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牡丹
- 作品数:58 被引量:788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高校GIS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渐进式改革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文章从GIS的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对现行教学计划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GIS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渐进式”改革方案。
- 刘万青李同升李天文赵牡丹刘咏梅
- 关键词:课程体系
- “轻型”GIS控件的设计与使用被引量:1
- 2002年
- 本文首先介绍了构件式GIS与“轻型”GIS控件的概念;接着,作为“轻型”GIS控件实现的技术基础,介绍了一个自开发的GIS系统——“DigMap”的空间数据组织:包括空间数据组织的层次、图幅处理单元的数据结构及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管理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这一数据组织模式的GIS控件——MapObj的设计、实现与实际应用。
- 陈正江赵牡丹邹秀萍
- 关键词:数据组织地理信息系统
- 梯田作为地形因子和工程措施对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根据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在降雨、土壤、植被等因子一定的条件下,将梯田作为地形因子计算流域土壤侵蚀量,并与梯田作为工程措施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的纸坊沟流域和燕沟流域作为试验区,利用5m分辨率的DEM,0.3m分辨率的WorldView 3,30m分辨率的Landsat 8影像、降雨数据、土壤数据、土地利用等数据。[结果](1)在纸坊沟流域和燕沟流域,坡式梯田作为地形因子的流域土壤侵蚀量大于梯田作为工程措施的流域土壤侵蚀量,同时坡式梯田作为地形因子的流域土壤侵蚀量大于水平梯田作为地形因子的流域土壤侵蚀量,而水平梯田作为地形因子的流域土壤侵蚀量与梯田作为工程措施的流域土壤侵蚀量的比较根据流域的不同结果不同。(2)梯田占流域面积比例不同时,随着梯田占比的升高,梯田作为工程措施的流域土壤侵蚀量要明显低于梯田作为地形因子的流域土壤侵蚀量。[结论]梯田作为地形因子和工程措施因子会对土壤侵蚀量计算产生一定影响,梯田占比较大时差异明显。
- 王翊人赵牡丹张倩张鹏
- 关键词:梯田地形因子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 眉县“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结构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以土地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为导向,将土地划分为生产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活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4类,并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了衔接,构建了眉县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然后采取雷达图、信息熵、空间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方法,分析了眉县“三生用地”分布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眉县各镇(街办)的生态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数量差异较大;(2)眉县南北部镇(街办)的“三生用地”结构均衡性较高,信息熵水平高于中部镇(街办);(3)眉县生产生态用地在全县分布相对平均,生态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分布相对合理,生活生产用地在全县分布差距较大。根据眉县“三生用地”的空间分布提出了结构优化的建议,旨在为规划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 吴宇鑫赵牡丹刘婷
- 关键词:土地利用信息熵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 西安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与预测被引量:5
- 2016年
- 生态足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态生产型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法和ARIMA模型,以2013年以及1994-2013年西安生物资源账户和碳足迹账户的消费数据,进行静态生态承载力与动态生态承载力分析并预测未来5年生态安全情况。结果表明:2013年西安市生态足迹大于生态容量,同时1994-2013年西安市均表现出生态足迹超出生态承载力8倍左右,出现严重的生态赤字。西安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西安市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之下。ARIMA模型预测表明未来5年生态足迹虽有逐年减小的趋势,但和生态承载力差距较大。通过分析西安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可为城市生态研究、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研究提出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优化城市管理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是维持西安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 袁钟赵牡丹刘蕊娟王静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 秦巴山区增强植被指数长时间序列变化及其自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秦巴山区是横跨我国南北地区的重要地理过渡带,为全面了解秦巴山区近20年的生态变迁及影响因素,基于MODIS-EVI数据,结合气温、降水和DEM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法和偏相关分析,以海拔为基础,分析了秦巴山区2000—2020年不同海拔高度上不同类型植被增强指数(EVI)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秦巴山区植被年均EVI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有80.67%和13.29%的区域EVI呈现明显改善和轻微改善趋势,在海拔1600~1800 m处EVI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较适宜植被生长。(2)栽培植被和阔叶林为秦巴山区主要植被类型,各植被类型EV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林、灌丛、针叶林、草地、栽培植被和其他,在1000~2000 m海拔区间植被面积占大多数,1600~1800 m为适宜植被自然生长的区间。(3)2000—2020年秦巴山区向暖湿方向发展,EVI与气温相关性在区域分布上较均匀,降水对植被EVI的影响强度要高于气温对其的影响强度;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植被EVI与气温的相关性总体上高于其与降水的相关性。
- 樊艺赵牡丹王建
- 关键词:气候因子
- 数字高程模型不确定性及其对应用的影响
- 汤国安赵牡丹刘咏梅陈正江张勇刘爱利
- 立项背景:数字高程模型不确定性及其对应用的影响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的研究课题。数字高程模型(DEM)是GIS中进行空间分析的核心数据系统。各类DEM误差的存在往往程度不同地妨碍着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不确定性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功能区混合度识别研究
- 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开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融合OSM路网与POI数据的城市功能及其混合度的识别方法:利用OSM路网数据划分基本单元,结合西安市主城区POI数...
- 钟伟赵牡丹
- 关键词:多源数据城市功能区
- 文献传递
- 基于小波分析的复杂地貌区DEM自动综合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地理空间数据的自动综合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已有方法难以实现智能化“取主舍次”的制图综合原则。该研究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原理,以黄土高原样区不同复杂度地貌5m分辨率DEM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自动综合过程中水平、垂直与对角方向的地貌高频信息,得到一系列不同尺度、不同详细程度的DEM,实现了复杂地貌区域DEM的自动综合。结果表明:在遵循地图综合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该方法可对地貌主次信息区别对待,通过保留不同高频信息,可不同程度凸显地貌的局部细节特征,而地貌的基本骨架保持不变;且对于不同复杂度地貌,保留相同高频信息,细节地貌特征的综合程度亦有所不同,其地貌依赖特性对于复杂地貌的自动综合有明显优势。
- 何振芳郭庆春郭庆春赵牡丹刘加珍张菊梁志萌
- 关键词:DEM多分辨率分析小波
- 基于遥感影像的DEM地形信息增强表达研究——以梯田DEM构建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将遥感影像信息应用于梯田DEM构建是实现DEM地形信息增强表达的有效方式.通过RTK测量方法获取梯田实验样区实测点高程数据,构建了0.5m分辨率Hc-DEM作为对"真实地表面"的模拟.根据1∶10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精度标准,基于Hc-DEM提取等高距5m等高线并插值生成5m分辨率DEM,以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分别使用快速构建方法与基于田面边界的梯田DEM构建方法进行梯田DEM构建,实现梯田信息在DEM数据上的信息强化表达.对比分析上述4种DEM数据的高程频率特征,并以Hc-DEM数据作为参照求取高程中误差,结果表明从遥感影像上获取相关梯田信息进而辅助梯田DEM表达具有可行性,基于田面边界的梯田DEM构建方法对梯田地形强化效果相对较优,该研究将为构建其他有遥感信息加入的地形信息增强DEM提供一定参考.
- 程德强赵牡丹高春留王翊人毛文婷
- 关键词:R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