过预景的研究方法,模拟不同情景下,我国城镇化未来格局分异。认为,我国人口城镇化将在2032年左右接近尾声,城镇化率约为70%,届时全国城镇总人口共约10.3亿。人口城镇化的区域格局上,据模拟,东部地区城镇化增速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32年左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0.2%、28.7%、21.0%,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总数分别增长59.0%、54.7%、40.6%,城镇化水平分别增加+1.7%、+0.2%、-1.9%。研究结论可为未来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陈义勇刘卫斌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人口
深圳市中心区湖贝古村历史空间变迁研究
位于深圳中心城区的湖贝古村有着550余年历史且至今仍然存活。其建筑虽为未定级文物,却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深圳市内大多数古老村落因城市发展建设而拆除殆尽的背景下,湖贝的整村结构保存完整,201 7年的村落拆迁引发了社...
江美莹刘卫斌彭圳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更新城市中心区
文献传递
深圳市“衰退型”国企工业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南油第一工业区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深圳早期由"内引"而来的国企包干进行城市组团建设的模式,对其带状组团式城市形态的形成影响深远。本文以南油第一工业区为例,采用历史资料图档查询、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研究范围内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展开研究,探寻市场和政府对空间发挥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2000—2009年是自发组织时期,市场力量"自下而上"对原有工业厂房进行平面和垂直空间形态的精明再造。2009年之后是整合体质时期,政府"自上而下"对外部环境秩序与景观进行规训与教导。
彭圳刘卫斌
关键词:空间形态演变
白石洲城中村与华侨城边界空间研究
城中村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依存的被动产物,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和乡村。尽管其存在诸多问题,但仍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边界"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一直都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
江美莹彭圳刘卫斌
关键词:城中村规划设计
文献传递
城市更新中奖励性政策与公共空间营造——纽约经验对深圳的启示被引量:5
2020年
在城市步入存量开发阶段的背景下,开发主体在用地红线内的贡献成为公共空间供给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奖励政策保障贡献的公共空间质量?文章在分析深圳目前奖励制度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对比美国纽约奖励机制的奖励对象、奖励条件、奖励额度、奖励方式方面的实施情况,分析公共空间奖励政策的可移植性和条件,并提出深圳市完善公共开放空间奖励政策的建议。
刘卫斌邓庆陈子阳
关键词:城市更新
更新治理模式迭代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态变迁研究——以惠州水东街为例
2024年
本文梳理了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东街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下街区空间形态的变迁。通过对相关规划和更新文本的解读,研究根据更新治理模式中政府、市场、居民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与相对应的更新措施,将水东街的更新分为3个阶段—从基于复杂产权的碎片化维系,到房地产导向的局部重建,再到多维度的保护性更新,并从平面肌理、空间功能、立面风貌、公共空间形态等方面对街区形态的变迁进行了历时性分析,建立起与更新治理的联系。
张洁刘卫斌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租差理论视角的深圳白石洲更新机理演进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从政治经济学的空间视角建立的租差理论,为剖析珠三角地区城中村更新与空间演进提供有力的分析框架。在近几十年来深圳市对城中村的价值观和更新方法持续演化的背景下,选取典型的案例白石洲片区为研究对象,使用租差理论来分析其更新与空间演进,根据“租差”的实现与分配方式将其四十年来的更新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租差”的实现路径、撬动“租差”方式及所需的外部条件。在对“租差”模型必要改进的基础上发现,政府治理意图的实现是更新启动的目标,而“租差”的撬动和实现方式是更新得以推进的关键。这对于设计更科学的“租差”模型和推动城中村可持续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隋馨慧刘卫斌龚帅佳
关键词:城中村
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空间隔离研究——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在城市更新中进行一定比例的配建已成为深圳等“存量发展型城市”供应保障性住房的主要途径,随之带来的商品房与保障房的空间隔离矛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学界和业界尚未及时对这一新型住区形态及其带来的空间隔离形式和空间公平正义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配建型保障房住区,在实地踏勘与观察研究了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空间隔离要素与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其中2个空间隔离最严重的配建型保障房住区中住户对上述隔离空间形式的居住感受,并提出了改进方向与针对性的空间优化建议,揭示的问题与结论对当下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刘卫斌施婷张振华
关键词:住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