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宏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产荧光素钠、吲哚青绿混合造影剂毒副作用的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1999年
- 闫宏胡兆科易长贤刘顺英林少春
- 关键词:吲哚花青绿副作用
- 国产荧光素钠单独使用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的安全性探讨
- 2000年
- 目的:探讨国产造影剂荧光素钠单独使用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同时检查和FFA单独检查的各200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200例FFA患者中13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5%,ICGA与FFA同时检查的患者中3例出现轻度副作用,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FFA。中、重度副作用FFA检查中发生率为1.5%,IGGA与FFA同时检查中无一例发生。结论:国产造影剂荧光素钠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较荧光素钠单独使用副作用小,程度轻,使用安全。
- 闫宏易长贤胡兆科麦桂英刘顺英林少春
- 关键词:荧光素钠吲哚菁绿
-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报道1例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常规眼科检查、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分析以及文献复习。结果: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缺乏典型的玻璃疣,但可在视乳头与黄斑间出现大量泥沙样黄色渗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没有老年性黄斑变性样的新生血管,吲哚青绿血管造影中可见典型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扩张,可单眼发病。结论: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在临床表现以及眼底血管造影方面均有特征性改变。区分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与老年性黄斑变性在疾病的视力预后、转归以及治疗处理上都有实际的临床意义。眼科学报2001;17:126~129。
- 易长贤欧杰雄闫宏麦桂英于强
- 关键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对比分析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特征。方法对21例22眼“中渗”患者同时进行FFA与ICGA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眼底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2只眼中18眼FFA与ICGA均发现CNV,ICGA显示的CNV较FFA清晰,形态大小始终不变。(2)FFA中4眼未发现CNV,而ICGA造影其中2眼发现CNV。(3)ICGA出现CNV的部位44%在光凝治疗范围,而FFA仅20%。结论ICGA出现的CNV轮廓较FFA清晰,定位准确。FFA不能发现的CNV,ICGA可以发现,给“中渗”患者提供了更可靠和更多的激光治疗机会。
- 闫宏易长贤胡兆科刘顺英林少春
-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荧光素钠与吲哚菁绿混合应用对血压脉搏的影响被引量:1
- 1999年
- 为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FFA.ICGA)同步激光扫描的需要,我们观察了国产荧光素钠与吲哚菁绿造影剂混合应用对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需要做FFA与ICGA同时检查的眼底病患者,并分两个年龄组:老龄组(59~76岁),中低龄组(18~58岁)。所有患者给予两种血管造影剂混合后注射,在不同时间(注射前与注射后即刻,注射后10分钟、30分钟)进行了血压和脉搏的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100例患者中及两个不同年龄组注射后即刻的收缩压、舒张压(老龄组除外)均比注射前升高(P<0.01),老龄组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脉搏均比注射前减慢(P<0.01)。注射后10分钟、30分钟的收缩压、舒张压与注射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脉搏减慢仍有显著差异(P<0.05),但仍在正常生理范围。结论:两种造影剂混合应用,对血压的影响只是一过性升高,很快可以恢复。对老年人的舒张压影响不大。脉搏较注射前减慢,持续时间较长,但在正常范围。所以。
- 麦桂英胡兆科刘顺英李万纯俞素勤金陈进闫宏
- 关键词:吲哚菁绿造影剂血压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