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俊哲

作品数:91 被引量:43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腹腔
  • 26篇腹腔镜
  • 18篇切除
  • 18篇结石
  • 17篇胆囊
  • 16篇切除术
  • 13篇胆道
  • 12篇括约肌
  • 11篇手术
  • 11篇ODDI括约...
  • 10篇胆囊切除
  • 10篇术后
  • 9篇胆囊切除术
  • 8篇胆道镜
  • 8篇胆管
  • 8篇肝癌
  • 7篇肿瘤
  • 7篇反流
  • 6篇色素结石
  • 5篇诊治

机构

  • 59篇中国医科大学...
  • 3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红十字...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沈阳市公安局

作者

  • 91篇金俊哲
  • 35篇姜洪磊
  • 31篇吴硕东
  • 26篇梁健
  • 17篇许东
  • 16篇于浩
  • 14篇张振海
  • 11篇孔静
  • 10篇姜晓峰
  • 10篇孙文郁
  • 10篇苏洋
  • 10篇马冬岩
  • 8篇林国福
  • 8篇张强
  • 7篇金红旭
  • 7篇孙韶龙
  • 7篇王伟
  • 6篇林飞峰
  • 6篇刘星
  • 6篇范莹

传媒

  • 10篇中国普外基础...
  • 9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中国现代普通...
  • 4篇中国激光医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辽宁医学杂志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消化外科
  • 2篇孟宪民基金会...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15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检测核素与胃蛋白酶原法诊断肠胆反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以核素判断肠胆反流为基础,分析胃蛋白酶原法诊断肠胆反流的可行性。方法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患者29例,排除胃癌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8岁,平均术后时间67d(58~99d)。口服99Tcm-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2h后,取"T"管胆汁,测定放射性活度来判断有无十二指肠胆道反流,将患者分为反流组和无反流组。以ELISA法测定两组受试患者胆管胆汁中的胃蛋白酶原Ⅰ、Ⅱ(pepsinogenⅠ、Ⅱ,PGⅠ、PGⅡ)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通过口服99Tcm-DTPA判断,29例患者中有11例存在肠胆反流,阳性率为37.93%。反流组与无反流组PGⅠ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组PGⅡ的质量浓度为(32.34±26.78)μg/L,明显低于无反流组[(112.50±127.09)μg/L](P<0.05)。检测PGⅡ观察肠胆反流的阳性率为27.59%。结论检测胆汁中PGⅡ法可以作为诊断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新方法,其可靠性稍低于口服99Tcm-DTPA后检测胆汁中放射性活度的方法。
张立魁吴硕东金俊哲
关键词:肠胆反流胃蛋白酶原
原发肝癌个体化综合治疗237例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住院的237例原发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216例接受了至少一种方法治疗,21例拒绝继续治疗,治疗方法为以手术或微创(微波...
姜洪磊梁健姜晓峰赵宇孙文郁马冬岩郭大伟王学范金俊哲
DNA甲基转移酶1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索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DNMT1在肝癌组织和来自受试者的配对非肿瘤性肝
李恒金俊哲林飞峰
极低频磁场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
目的探讨极低频磁场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以2.0*104/L接种,生长于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热灭活新生牛血清和2mmol/L L-谷氨酰胺的DMEM培养基中,100Hz,0.6mT磁场对人肝癌...
林飞峰金俊哲李恒
肝癌微波消融术中出血的原因和预防
目的探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失血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9月-2009年3月期间136例肝癌微波消融术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术中出血的病人组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硬化,肝功能的分级及与肝内主要血管的距...
唐裕福梁健姜晓峰金俊哲
经胆道镜测压观察硝酸甘油和西沙必利对Oddi括约肌作用的临床研究
西沙必利是常用的一种胃肠动力药物,有关其对SO的作用研究则较少,有人通过动物提出了相互矛盾的做法,该研究就是用经胆道镜SO压力测定的方法观察在临床常规剂下西沙必利对SO的作用.结论:经胆道镜SO压力测定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
金俊哲
关键词:硝酸甘油西沙必利胆道镜ODDI括约肌
文献传递
麻醉镇痛药物对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经胆道镜Oddi括约肌测压,观察常规剂量的吗啡、度冷丁、强痛定及曲吗多对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病人7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度冷丁组、强痛定组及曲吗多组,测量用药前后的十二指肠压(DP)、Oddi括约肌基础压(SOBP)、收缩波幅(SOCA)、收缩频率(SOF)、收缩间期(SOD)及胆总管压(CBDP)。结果 肌注吗啡及强痛定后SOBP和SOCA升高,SOF增快,吗啡组CBDP升高(P<0.05);肌注度冷丁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肌注曲吗多后SOBP和SOCA明显降低(P<0.05);应用各药物后收缩间期无明显变化。结论 常规剂量的吗啡及强痛定对Oddi括约肌起激动作用,常规剂量的度冷丁对Oddi括约肌无明显作用,常规剂量的曲吗多对Oddi括约肌具有抑制作用。
张振海吴硕东孔静张强金俊哲
关键词:ODDI括约肌吗啡度冷丁强痛定肌注
胆囊疾病患者胆囊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受体mRNA的表达研究
2006年
目的检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胆囊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1R)及受体2 (VIP2R)mRNA表达的改变,并与正常胆囊组织对照。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25例胆囊结石、8例胆囊息肉及7例肝移植供体胆囊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1R)及血管活性肠肽受体2 (VIP2R)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胆囊结石组及胆囊息肉组血管活性肠肽受体2 (VIP2R)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其中胆囊息肉组t=2.242,P<0.05;胆囊结石组t=2.263,P< 0.05),而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1R)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血管活性肠肽受体2 (VIP2R)mRNA的异常表达在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的形成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张振海吴硕东高红石刚金俊哲孔静田忠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胆囊疾病
胆色素结石与肠屏障关系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胆色素结石形成与肠屏障功能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豚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20只、成石组(PS)30只、肠黏膜保护组(GLN)30只,分别给予正常饲料、胆色素结石致石饮食、添加肠黏膜保护剂谷氨酰胺的致石饮食,饲养8周建立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检测并比较各组胆结石成石率、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血浆内毒素、尿甘露醇/乳果糖排泄率、腹腔淋巴结细菌移位和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B-G酶)活性。临床病例59例,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结石组、胆色素结石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DAO、血浆内毒素。另选临床病例130例,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结石组、胆色素结石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尿^99mTc-DTPA排泄率。结果豚鼠模型中,成石组成石率为73,9%,与正常组相比,成石组血浆DAO、血浆内毒素水平、尿甘露醇/乳果糖排泄率、腹腔淋巴结细菌阳性率和内、外源性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高。肠黏膜保护组成石率下降至44.4%,除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外其余各指标均较成石组降低。临床实验中,结石组患者血浆DAO、血浆内毒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胆色素结石组患者尿^99mTc-DTPA排泄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动物模型中胆色素结石豚鼠和临床实验中胆结石患者均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胆色素结石形成与肠屏障功能异常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肠屏障功能异常可能通过细菌移位机制在促进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吴硕东苏洋范莹金俊哲张振海
关键词:胆结石肠黏膜细菌移位
胆结石患者血液及胆囊组织内胃动素、胃泌素及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胃肠肽类激素紊乱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胆囊结石患者36例,胆囊息肉患者1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11例,正常对照10例,胆囊组织正常对照7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比较其血液及组织内胃动素、胃泌素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差别。结果胆囊结石组空腹血浆及胆囊组织内胃动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胆囊息肉组(P<0.05),胆囊结石组空腹血清胃泌素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其他三组之间含量无明显差异。胆囊结石组胆囊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胆囊息肉及对照组(P<0.01)。结论内分泌激素分泌紊乱与胆囊结石形成存在密切关系。血管活性肠肽可能是造成胆囊运动功能不良的重要原因,而血清胃泌素含量升高可能是胆结石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振海吴硕东金俊哲苏洋范莹于宏张立奎
关键词:胆囊胃动素胃泌素放射免疫分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