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1篇弹性蛋白
  • 1篇弹性蛋白酶
  • 1篇导管
  • 1篇心肺功能
  • 1篇血清
  • 1篇氧浓度
  • 1篇日间
  • 1篇顺铂
  • 1篇通气
  • 1篇前体
  • 1篇中性白细胞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阻塞性肺病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晚期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钱伟
  • 3篇陈燕
  • 1篇鲁立文
  • 1篇姚国相
  • 1篇黄爱霞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鼻高流量吸氧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心肺功能迅速下降,极易诱发呼吸衰竭,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是指南推荐的AECOPD患者标准的呼吸支持方式,但其存在漏气、痰液引流障碍或腹胀等局限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和配合[2]。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是近年来较为受关注的一种辅助呼吸治疗方法,通过将加热、湿化的空气/氧气混合气体利用鼻导管输入气道,具有吸氧浓度调节准确、温化湿化充分、接近生理气流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低氧性呼吸衰竭治疗、拔管后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但其在AECOPD应用研究仍较少。本研究对AECOPD患者分别采用HFNC和NPPV治疗,探讨2种方案对患者动脉血气与临床结局的影响。
钱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机械通气吸氧浓度鼻导管
参芪扶正联合PG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emcitabine&cisplatin,PG)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i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选择201 1年8月~201 3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就诊的NSCLC 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7.3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2.11%,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0,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96,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X^2=4.491,P<0.05)和血小板(X^2=4.491,P<0.05)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的肝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提高PG方案治疗NSCLC的疗效,并对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黄爱霞姚国相陈燕钱伟浦柳美鲁立文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吸烟人群血清MMP-9、NGAL、MMP-9/NGAL前体及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变化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确定吸烟情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蛋白(NGAL)、MMP-9/NGAL前体及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的影响。方法在80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5名吸烟者,15名不吸烟者)和35名健康成年人(26名吸烟者,7名不吸烟者)中收集血清样本,随后进行ELISA测定血清样本中研究因子的水平。结果在患有慢阻肺的吸烟者中,MMP-9、NGAL和MMP-9/NGAL水平明显升高。此外,患有慢阻肺的吸烟者与健康的吸烟者相比,NE和MMP-3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MMP-9、NGAL、MMP-9/NGAL和NE的血清水平能够反应与吸烟有关的慢阻肺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
陈燕钱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ICS治疗哮喘患者日间血清CD28变化规律及与正常人群对照研究
2018年
目的观察ICS治疗患者日间血清CD28水平变化规律,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以探讨CD28水平在哮喘患者人群中的变化,及取样时间是否影响检测结果。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医院接受ICS治疗的哮喘患者82例与正常健康受试者40例,在8:00~17:00,每隔3h取血检测血清CD28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不同时间点CD28水平。结果哮喘患者ICS治疗前血清CD2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1,120=232.1,P=0.000),治疗前哮喘患者CD28水平清晨最高,后逐渐降低;经过ICS治疗之后,各时间点哮喘患者CD28水平显著降低,但在8:00(t=4.59,P<0.01)和11:00(t=3.51,P<0.01)两个时间点仍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CD28水平在哮喘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节律性,可作为哮喘患者诊断或治疗的分子标志物或靶点。
钱伟陈燕
关键词:CD28哮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