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立朋

作品数:29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坦洛新
  • 6篇透明质酸
  • 6篇非那雄胺
  • 5篇肿瘤
  • 5篇聚合物胶束
  • 5篇胶束
  • 4篇多柔比星
  • 4篇增生
  • 4篇增生症
  • 4篇前列腺
  • 4篇前列腺增生
  • 4篇前列腺增生症
  • 4篇缓释
  • 3篇药剂学
  • 3篇体外
  • 3篇抗肿瘤
  • 3篇胶囊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机构

  • 14篇沈阳药科大学
  • 9篇江南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北京红太阳药...
  • 1篇武汉药谷生物...

作者

  • 22篇邱立朋
  • 12篇王东凯
  • 9篇李翔
  • 7篇陈敬华
  • 3篇龙苗苗
  • 3篇杨磊
  • 2篇李琳
  • 2篇王璐
  • 2篇陈大为
  • 2篇陈荆晓
  • 2篇周晖
  • 2篇潘卫三
  • 2篇黄燕
  • 1篇常晓慧
  • 1篇刘美
  • 1篇姜伟化
  • 1篇李玲
  • 1篇闫笑笑
  • 1篇冷迪
  • 1篇肖玉婷

传媒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叶酸偶联聚乙二醇聚烷基氰基丙烯酸酯及制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叶酸(FA)偶联的聚乙二醇聚氰基丙烯酸酯(PEG-PHDCA)(简称FA-PEG-PHDCA)的合成及其应用。这类聚合物是以叶酸-聚乙二醇氰基乙酸酯和烷基氰乙酸酯在甲醛及二甲胺存在下,通过Michael加...
王东凯李翔潘卫三邱立朋
文献传递
地红霉素肠溶微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
2011年
目的:制备地红霉素肠溶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地红霉素微丸,并利用该法对微丸进一步进行肠溶包衣。结果:主药与辅料的比例、黏合剂的浓度、主机转速对微丸的粒径分布和收率有较显著的影响,包衣膜增重对微丸释放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结论:在优化条件下采用离心造粒法可制备出表面光滑、圆整度较好的地红霉素肠溶微丸,18~24目微丸收率可达90.2%。
李琳王东凯邱立朋杨磊王璐
关键词:地红霉素肠溶微丸体外释放
一种坦洛新和非那雄胺复方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坦洛新和非那雄胺为药用活性成分的复方缓释片,其中坦洛新也可以其它药学上可以接受盐的形式存在。除主药外该制剂还包含药学上可以接受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缓释载体和常规制剂的辅料。本发明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安全可...
王东凯邱立朋李翔
文献传递
两性霉素B共轭物原位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2015年
分别制备并表征了己二酸二酰肼修饰的透明质酸、氧化葡聚糖及其与两性霉素B的共轭物。将三者混合可自发交联形成载两性霉素B共轭物的原位水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到该水凝胶内部呈现疏松的多孔结构,孔径50~150?m。流变学测试表明凝胶中形成了稳定的交联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制品在3 h和126 h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3%和58%。与载两性霉素B的凝胶相比,载共轭物凝胶的抑菌圈较大,且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效果可持续3 d。
曹莹邱立朋陈敬华
关键词:两性霉素B葡聚糖透明质酸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
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聚乙二醇复合水凝胶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水凝胶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两步交联法将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与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制备成一种兼具生物相容性和高强度的复合水凝胶.研究制备了具有相同胶原蛋白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质量分数,不同透明质酸质量分数的水凝胶,从微观结构和力学强度调控了复合水凝胶的理化性能,并用LG赖氨酸对复合凝胶进行改性.SEM结果表明,三元复合水凝胶具有蜂窝状的内部结构,孔径范围在80~180μm,赖氨酸浓度达40mmol/L时,水凝胶的压缩模量达414kPa,是改性前模量的19倍.细胞毒性和体内植入实验表明该水凝胶浸提环境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产生较低的免疫排斥反应,有望用于软骨等组织的修复.
袁静邱立朋陈敬华
关键词: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水凝胶
透明质酸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作为抗癌药物传递载体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已成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HA本身具有识别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特定受体的能力,可以将抗癌药物靶向传递到肿瘤细胞内,从而更好地杀死肿瘤细胞。本文主要介绍了HA的基本特性和肿瘤靶向的生理学基础,同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不同形式的HA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邱立朋龙苗苗陈大为
关键词:透明质酸药物载体肿瘤靶向
多种教学方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当前国内药剂本科教学主要以授课为主,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本文尝试将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团队教学法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运用于药剂学理论教学中。这些手段与方法的综合应用不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立以学生中心地位的理念,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学习能力。因此,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深化药剂学的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邱立朋陈荆晓杨子毅林霞陈敬华
关键词:药剂学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团队教学法
一种复方坦洛新和非那雄胺控释片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方坦洛新和非那雄胺控释片及制备方法,包括坦洛新和非那雄胺两种主要活性物质,坦洛新的用量为每单位剂量为0.01mg-10mg,非那雄胺的用量为每单位剂量为1mg-50mg,坦洛新和非那雄胺...
王东凯邱立朋李翔
末端修饰透明质酸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2015年
目的通过修饰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末端合成透明质酸-十八烯共聚物(hyaluronic acid-octadecene,HOY),并包载多柔比星制备聚合物胶束,考察其体外制剂学性质。方法合成末端巯基化的透明质酸(HA-SH),然后通过麦克尔加成反应与1-十八烯链接;超声法制备载药聚合物胶束,研究其粒径、电位、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等性质。结果成功合成透明质酸-十八烯共聚物,其载药胶束的平均粒径为(237.2±2.7)nm,电位值为(-22.37±0.38)m V,包封率为(89.8±0.011)%,载药量为(5.4±0.007)%,体外释放研究表明,48 h时药物的累计释放率接近70%,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该实验制备了基于末端修饰透明质酸的聚合物胶束,为后续透明质酸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邱立朋黄燕吴玲朱梦琴陈敬华
关键词:透明质酸多柔比星聚合物胶束
依托贝特膜控型胶囊的制备与释放研究
2014年
目的制备依托贝特膜控型微丸胶囊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液相层积法及固相层积法制备依托贝特载药微丸,再用包衣锅方法对载药微丸包衣。以虫胶为包衣材料,考察包衣增重对释放度的影响。采用相似因子法比较自制胶囊与市售胶囊释放曲线的相似性。结果液相层积法较固相层积法简单省时、收率高(91%)。包衣增重确定为9%,自制依托贝特膜控型胶囊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0.994 1),与市售制剂相比相似因子f2可达55。结论采用液相层积法制备依托贝特膜控型胶囊工艺简单,收率高,重现性好,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刘玉生姜伟化邱立朋常晓慧杨磊叶慧珠颜锵王东凯
关键词:虫胶体外释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