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春雷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5篇腰椎
  • 5篇前路
  • 4篇胸腰椎
  • 4篇疗效
  • 3篇前路手术
  • 3篇骨折
  • 2篇胸腰椎前路
  • 2篇胸腰椎前路手...
  • 2篇腰椎前路
  • 2篇置换术
  • 2篇前路病灶清除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临床疗效

机构

  • 13篇汕头市中心医...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3篇陈春雷
  • 10篇胡奕山
  • 10篇林本丹
  • 6篇钟志刚
  • 5篇林允雄
  • 5篇张育锋
  • 3篇邱雪立
  • 3篇李拱榆
  • 2篇陈鸿达
  • 2篇罗勤瑜
  • 2篇郭予立
  • 1篇洪笃开
  • 1篇郑干轩
  • 1篇刘伟军
  • 1篇张育峰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第八届全国脊...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2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前后路一期手术方法与技巧被引量:6
2005年
林本丹胡奕山张育锋陈春雷钟志刚邱雪立
关键词:颈椎前后路融合内固定联合手术椎管减压颈髓
复发性脊柱结核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反复复发的难治性脊柱结核手术方式和用药方案,提出手术改进意见及有关问题讨论。方法 7年来对脊柱结核并椎旁脓肿形成,脊髓受压43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其中3例出现耐...
林本丹胡奕山陈春雷林允雄钟志刚张育锋
关键词:前路病灶清除复发性
文献传递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治疗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微创治疗组)以及同期收治的40例患者采取开放治疗的患者(传统治疗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相关的影像学指标以及围术期指标的改变,比较2种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传统治疗组(P〈0.05);而2种方法均可以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上椎椎体前缘高度等影像学指标,但是2种治疗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春雷李拱榆
关键词:微创胸腰椎骨折
两种体位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8
2012年
[目的]比较侧卧位和仰卧位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区别。[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侧卧位徒手牵引36例和仰卧位牵引床牵引32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侧卧位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方面比仰卧位组有优势(P<0.05),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侧卧位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罗勤瑜胡奕山陈春雷刘伟军洪笃开郭予立林本丹
关键词:侧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体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前后一期固定融合治疗累及三柱的胸腰椎病变
目的探讨胸腰段以下脊柱病变中哪些情况必须进行前后一期融合固定手术, 讨论 PLIF,TLIF 和 ALIF 优缺点,提出作者观点。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5年6 月收治的胸腰段以下严重创伤、结核、肿瘤、畸形及退变的...
林本丹胡奕山陈春雷林允雄钟志刚张育锋
关键词:椎弓根钉固定植骨融合胸腰椎
文献传递
重建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建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取重建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采取传统经后侧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仅修补外旋肌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半年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关节后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①A组的术中出血量(219.1±37.3)mL和术后引流量(112.5±44.6)mL均比B组(345.2±41.6)mL、(218.6±52.6)mL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A组患者术后半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的优良率(95%)与B组优良率(85%)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A组的术后半年内关节后脱位、感染、血肿发生率均比B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神经损伤和深静脉血栓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重建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预防术后脱位、出血、感染,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陈春雷李拱榆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大头径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被引量:7
2012年
背景:36mm大直径陶瓷球头较28mm常规直径陶瓷头增加了跳越距离,具有活动范围大,稳定性好,脱位率低等特点,适用于年轻,要求活动范围大,追求高生活质量患者。目的:观察36mm大头径陶瓷-陶瓷全髋关节假体行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06/2010-07采用Depuy公司的Pinnacle TM36mm大头径陶瓷-陶瓷全髋假体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18例(18髋)髋关节疾病患者。对照组为同期行Pinnacle TM28mm直径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20例(20髋)髋关节疾病患者。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6个月。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假体脱位、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置换后Harris各项评分较置换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直径36mm组置换后活动范围评分较直径28mm组改善明显(P<0.05);但两组置换后Harris总评分及疼痛、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初步表明现代陶瓷-陶瓷人工关节假体能有效减少因关节界面磨损导致的骨溶解及关节松动等并发症。36mm大头径陶瓷-陶瓷全髋假体设计具有活动范围大,稳定性好,脱位率低等特点,在术中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作为首选型号。
罗勤瑜胡奕山陈春雷郭予立郑干轩林本丹
关键词:人工关节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
腰骶部前后路一期手术体会
<正>目的探讨腰骶部脊柱疾患前后路一期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手术方式。方法:自 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共施行腰骶部前后路一期手术24例,其中骶骨肿瘤4例, 腰5-骶1结核8例,腰5肿瘤6例,ALIF 6 例。...
林本丹胡奕山陈春雷林允雄陈鸿达
文献传递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TLIF与传统PLIF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传统腰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PLIF组和TLIF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椎体间融合率、椎体融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①T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比PLIF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和椎体融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TLIF组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比PLIF组明显降低;③TLIF组的术后神经损伤、固定物松动移位和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发生率均比PLI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TLIF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PLIF技术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春雷李拱榆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复发难治性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反复复发的难治性脊柱结核手术方式和用药方案,提出手术改进意见及有关问题讨论。方法:7年来对脊柱结核并椎旁脓肿形成,脊髓受压43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其中3例出现...
林本丹胡奕山陈春雷林允雄钟志刚张育锋
关键词:前路病灶清除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