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英
-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以诚信文化建设助推内蒙古乡村治理研究
- 2024年
- 诚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也是新时代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关键。诚信文化建设不仅为乡村治理提供价值引领、协调社会关系、激活乡村治理活力,还对凝聚乡村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关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指向、制度化水平和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关系是以诚信文化建设助推内蒙古乡村治理的关键。只有培育诚信意识、规范诚信制度、凝聚各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关系,才能规范内蒙古乡村治理行为,提升乡村治理效果,构建共治新模式。
- 于翠英高日罕
- 关键词:诚信文化建设乡村治理诚信意识诚信制度
-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构思考
- 2010年
-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挑战,其主要表现为:环保投资比重低下,环保投融资渠道单一,生态补偿途径单一,受偿者空位、错位现象突出;生态代价型经济发展模式,缺乏长效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为此,笔者建议:建立健全专门型金融体制,拓宽生态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避免高投入低效率;建立健全生态绩效评估体系,增强生态补偿的决策力度。
- 于翠英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补偿
- 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基本问题探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与生态承载力衰弱的双重压力,基于生态承载力视角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了资源型城市重要的战略方向。文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弹性力及生态承载压力度等分析框架,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应合理克服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放大效应,充分注重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及其弹性力规律,极力避免城市资源环境开发的负面效应。
- 于翠英朝克图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
- 弱势群体社会资本要论被引量:1
- 2007年
- 社会资本有其自身特定的概念和固有的内涵,并在相关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效能。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在权威因素、组织因素、文化因素和关系因素等方面均有着鲜明的缺陷和天然的不足,这也导致了与弱势群体有关的种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和蔓延。本文指出,构建完善而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强势出路,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于翠英
-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资本
- 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多元主体共治研究
- 2024年
- 乌梁素海是“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北方防沙带的重要关口,也是亚洲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全球著名鸟类迁徙地和繁殖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内蒙古时,多次对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治理提出明确的指示和具体要求,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了有效治理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推动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尤为重要。多元主体共治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构建生态治理共同体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多元主体共治面临的诸多挑战,必须要统一多元主体价值目标、厘清主体权责定位、打造利益平衡新格局、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构建乌梁素海生态治理共同体。
- 于翠英高日罕
- 关键词:生态环境共治乌梁素海
-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持续发展受到学术界、政界及实践者们的广泛关注。乌海市是国家认定的31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也是内蒙古9座资源型城市之一。2011年11月乌海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意味着乌海市应实现城市和经济的"两个转型"与升级。本文从建设生态文明战略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乌海市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乌海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
- 于翠英朝克图
-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
- 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之救济体系的构建
- 2007年
-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显得异常严峻和十分薄弱,突出的表现在:生态环境主要组成要素问题突出,表现在植被衰退、土地退化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控制;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等服务功能下降;生命支持系统受到威胁,生态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受到削弱。本文认为,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生态环境救济体系,其内容涵盖三个方面:其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之根本救济模式;其二,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之现实化救济路径;其三,完备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之应然化司法救济手段。
- 于翠英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救济体系
-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
- 2024年
- 乌梁素海流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紧要关口、鸟类生态保护的栖息地、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承担着维护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我国华北地区及黄河流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治理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技术成为制约乌梁素海流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乌梁素海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整体性治理理论,针对治理理念严重碎片化、治理结构分散性特征突出、治理协调机制不健全、治理技术信息共享意愿不强等问题,提出凝聚生态共识,树立共同治理理念;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推进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完善协调机制,构建利益平衡新格局;利用信息化治理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建议。
- 高日罕于翠英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生态环境治理
-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 2011年
-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实质的困境。对此,本文从生态环境绩效评估体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出路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 于翠英阿永嘎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首都优劣解析及其对策探究
- 2016年
- 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是在全球环境生态危机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更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需提出的实际要求。本文对首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SWOT分析,并根据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探讨生态文明首都建设的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
- 于翠英
- 关键词:生态文明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