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暖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刺参不同地理群体间的杂交育种试验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探索刺参群体间遗传差异及其差异性与遗传距离间的关系及杂交育种的实际可行性,对不同地理群体刺参进行杂交育种试验,观察比较其育种效果,同时研究了杂交组合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均能获得正常的杂交后代,虽然相较自交组合有较低的杂交受精率,但与其他组合受精率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此外,研究发现不同杂交组合有不同的杂交生长优势,并且不同遗传距离的杂交组合呈现出了一定的生长规律,遗传距离在0.285 3~0.423 8范围内的6个杂交组合,总体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杂交生长特性,遗传距离在0.4以上的F组合的生长速度最快,而距离靠近F组合的E组合虽然开始时生长最慢,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生长速度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各杂交组合遗传距离与生长相关性没有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差异性。
- 赵春暖郑言鑫李致远范妮妮于涛蔡忠强林建国
- 关键词:刺参杂交育种受精率
- 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 鲍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亲睐。在我国,鲍养殖业迅速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然而伴随其养殖规模的日益扩人和环境污染现象的频发,病害威胁逐渐加重。加之常年的自交繁殖,导致其种质资源恶化,优良性状退化,严重威胁着鲍...
- 赵春暖
- 关键词:皱纹盘鲍盘鲍九孔鲍杂交育种
- 文献传递
- 皱纹盘鲍与九孔鲍杂交的研究
- 2014年
- 采用皱纹盘鲍与九孔鲍进行杂交,并与两亲本自交进行育苗比较.结果表明:自交组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存活率显著高于杂交组(P<0.05);皱纹盘鲍(♀)×九孔鲍(♂)和皱纹盘鲍(♂)×九孔鲍(♀)杂交的受精率分别为0.9%和3.2%,受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孵化率分别为12.4%和13.1%,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之间幼体存活率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自交组和杂交组之间的鲍生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杂交组合的生长速度明显比自交组合的要快;但杂交组中稚鲍的存活率和自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 赵春暖严正凛
- 关键词:皱纹盘鲍九孔鲍杂交
- 中间鲍生物学及消化代谢研究进展
- 2014年
- 中间鲍(Haliotis midae)产于非洲南部,是南非水域特有的鲍物种,世界其他地方还没有出现过。捕捞的中间鲍几乎都出口到东亚,尤其是香港,还有台湾、中国大陆和日本。
- 赵春暖严正凛
- 关键词:消化代谢生物学捕捞
- 皱纹盘鲍与盘鲍杂交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皱纹盘鲍大连群体与盘鲍日本群体进行杂交育苗试验和鲍苗种生产。结果表明,皱纹盘鲍和盘鲍正、反交组合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低于两亲本自交组,而其苗种成活率高于两亲本自交组(提高达20%以上);皱纹盘鲍和盘鲍的正、反交组合鲍苗的生长情况是,其平均壳长明显高于两亲本自交组鲍苗的平均壳长,最长达2.01cm;皱纹盘鲍与盘鲍作为亲本进行鲍苗种生产,经160d培育,共培育出鲍苗种2020.75万只(平均壳长2.01cm),鲍出苗量平均4345.7只/m2。通过鲍种内杂交的育种方法,可以达到改良和优化鲍种质的目的。
- 赵春暖严正凛
- 关键词:皱纹盘鲍盘鲍杂交育种受精率孵化率
-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与韩国群体杂交子一代的生长和存活比较被引量:4
- 2016年
-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分析了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和稚贝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4个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80%以上);自交组的受精率略高于杂交组,但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在幼虫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大于CK组和CC组,但存活率和变态率无显著差异;在稚贝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也均大于CK组和CC组,但CC组和CK组的保苗率比KC组和KK组高。综合分析比较表明,杂交KC组的杂种优势率在幼虫期和稚贝期的壳长生长上均表现为正值,在稚贝期的存活率方面也表现为正值,杂交KC组结合了两群体的部分优良性状,是理想的育种材料。
- 蔡忠强郑言鑫任利群赵春暖吴彪王肖君于涛杨爱国林建国
- 关键词:魁蚶杂交存活杂种优势
- 4个不同地理群体刺参杂交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探究长岛(C)、大连(D)、威海(W)、胶南(J)4个中国不同地理种群刺参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建立16个杂交和自交群体组,测定不同日龄(30日龄,60日龄,80日龄,105日龄)的杂交及自交后代生长情况,分析后代生长杂种优势和各组合配合力。结果发现,不同组幼参的生长速度不同,30至80日龄杂交组与自交组差异不显著,105日龄时杂交组D(♀)×J(♂)(DJ)组、WD组、JD组、JC组显著高于自交组(CC组、WW组、JJ组);不同杂交组的杂交优势率在同一生长阶段各不相同,而同一组在不同生长阶段也存在差别,CD组、JC组和JD组始终为正值,CW组始终为负值,随着各组刺参的生长杂种优势率为正值的组增多,其中105日龄JC组最高,为9.69%;D(♀)、J(♀)和D(♂)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30至60日龄JD组特殊配合力较高,80至105日龄WD、JC、CW和DJ组特殊配合力较高。综合分析认为C(♀)×D(♂)、D(♀)×J(♂)、J(♀)×C(♂)和J(♀)×D(♂)杂交组合具有良好的生长和较高特殊配合力。
- 郑言鑫赵春暖于涛蔡忠强林建国秦搏
- 关键词:刺参双列杂交杂种优势配合力
- 膨腹海马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不同生长阶段特殊表型性状及其相关性,筛选出影响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辅助膨腹海马形态学研究及其人工选育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人工繁育的10日龄和2月龄膨腹海马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分别测定下颌长(X1)、上颌长(X2)、吻长(X3)、眼径(X4)、眼后头长(X_(5))、头长(X_(6))、躯干长(X_(7))、尾长(X_(8))、背鳍长(X_(9))、体长(X_(10))及体质量(Y)等表型性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比较10日龄和2月龄膨腹海马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主要发育方向,并以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究2月龄膨腹海马主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除了10日龄膨腹海马的下颌长与背鳍长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外,2个时期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水平。不同生长阶段膨腹海马主成分聚焦的方向不同,10日龄到2月龄,膨腹海马初始体长增长较快,头吻部生长发育明显,后期则聚焦于躯干部的生长。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是头长和体长,其中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763),而头长主要通过体长间接影响体质量(0.278);构建的回归方程(Y=-1.817+0.038X_(6)+0.029X_(10))可准确预测体质量的变化(F=127.556,P<0.0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与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关联度较高的形态性状包括躯干长、尾长、头长和体长,对应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87、0.754、0.745和0.724。不同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略有差异,但与体质量关联度较高的形态性状中均含有体长。【结论】10日龄到2月龄膨腹海马的生长从头吻部转移到躯干生长。在以体质量为目标性状选育2月龄膨腹海马时,应以体长为主要选择性状,并兼顾头长、躯干长和尾长的协同选择。
- 赵春暖赵春暖于涛王晓梅任利群于涛单秀娟李致远任利群陈洋
- 关键词:形态性状体质量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