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法对围生期保健及分娩的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检测,将50例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Uu的阳性率为28.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8.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h的阳性率为12.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8.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Uu感染早产发生率或胎膜早破发生率为58.8%,而对照组中均未见早产和胎膜早破现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系数β=1.565(P<0.05),Mh阳性与产后子宫内膜炎无相关性(P>0.05)。结论围生期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孕妇围生期护理,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及产妇的生存质量。
- 金海萍边保华曹海华杨慧雅邹珍友
- 关键词:围生期孕妇产后子宫内膜炎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
- 手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基因型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探讨其耐药特征和流行趋势。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产AmpC酶菌株筛选按CLSI推荐的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产AmpC酶菌株确证采用三维试验;采用多重PCR和DNA测序检测耐药菌株AmpC酶耐药基因型。结果 117株革兰阴性杆菌经头孢西丁敏感试验筛选出疑产AmpC酶菌株25株,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24株,并经PCR检测有22株菌株在405 bp处出现阳性条带,2株在462 bp处出现阳性条带,再经DNA测序分析前者为AmpC酶DHA-1型基因型;后者为AmpC酶CIT型基因型。结论手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检出率较高,DHA-1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
- 程海荷金海萍边保华
- 关键词:手外科切口感染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
- 产妇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产妇医院感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基因型。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产AmpC酶菌株;采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DNA;采用PCR和DNA测序检测分析AmpC酶基因型别。结果 47株铜绿假单菌经头孢西丁敏感试验选出疑产AmpC酶菌株9株,9株疑产AmpC酶菌株经PCR检测均在405 bp处出现阳性条带,经DNA测序证实均为DHA-1型AmpC酶。结论本院产妇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AmpC酶基因型以DHA-1型为主要流行株。
- 金海萍宋春仙余素飞
- 关键词:产妇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医院感染
- 降低ICU疼痛评估缺陷率的实践与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降低ICU疼痛评估的缺陷率,规范疼痛评估程序。方法调查ICU的疼痛评估现状,分析整改主要缺陷,并调查改进后的疼痛评估情况,两者进行对比。结果疼痛评估缺陷率从18.5%降至4.9%。结论通过规范ICU带教、加强环节监控、科内组织培训、建立疼痛管理规范及制订标准作业书,可有效降低疼痛评估的缺陷率,从而规范ICU疼痛管理。
- 陈彩花缪滔赵伟丽林荣海蒋永泼金海萍杨静静杨伟英
- 关键词:ICU
- 产妇会阴切口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型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妇会阴切口感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型。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AmpC酶初筛;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采用UNIQ-10柱式质粒小量抽提试剂盒提取细菌质粒;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检测分析质粒AmpC酶基因型别。结果三维试验检出15株产AmpC酶菌株,经PCR扩增15株菌株均在405bp处出现阳性条带,经DNA测序证实为DHA-1型质粒AmpC酶。结论我院存在质粒介导AmpC酶流行菌株,质粒AmpC酶主要以DHA-1型为主。
- 金海萍杨慧雅曹海华边保华
- 关键词:AMPC酶基因型肺炎克雷伯菌产妇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计划性剖宫产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计划性剖宫产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产科计划性剖宫产孕妇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理念,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记录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泌乳时间、住院时间、下肢肿胀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泌乳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下肢肿胀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3.0%),满意率(73.0%)高于对照组(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计划性剖宫产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加快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金海萍卢兰琴曹海华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计划性剖宫产围术期
- 产妇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产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128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会阴侧切、住院时间、阴道检查次数等对产妇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结果:3年间12894例产妇共发生医院感染273例,医院感染率为2.12%;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会阴切口为常见,感染率分别占36.26%、31.50%;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妊娠合并症、行剖宫产、会阴侧切、住院时间、阴道检查次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产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复杂,感染部位多,应制定切实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以有效地降低产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金海萍曹海华杨慧雅王福彦
- 关键词:产妇医院感染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9
- 2020年
- 目的了解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旨在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感染监测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某医院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析恶性肿瘤患者238例,发生术后尿路感染56例,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3. 53%。从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所占分离菌株总数的50. 6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尿管插管次数> 2次、留置尿管时间> 7 d以及膀胱冲洗是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可针对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 陈小燕孙玲曹海华金海萍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尿路感染病原菌
- 产科急救案例的编写及其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 2017年
- 针对临床低年资产科护士在急救技能方面的薄弱环节,从2011年开始应用自行编制的产科急救案例,对低年资产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急救培训。结果表明,编制产科具有代表性的12项急救案例来设计培训项目,明确了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涉及的具体知识点和操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低年资产科护士的急救能力。
- 杨慧雅张建伟金海萍
- 关键词:护理
- 助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了解助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助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量表,对台州市某医学院助产护理30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00名助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总分为(99.26±7.9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户口所在地、就读原因、家庭月收入及学习成绩水平(P<0.05)。结论助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得分处于较高水平。户口所在地、就读原因、家庭月收入及学习成绩水平,是助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护理院校、实习医院选择喜爱这个专业的学生,招生部门尽可能选择经济发达地方的学生。同时,加强在校助产护理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的教育。建议针对护生自身情况及专业认同得分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稳定护生的专业思想。
- 杨慧雅张建伟金海萍
- 关键词:助产护理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