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霞
- 作品数:121 被引量:73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胆囊癌影像学评价被引量:4
- 2006年
- 宋庆轮陈卫霞
- 关键词:影像学评价胆囊良性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性发展手术治疗机胆管系统
- 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弥散加权成像影像学特点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的肿瘤病灶ADC值、生存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病灶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最高。结论索拉非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DWI成像能够客观地评估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 李旭李旭王朝兵李成李成黄家斌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索拉非尼弥散加权成像
- 腹部恶性肿瘤术后灶性脂肪坏死的CT表现特征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腹部恶性肿瘤术后灶性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并探索其与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相鉴别的关键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CT检查随访的36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灶性脂肪坏死患者的CT检查资料,总结其CT图像特征;同时收集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和CA-125水平、临床表现等资料,探索灶性脂肪坏死与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相鉴别的临床依据。结果 36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灶性脂肪坏死患者中,33例(91.7%)患者为单发,其余3例(8.3%)患者具有2个病灶,共计39个病灶。其主要的CT表现为:病灶均系位置与手术入路一致的混杂密度团块,周围见环状脂肪密度影及软组织密度包膜;大部分病灶(94.8%,37/39)大小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缩小;增强扫描均呈延迟、轻度强化。5例术后发生肿瘤转移,31例未发生复发或转移。5例术后发生肿瘤转移患者中,3例术后CEA阳性,2例术后CA-125阳性。31例未发生复发或转移患者中,1例术后CEA和CA-125水平未知,其余30例患者中有90.0%(27/30)的患者术后血清CEA和CA-125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不伴特殊临床表现或仅出现轻微腹痛(1例)。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腹部恶性肿瘤术后灶性脂肪坏死病灶,根据病灶的位置、密度、大小变化等特点多数能明确诊断;对部分诊断有困难的病例,结合血清CEA水平、CA-125水平及临床表现,即可明确诊断,并有助于与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相鉴别。
- 张蔚杨帆陈卫霞赵一珺
- 关键词:CT检查腹部恶性肿瘤
- 多层螺旋CT对成人活体肾筋膜向上附着的解剖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成人活体肾筋膜和肾周间隙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探讨肾筋膜向上的附着关系以及肾周间隙向上的通连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0~12月于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的病例121例,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64及西门子双源多层螺旋CT机进行双期增强扫描,在飞利浦及西门子图像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及三维重建,观察肾筋膜的显示情况、肾筋膜向上的附着情况及肾周间隙的上方通连关系。结果肾筋膜的上方附着:右侧肾筋膜前层与腹膜的融合位置均在肾上极以下。左侧肾筋膜前层在肾上极以上与腹膜融合,占27.3%(33/121),左侧肾筋膜前层在肾上极以上外侧与脾脏表面腹膜融合,内侧与膈下筋膜融合,占19.8%(24/121),左侧肾筋膜前层在肾上极以下与腹膜融合,占52.9%(64/121),在总体上呈内高外低趋势。肾筋膜后层与膈下筋膜的融合位置均位于肾上极以下,表现为外高内低。肾周间隙向上的通连关系:双侧肾筋膜前后层在肾脏上方均未见融合。肾周间隙在右侧向上与肝裸区通连,在左侧约80.2%(97/121)向上与腹膜外间隙通连,约19.8%(24/121)左侧肾周间隙外侧与腹膜外间隙通连,而内侧止于膈下。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能较好的观察肾筋膜向上的附着情况,以及肾周间隙向上的通连关系。
- 漆锐周翔平陈卫霞余建群李真林廖凯
- 关键词:肾筋膜肾周间隙多层螺旋CT
- CT增强扫描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依据肝细胞癌(下简称肝癌)的术前临床资料及CT增强影像特征在预测微血管侵犯及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1年内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例150例,对可能影响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及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术前临床资料及CT增强影像特征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微血管侵犯和无早期复发者比较,有微血管侵犯和有早期复发者的病灶较大(P=0.002、P=0.005)、肿瘤边缘不光滑(P<0.001、P<0.001)及病灶多发(P=0.005、P=0.038)所占比例较高,而有微血管侵犯者的包膜不完整(P=0.032)所占比例较高,有早期复发者无包膜及包膜不完整所占比例较高(P=0.038)且癌灶门脉期CT值百分比较高(P=0.049)、癌灶门脉期相对洗脱率较高(P=0.020),其余术前临床资料及CT增强影像特征在有微血管侵犯和有早期复发者和无微血管侵犯及无早期复发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缘不光滑(OR=7.075,P<0.001;OR=4.125,P<0.001)和肿瘤多灶性(OR=3.290,P=0.008;OR=2.354,P=0.047)是预测微血管侵犯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重要因素;同时有早期复发者门脉期较快廓清(OR=1.023,P=0.017)。结论肿瘤边缘不光滑和肿瘤多灶性是肝癌微血管侵犯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早期复发者在门脉期较快廓清。术前影像检查对预测微血管侵犯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
- 郑丽荣沈俊颐陈卫霞赵一珺
- 关键词:肝细胞癌CT增强根治性切除早期复发
- 慢性胰腺炎CT灌注表现初探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的CT灌注特点。资料与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慢性胰腺炎组)和71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CT灌注扫描(后处理由Philips公司提供),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各组的组织血流量(BF)、组织血容量(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各组间灌注数据的差异。结果(1)慢性胰腺炎组胰腺头部、体部及尾部的BF值分别为(27.6±14.0)ml·100g-1·min-1、(33.1±19.8)ml·100g-1·min-1、(47.1±13.0)ml·100g-1·min-1;BV值分别为(23.8±0.9)ml/100g、(26.1±7.6)ml/100g、(24.3±6.7)ml/100g。而对照组的BF分别为(63.7±22.1)ml·100g-1·min-1、(72.6±23.3)ml·100g-1·min-1、(72.0±20.1)ml·100g-1·min-1;BV值分别为(35.8±11.8)ml/100g、(35.6±15.2)ml/100g、(35.2±11.9)ml/100g。统计学分析显示胰腺各部的灌注参数(BF、BV)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的降低(P值均<0.01);MTT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双肾、脾脏的BV值、BF值和肝脏的门静脉灌注(PV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能定量分析胰腺及其周围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特点。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血流灌注显著降低,而相邻的双肾、肝脏及脾脏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异常。
- 吕海波周翔平陈卫霞
- 关键词:胰腺慢性胰腺炎CT灌注成像
- CT动态扫描对尿路梗阻家兔肾皮质灌注的研究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尿路梗阻后肾皮质灌注的CT表现、临床意义及机制。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在了解正常家兔的肾皮质灌注特点后 ,人为结扎其一侧输尿管 ,造成急性输尿管梗阻 ,并在此基础上行螺旋CT动态扫描 ,分析肾皮质灌注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推测。结果 急性尿路梗阻早期肾皮质灌注正常 ,随后出现灌注滞后及低灌注 ,肾皮质延迟强化且强化程度下降。结论 急性尿路梗阻可以导致肾皮质灌注滞后及低灌注 ,在CT图像上的表现为皮质期延迟强化及强化程度下降。
- 武志峰周翔平朱捷刘荣波陈卫霞
- 仑伐替尼联合TACE和PD-1单抗治疗复发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探索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对仑伐替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治疗复发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收治的不可切除复发肝癌并接受仑伐替尼+TACE+PD-1单抗转化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事件,3级不良反应事件率为18.2%(4/22),未出现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事件。依据修改后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solid tumors,mRECIST),在治疗后第4个月时评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5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6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9例,客观缓解(CR+PR)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1.8%(7/22);末次随访时评估,CR 1例,PR 5例,SD 1例,PD 15例,ORR为27.3%(6/22)。22例患者的1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83.8%,1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为38.2%。亚组分析中,肝内病灶组(16例)患者的1年OS率为86.2%[95%CI(77.1%,95.3%)]、1年PFS率为46.9%[95%CI(34.0%,59.8%)],肝内外病灶组(6例)患者的1年OS率为75.0%[95%CI(53.3%,96.7%)]、1年PFS率为16.7%[95%CI(15.0%,31.9%)],肝内病灶组和肝内外病灶组的OS(P=0.864)和PFS(P=0.125)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依据mRECIST标准评估,肝内外病灶组的ORR相较于肝内病灶组更低[0%(0/6)比43.8%(7/16),P=0.049]。结论 仑伐替尼联合TACE及PD-1单抗治疗不可切除复发肝癌是安全有效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 安文沈俊颐朱心睿张晓赟彭伟刘畅李秋陈卫霞卢武胜严律南文天夫
- 关键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 钆对比剂过敏性休克后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被引量:2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因“头昏伴黑蒙1周”于8:05分行头部血管磁共振增强扫描,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自行服药控制,磺胺过敏史。检查中使用北京北陆药业生产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20mL(批号:1202012,有效期至2015年1月),检查后约1h患者到护士站诉头昏不适,测脉搏82次/min,血压82/60mmHg。5min后患者呼之不应、面色发绀、
- 李伟陈卫霞
- 关键词:钆喷酸葡胺多器官功能障碍过敏性休克对比剂磁共振增强扫描自行服药
- 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的磁共振成像在肝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文献综述)
- 2004年
- 吕粟陈卫霞周翔平
-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成像肝占位病变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