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理
  • 2篇叶提取物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银杏叶
  • 2篇银杏叶提取物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提取物
  • 2篇卒中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HPLC法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疾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肥厚
  • 1篇性疾病

机构

  • 9篇齐齐哈尔市第...
  • 4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10篇邵海云
  • 3篇王宗立
  • 3篇唐江威
  • 2篇张吉娟
  • 2篇李海霞
  • 2篇盛延良
  • 1篇于晓秋
  • 1篇宋风珍
  • 1篇郝莉莉
  • 1篇郭晓霞
  • 1篇邱学荣
  • 1篇张宏
  • 1篇高长捷
  • 1篇黄雨蒙
  • 1篇王静杰
  • 1篇吴振中
  • 1篇孙程贺
  • 1篇崔雪丹
  • 1篇王颖
  • 1篇徐谦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卒中溶血磷脂酸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宋风珍邱学荣高长捷王雁郭晓霞张宏邵海云唐江威李海霞吴振中
该课题研究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LPA水平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较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血浆LPA水平明显升高,说明血浆LPA可作为血栓形成及凝血过程中早期的预警因子;在出血性脑卒中组和健康人中不存在...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溶血磷脂酸阿司匹林
脑分水岭梗死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塞(CWI)的病因、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60例经头颅MRI证实的幕上CW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CWI的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脏疾患、血流变学异常等。皮层前型21例(35%),在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层支的边缘带,呈楔形,临床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经皮层运动性失语等;皮层后型24例(40%),在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皮层支边缘带,表现为视野缺损、经皮层感觉性失语、皮层型感觉障碍、轻瘫等;皮层下型15例(25%),在大脑中动脉皮层支与深穿支边缘带,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可有言语障碍等。结论:CWI的主要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心脏疾患,多数预后良好。
邵海云王宗立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病因
HPLC法同时测定咖啡酸片的主药和有关物质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咖啡酸片中主药和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15%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4.0)=23∶77,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咖啡酸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038~100.76 μg·mL-1(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17%(n=9);有关物质各杂质与主峰之间的分离度良好,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6.7、85.3 ng·mL-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有效控制咖啡酸片的质量。
张雪玲于晓秋王颖邵海云张吉娟徐谦贾首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咖啡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邵海云盛延良唐江威李海霞郝莉莉崔雪丹郭颖
关键词:青年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阿替洛尔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邵海云奚东珠王静杰
关键词:疗效阿替洛尔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取50只Wistar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缺血再灌注组(I/R group)...
邵海云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心肌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药药理学
文献传递
银杏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9
2007年
介绍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邵海云盛延良李颖唐江威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EGB761药理研究药理作用
HPLC法测定氢溴酸山莨菪碱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测定氢溴酸山莨菪碱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un Fire C8,流动相为乙腈-0.1%庚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 H值至2.5)(40∶6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8℃,检测波长为256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氢溴酸山莨菪碱的质量浓度在2.5~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RSD为0.67%(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氢溴酸山莨菪碱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高微邵海云张吉娟李凤华王宗立黄雨蒙王萌萌王超众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均匀度
氯索洛芬贴剂缓解慢性肌肉痛觉过敏大鼠疼痛的作用
2010年
目的:评价氯索洛芬贴剂在慢性肌肉痛觉过敏大鼠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采用腓肠肌注射pH4.0的0.9%盐水建立肌肉痛觉过敏大鼠模型,根据给药的种类和时间不同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造模前氯索洛芬组(BL组)、造模前薄荷组(BB组)、造模后氯索洛芬组(AL组)和造模后薄荷组(AB组)。BL组和BB组在腓肠肌首次注射pH4.0的0.9%盐水后第5d分别每天给予氯索洛芬贴剂和不含氯索洛芬的薄荷贴剂;AL组和AB组在腓肠肌首次注射pH4.0的0.9%盐水后第14d分别每天给予氯索洛芬贴剂和不含氯索洛芬的薄荷贴剂。所有大鼠首次注射pH4.0的0.9%盐水前1d(T0)、第1、5、6、8、10、12、14、16、19、20d时(T1~T10)采用von Frey纤维丝法测定大鼠的机械痛阈。结果:分别与BB组T5时相比,BB组大鼠的机械痛阈于T14时开始降低(P<0.05);分别与AB组T5时相比,AB组大鼠的机械痛阈于T6时开始降低(P<0.05);分别与各自的T5时相比,BL组大鼠的各时间点机械痛阈无改变,AL组大鼠的机械痛阈于T10时开始降低(P<0.05)。结论:氯索洛芬贴剂能减轻慢性肌肉痛觉过敏大鼠机械痛敏。
孙程贺邵海云赵岩赵红宇王嘉淇祝丽玲
关键词:痛觉过敏
边缘叶脑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边缘叶脑炎(1imhicencephalitis,LE)指选择性累及边缘性结构(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结构),临床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意识、认识改变,常伴有以痫性发作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目前对LE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脑部MRI、脑电图及脑脊液检查结果,LE依据病因分为感染性LE及自身免疫性LE,后者又分为副肿瘤性LE和非副肿瘤性LE,近年来临床上发现大量非肿瘤自身免疫源性LE,此类LE是可治愈的。
王宗立朱丽娜邵海云
关键词:边缘叶脑炎文献复习副肿瘤性记忆力障碍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