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昶旭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山岩
  • 4篇火山
  • 4篇火山岩
  • 4篇储层
  • 3篇油藏
  • 3篇火山岩油藏
  • 2篇盆地
  • 2篇注水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地台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点坝
  • 1篇岩相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藏开发
  • 1篇油层
  • 1篇油层分布
  • 1篇油气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吐哈...
  • 3篇中国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吐哈油田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陈昶旭
  • 2篇王少霞
  • 2篇孙欣华
  • 1篇庞雄奇
  • 1篇白国娟
  • 1篇王斌文
  • 1篇巩磊
  • 1篇徐赢
  • 1篇贾爱林
  • 1篇万永清
  • 1篇杨志刚
  • 1篇罗水亮
  • 1篇荆文波
  • 1篇覃新平
  • 1篇潘有军
  • 1篇马世忠
  • 1篇罗超
  • 1篇高帅
  • 1篇陈小英
  • 1篇张品

传媒

  • 3篇吐哈油气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2012年特...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定量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被引量:5
2016年
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的主力油气层,资源潜力巨大;但其探明程度却很低,石油探明程度为17.5%,天然气探明程度仅为3%,油气聚集规律十分复杂。为此,本文应用要素匹配成藏模式(T-CDMS)预测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的有利成藏领域。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四大主控因素(区域盖层(C)、优质沉积相(D)、古隆起(M)和烃源岩(S))的控藏地质特征研究,建立了各个主控因素的控藏定量数学模型。将单因素控藏概率加权平均得到功能要素综合控藏概率指数,依据该指数预测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目的层在两个不同成藏期的有利成藏区域。结果表明:侏罗系最有利的成藏区域为陆梁隆起地区、车莫古隆起地区和沙北断阶带地区。经验证已发现的油气藏落入预测区带的概率达90%以上。
高帅马世忠庞雄奇巩磊陈昶旭高昂秦旗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有利区预测
牛东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2010年
通过对牛东卡拉岗组压力等值图的分析发现,卡拉岗组轴部区平均地层压力偏低,翼部区较高,油井附近偏低,水井附近压力较高。从前期五个注水井组取得的初步效果,认为注水开发技术对于牛东火山岩油藏是可行的,注水方向与裂缝方向的关系制约着油井见效见水程度。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下步技术对策,为牛东火山岩油藏高效开发指明了方向。
孙欣华白国娟陈昶旭陈小英王斌文
关键词:火山岩地层压力注水裂缝
扶新隆起带东缘泉三段储层构型差异被引量:3
2016年
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东缘泉三段高弯度曲流河沉积为例,综合岩心、测井、现代沉积及动态分析等多种资料,以定量构型分析为手段,选取典型层段比较各级次构型单元间的差异特征。在泉三段基准面旋回整体上升过程中,各小层复合河道砂体叠置样式由鳞片席状向条带、串珠状过渡。密井网解剖结果结合定量地质知识库推算了泉三段14,17和20小层单一曲流带(五级)平均规模,其中14小层单一曲流带规模较大,平均宽度为568 m,平均波长为833 m。自旋回过程使得不同的层序演化阶段下点坝内部岩相组成、点坝规模间存在较大区别,14小层内平均点坝厚度、规模最大。扩张、旋转作用使得点坝内部结构复杂,各层内点坝侧积层具有厚度小和倾角小的相似特征,侧积体规模均在25~75 m之间,表明各小层间单砂体级次(四级)的构型差异性最为显著,单一曲流带(五级)、点坝内部三级构型差异性不甚明显。以表征的五级、四级及三级构型的定量规模为约束,通过相控和人机交互的储层构型建模方法,建立能够反映研究区储层构型空间差异性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
罗超罗水亮贾爱林陈昌照陈昶旭王少霞王子琦
关键词:点坝
牛东火山岩储层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EPS、Strata软件,采用电阻率、自然伽马和波阻抗分别进行了测井约束储层预测研究,分析表明EPS软件波阻抗反演适应性最好,反演结果在高产储层预测和优化钻井部署方面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有效储层解释标准,进行了精细小层对比,结合储层反演结果精细刻画了9个幕次油层分布,结果表明从K1-K5油层逐渐自翼部区向构造顶部发育,油层分布范围呈逐渐减少趋势。岩相分布与油层分布综合研究表明,油层主要受岩相控制,溢流相最为有利,同时,构造对油气富集也有较大影响。
荆文波孙欣华陈昶旭覃新平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预测油层分布岩相
影响牛东火山岩油藏开发效果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牛东火山岩油藏在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油井产能差异大、产量递减快的特点。通过开展油藏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分布特征、精细小层对比和储层反演研究以及应用注水试验井组微地震水驱前缘监测等技术,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储层发育程度、储集空间类型及裂缝发育产状、地层能量以及注采井网方式等。这些认识对牛东油田减缓产量递减、提高动用储量和规模推广注水开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也为同类油藏的开发与开采提供了借鉴。
潘有军曹伟陈昶旭张品徐赢万永清
关键词:火山岩油藏注水效果影响因素
牛东火山岩油藏地质模型刻画研究
三塘湖油田牛东区块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属于典型的多期次小规模喷发,呈现出岩性复杂、岩相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随着油藏开发的深入,层间、层内注水矛盾突出,火山岩注水见效低,开发难度大.经地质研究攻关认识到,火山...
陈昶旭王少霞杨志刚辛丽琚
关键词:油藏开发储层分布地质模型
文献传递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是当前探索性开发层系之一。然而,目前对下侏罗统储层的发育特征尚缺乏体系化认识,因此制约了下侏罗统的勘探效果。基于岩石铸体薄片、X-衍射、热演化特征等一系列分析技术,对下侏罗统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和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储层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储层物性较差,具有强压实弱胶结弱溶蚀的成岩特征,储层质量受物源区母岩成分、沉积相、成岩作用、埋藏方式、构造挤压应力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以酸性火成岩屑和石英质变质岩屑为主要岩屑成分的砂岩、盆地长轴方向的各类三角洲砂体、具长期浅埋或早期浅埋后期深埋的砂体利于形成相对较好的储层。
王少霞陈昶旭司学强王鑫杨文战时国新
关键词: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成岩作用储层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