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文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谷隆对大鼠Leydig细胞合成睾酮毒性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利谷隆对SD大鼠体外培养睾丸间质细胞(Leydigcells)睾酮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睾丸Leydig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体系,利谷隆染毒剂量组分为0,50,100,200μmol/L。放射免疫法测定...
- 阳志文
- 关键词:利谷隆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毒性机制
- 文献传递
- 利谷隆对大鼠Leydig细胞睾酮合成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利谷隆对SD大鼠体外培养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体系,利谷隆染毒剂量为0、50、100、200μmol/L。放射免疫法测定睾酮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Leydig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固醇脱氢酶(3β-Hsd)的mRNA表达,ELISA检测利谷隆染毒24h后Leydig细胞P450scc、3β-Hs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利谷隆染毒各组睾酮水平下降,其中100、2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剂量依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利谷隆染毒各组P450scc和3β-Hsd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剂量依赖趋势。利谷隆染毒各组3β-Hsd的蛋白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450scc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利谷隆染毒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谷隆可导致大鼠Leydig细胞睾酮分泌量下降,其可能是通过抑制P450scc和3β-Hsd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睾酮合成所致。
- 丁宏伟阳志文胡曦尹胡斌丽李岩
- 关键词:利谷隆间质细胞睾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