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蓬 作品数:38 被引量:10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T诊断儿童游走脾伴脾蒂扭转一例 被引量:1 2011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7岁,左上腹痛36 h,伴呕吐4-5次/天。体检:上腹略隆,似可扪及包块,质硬,似可活动。上腹压痛征(+)。腹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 黄从刚 余成新 陆蓬 张晓磷 刘卫红 姜红伟关键词:脾蒂扭转 CT诊断 游走脾 儿童 左上腹痛 腹部平片 两种b值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对比分析 MR扩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e,DWI)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已经众所周知,但是高b值(b=2000s/mm)的应用报道很少,随着MR设备的发展,高b值应用于DWI成为可能.我们回顾分... 杨成 余成新 刘世芳 陈江津 陆蓬 徐亚卡文献传递 CT增强患者心理干预护理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为了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及需求,寻求克服应激反应的方法,减少CT增强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60例需做增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采用HA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心理状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应激理论模式CPT指导实施心理评估并实施护理干预,主要采用语言沟通和护理行为干预两种形式,观测焦虑程度、血压、心率、不适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应激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应用应激理论模式CPT指导实施心理应激反应评估及应对干预,可以有效的克服CT增强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胡燕 陆蓬 戴洪修关键词:CT增强扫描 护理 MRI多回波技术在肝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回波序列在肝囊肿、肝血管瘤及肝癌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患者的MRI多回波序列成像检查的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或B超、CT、临床综合诊断及追踪证实。探讨MRI多回波序列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MRI多回波图像显示,肝囊肿第一、二回波(TE=16ms,32ms)信号低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肝血管瘤在第一、二回波序列中均为高信号,随回波时间延长,二者信号强度均逐渐增高,与周围肝实质对比明显增大;肝癌在第一、二回波为低信号、等信号或混杂信号,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有所增高,但仍显示混杂信号为主,且在第四、第五回波序列中没有肝囊肿和肝血管瘤信号高。结论磁共振多回波序列在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王立丹 余成新 陆蓬 陈江津 杨成 胡燕 徐亚卡关键词:磁共振 肝脏病变 MR增强静脉拔针按压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M R增强静脉拔针按压的最佳方法。方法:37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拔针后患者三指并拢按压,B组拔针后用医用棉签外用滴注敷贴固定按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和B组比较,拔针疼痛0.01
胡燕 陆蓬关键词:穴位按压 应用应激理论护理CT增强扫描患者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 为了探讨CT增强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寻求克服的方法,减少不良反应。方法 对160例CT增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前后采用HA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心理状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用谈话沟通和护理行为干预的形式,观测焦虑程度、血压、心率、不适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应激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通过心理应激反应评估干预,可以有效的克服心理应激反应。 胡燕 陆蓬关键词:CT增强扫描 心理应激反应 干预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在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临床疑有胰胆管疾病,已行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和/或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MRCP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追踪观察,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6例,胆管癌7例,胆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性囊肿2例,胰头癌4例,慢性胰腺炎2例。结果36例MRCP检查的结果有32例与手术病理或追踪观察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88.9%。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明确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病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徐亚卡 余成新 陆蓬 陈江津 杨成 胡燕关键词:MRCP 胆管梗阻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诊断胆管梗阻36例分析 2007年 徐亚卡 余成新 陆蓬 胡燕 陈江津 杨成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MRI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早期盆底改变及恢复评价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早期盆底改变及恢复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产妇12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两组各60例。应用3.0 T MRI评估比较两组产后6和10周时盆底结构、肛提肌损伤情况,产后10周静息状态及用力状态下肛提肌收缩情况,以及产后3个月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产后6周时,阴道分娩组直肠后壁耻骨直肠肌附着点到耻骨联合下缘与骶尾关节连接点连线的垂直距离(M线)、膀胱最远端到耻骨联合下缘与骶尾关节连接点连线的垂直距离(B-PCL)、子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与骶尾关节连接点连线的垂直距离(U-PCL)及肛提肌裂隙面积(LHS)均长于或大于剖宫产组;产后10周时,阴道分娩组M线、U-PCL及LHS均长于或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0周时,两组M线、B-PCL、U-PCL及LHS均短于或小于产后6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时,阴道分娩组肛提肌损伤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肛提肌损伤率产后10周时低于产后6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0周时,静息和用力状态下,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耻骨直肠肌厚度和提肛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时,两组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是评价产后盆底改变及恢复的良好方法。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均可导致产妇产后盆底结构改变,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结构负面影响更大,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 李良军 陆蓬关键词:阴道分娩 剖宫产 盆底 3D Balanced FFE序列在脑积水MRI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三维平衡全稳态快速场梯度回波(3DB-FFE)序列在脑积水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设备对50例脑室系统积水的患者进行3DB-FFE序列脑室系统成像扫描。比较该方法与常规T1WI、T2WI显示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形态的效果。结果50例患者3DB-FFE序列图像均清晰显示脑室系统,对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的扩张、狭窄、梗阻的程度和形态与常规SE序列T1WI、T2WI显示效果相比较,3DB-FFE序列有明显优越性。结论3DB-FFE序列脑室成像扫描能清晰显示脑室积水情况,为临床确诊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作为一种MR脑室积水成像的新方法。 陈江津 余成新 陆蓬 杨成 彭传琴 徐亚卡 胡燕关键词:脑积水 薄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