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君可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索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共选取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高压氧组31例、虚拟现实技术组31例及综合治疗组31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外科手术处理病情稳定神志清醒,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虚拟现实技术组则辅以虚拟现实技术训练,综合治疗组则辅以高压氧、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和运动作业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Fugl-Meyer评分(F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MoCA、MBI、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MoCA、MBI、FMA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高压氧组均较虚拟现实技术组MoCA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且虚拟现实技术组均较高压氧组MBI、FMA评分明显提高(P<0.05),综合治疗组较高压氧组和虚拟现实技术组的MoCA、MBI、FMA的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康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杨杰华冼晓琪区大明孙静邓君可
- 关键词:高压氧虚拟现实技术颅脑损伤康复
- 脊椎矫正枪技术修复骨骼组织细胞产生拉应力及压应力的作用被引量:6
- 2014年
- 背景:研究报道,美式脊椎矫正枪智能器械手替代传统推拿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目的:比较脊椎矫正枪与传统推拿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脊椎矫正枪技术产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应用于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8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脊椎矫正枪治疗,n=39)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n=39);两组治疗2周后均要求进行腰肌体操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选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客观评定;以及临床治愈率和安全性对比。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P<0.01)。说明脊椎矫正枪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传统推拿。临床治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师工作强度降低和效率提高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脊椎矫正枪治疗可在不同密度组织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尤其是在骨与肌腱、骨与软组织之间及骨组织内部产生一系列物理效应,可以迅速解除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痛和腰部运动功能障碍,能够提高治疗师工作效率和减少对治疗师手腕关节的损害;也证实了脊椎矫正枪智能器械手替代传统推拿疗效显著,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 杨杰华冼晓琪区大明孙静邓君可
- 关键词:腰痛脊柱推拿脊柱传统推拿非特异性腰痛
- 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了解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结合特需病房的特点,引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全人护理文化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内容包括:Hotel式的护理服务模式,个体化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安全管理等。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患者住院率为90%;护理专业继续教育率为100%,本科学历达到25%,大专学历或在读率达到100%。结论护理服务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既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又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邓君可
- 关键词:护理服务文化特需病房护理质量
- 心理干预联合高压氧对脑小血管病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联合高压氧对脑小血管病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90例脑小血管病伴抑郁状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心理干预组及高压氧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包括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者予对症治疗),综合治疗组则辅以高压氧及心理干预,高压氧组辅以高压氧治疗,心理干预组则辅以心理干预护理。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及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P300检测对各组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HAMD、Mo CA、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P300检测结果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发现各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综合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尤为显著,心理干预组次之,各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联合高压氧能改善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对脑小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冼晓琪杨杰华区大明邓君可
- 关键词:高压氧抑郁
- 品质圈活动在规范高压氧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品质圈活动在规范高压氧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质圈,确立“规范物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活动课题,对放置在科室各处的33件医疗物品,进行取物时间调查,分析取物时间长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
- 孙静杨杰华邓君可区大明袁莺肖茂煌
- 关键词:物品管理品质圈活动
- 优化服务路径在提高特需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优化服务路径在提高特需病房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病人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的不同时段设计服务路径表,护士根据路径表的内容对病人实施程序化和标准化的责任制护理。比较实施优化服务路径前后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服务路径后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士知识技能、护理服务、信息化管理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服务路径可使护理工作循序渐进、程序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赵巧红练桂英朱敏李秀雄邓君可
- 关键词:特需病房护理质量
- 在特需病房中开展感动服务的体会
- 2005年
- 通过介绍感动服务的具体实施内容,确立感动服务的新理念和建立感动服务的文化氛围,探索一种科学的护理服务模式。认为感动服务激发了护士的潜能,更显人性化,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院的发展有很好的效果。
- 赵巧红邓君可邹舒倩
- 关键词:感动服务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质量文化氛围护理队伍
- 头晕患者颈动脉B超检测结果分析
- 2006年
- 目的了解颈动脉系统病变对头晕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B超对排除全身系统疾病,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孤立性头晕患者做颈动脉系统检查,了解该组患者颈动脉系统内粥样斑块形成、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阻力指数增高情况。结果显示了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内膜中层增厚及血管阻力指数增高均以颈总动脉病变为主,且两侧基本相似,其中以两侧颈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病变最为严重。结论提示了颈动脉病变狭窄引起脑动脉血流量减少,导致患者脑缺血,临床表现为头晕这一现象,在临床的诊治上应值得重视。
- 陈润钿邓君可黄婷陈萍玲
- 关键词:头晕颈动脉B型超声
- 加强护理干预在手外伤皮瓣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部创伤后皮瓣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手部机械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制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
- 邓君可
- 关键词:手部创伤皮瓣移植高压氧治疗护理干预
- 电动脊椎矫正枪联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4
- 2015年
- 椎动脉型颈椎病(VA-CS)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约占各型颈椎病的20%-30%[1]。VA-CS是由于颈部的原发病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不足,导致该动脉供应区发生功能不全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2]。可表现为眩晕、头痛、视觉障碍及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该病多采用单纯牵引、手法推拿、理疗、针灸、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等方法治疗,
- 邓君可区大明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脊椎矫正高压氧治疗营养神经药物椎旁肌交感神经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