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福滋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神经元
  • 3篇能神经
  • 3篇能神经元
  • 3篇皮层
  • 2篇运动皮层
  • 2篇GABA能
  • 2篇GABA能神...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神经
  • 1篇胆碱能神经元
  • 1篇递质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树QU
  • 1篇突触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法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金福滋
  • 3篇郑则慧
  • 1篇刘才栋
  • 1篇蒋文华

传媒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3篇1997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锥体束神经元在大鼠、树皮层的分布及其与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
1997年
以大鼠和树作为研究材料,在脑桥下缘切断一侧锥体束,用HRP逆行标记和计算机三维重构观察锥体束神经元在皮层的分布,以及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锥体束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逆行标记的锥体来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皮层的运动区和体感区,在枕区、扣带区、颞区和屏状皮层中都有少量分布。树锥体束神经元的总数是大鼠的1.5倍,用计算机重构显示HRP标记的锥体束神经元在脑内吻尾方向上的分布跨度比大鼠小,故其分布范围较大鼠集中,密度较高,且其中大细胞也较多.树的锥体来神经元长径在15μm以上者占74.0%;大鼠则占62.9%。在电镜下观察这些锥体束神经元的胞体上全分布着对称型的突触,其中既有GABA能,也有非GA-BA能者。不同胞体上接受GABA能和非GABA能突触的比例不同,一种较大的胞体上GABA与non-GABA阳性终末相比,前者数量大(13:3)而较小的胞体上则相反,两者的数量相比,为7:18。大鼠和树的锥体束神经元胞体的单位周长上接受的突触数目也不同,树锥体束神经元胞体的10μm单位周长上分布有4.4个突触。大鼠则为3.4个。随着动物进化锥体束神经元接受突触的数目有增加的趋势.
金福滋郑则慧
关键词:神经元
猫运动皮层内篮状细胞的立体重构、递质性质及突触分布
1997年
用细胞内HRP染色的方法显示该神经元位于猫运动皮层十字沟后,在第Ⅱ/Ⅲ层之间(软膜以下438μm处),胞体截面积为15.6×28.1μm^2,呈多极形,树突呈串珠状,向四周扩展,无侧棘,轴突由胞体下方伸出,返折向上,包绕胞体周围,以软膜平行的吻尾方向行走为主,有一分枝向白质方向延伸.从立体重构图的不同角度观察,其形态不对称,如沿X轴方向旋转60°后,其形态呈扁平形,用胶体金免疫电镜观察,该神经元的递质性质为GABA能的.胞体及树突上分布有非对称型和对称型的突触,对称型的突触中有的是GABA能的,有的是非GABA能的.其轴突有髓鞘包绕,末梢与其它神经元的胞体形成一处以上相连或不相连的对称型突触,也可与其它树突形成对称型的突触.根据该神经元的形态,递质性质及突触分布的特征,可确认它是篮状细胞.
金福滋郑则慧
关键词:运动皮层递质突触
GABA能神经元在大鼠、树运动皮层的分布及其电镜观察
1997年
选取进化上种风差异较大的两种动物大鼠和树 为研究材料,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运动皮层的GABA能神经元.两种动物运动皮层中GABA能神经元的数量、大小及所占的比例都有明显的差异.大鼠运动皮层中GABA能种经元的平均密度为140.0±49.2个/mm2,树 则为214.0±82.9个/mm2,树 的密度明显高于大鼠.大鼠从Ⅱ层到Ⅵ层GABA能神经元的数量逐层降低,而树 从Ⅱ层到Ⅴ层逐层降低,Ⅵ层的密度则高于Ⅴ层,二者密度最高的都是在Ⅱ层.大鼠GABA能神经元的最长在平均为14.2±1.2μm,树 为11.9±1.6μm.大鼠最长径在15μm以上的占29.8%;而树 仅占11.3%,树 的GABA能神经元比大鼠的要小.所以在进化较高等的动物-树 的运动皮层中,GABA能神经元的密度较高,大的GABA能神经元较少.电镜观察显示GABA能神经元表面既接受对称型突触又接受非对称型突触,两种动物非对称型突触的数目都不与GABA能神经元的周长及截面积呈线性相关.对称型突触既有GABA能的也有非GABA能的;大鼠GABA能的及非GABA能的对称型突触,和树 非GABA能的对称型突触都与GABA能神经元的周长及截面积呈线性关系.
金福滋郑则慧
关键词:树QUGABA能神经元超微结构
鼠尾壳核头部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尾壳核功能复杂,生理学及药理学的研究提示:尾壳核在功能上及神经递质的分布上有区域性的差异,但形态学上有无此类差异未见报道。本文以免疫组化ABC技术用乙酰胆碱转移酶单克隆抗体研究了胆碱能神经元在尾亮核头部的分布,结果显示胆碱能神经元在尾壳核头部的分布存在着区域性差异,背外侧区神经元的密度最高,13.47±3.46个/mm^2。利用VIDS—Ⅲ型图像分析仪随机测量尾壳核头部的529个胆碱能神经元,发现组成尾壳核头部的胆碱能神经元有两类:中等神经元和大型神经元。中等神经元的平均球直径为13.82±1.32μm,大神经元的平均球直径17.88±1.95μm。本文从形态学上显示的胆碱能神经元分布密集区与放射免疫测定结果相一致。对神经元大小的表示提出了更精确的参数及相应的分类标准。
金福滋蒋文华刘才栋
关键词:胆碱能神经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