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宇
-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与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海南岛砖红壤中铅、镉的化学形态与转化被引量:15
- 2009年
- 采用土培实验和连续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重金属Pb、Cd在海南岛花岗岩砖红壤中的形态组成、外源Pb、Cd污染及化学修复剂磷、钙、硫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原土壤中,重金属Pb的化学形态以结合态和残余态为主,土壤有效态Pb含量较低,其中残余态Pb>有机质结合态P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交换态Pb>水溶态Pb,说明土壤Pb的环境风险较低;重金属Cd的化学形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土壤中交换态Cd含量较高,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碳酸盐结合态Cd>交换态Cd>有机结合态Cd>残余态Cd>水溶态Cd,说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较高。当外源Pb、Cd污染土壤时,有铁锰结合态Pb>残余态Pb>有机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交换态Pb>水溶态Pb,交换态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碳酸盐结合态Cd>残余态Cd>有机态Cd>水溶态Cd的趋势。向污染土壤施加化学改良剂过磷酸钙、硫化钠和石灰,能显著降低水溶态Pb、Cd和交换态Pb、Cd的含量,并使有机结合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含量下降,但残余态Pb、碳酸盐结合态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和有机态Cd有增加的趋势,残余态Cd的含量基本稳定。
- 唐文浩岳平陈恒宇
- 关键词:砖红壤重金属
- 改良剂对砖红壤中铅、镉形态和转化的影响研究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原土壤中Pb主要以无效态(残渣态、铁锰氧化态)存在,总共占比例的58%,Pb有效态(水溶态、交换态)所占比例较小,总共为10%;原土中Cd的无效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
- 陈恒宇
- 关键词:改良剂土壤污染铅硫化钠
- 文献传递
- 改良剂对Pb污染土壤中Pb形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8年
- 通过盆栽试验和土壤连续浸提-原子吸收法探讨了过磷酸钙、石灰、硫化钠对Pb污染土壤中Pb存在的6种化学形态(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对水溶态Pb修复的效果:硫化钠>石灰>过磷酸钙;对交换态Pb的修复效果:石灰>过磷酸钙>硫化钠;对碳酸盐结合态Pb修复效果:石灰>硫化钠>过磷酸钙;对铁锰氧化态Pb的修复效果:过磷酸钙>硫化钠>石灰;对有机结合态与残渣态Pb的修复效果:硫化钠>石灰>过磷酸钙。改良剂的施加可使土壤Pb的有效态含量降低、活性下降,抑制了Pb在土壤-植物体系的迁移,从而有利于植物安全生产。
- 陈恒宇郑文唐文浩
- 关键词:PB污染改良剂土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