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知识
  • 2篇德育
  • 2篇德育现状
  • 2篇动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小学生
  • 2篇宽恕
  • 2篇教师
  • 2篇教学设计
  • 2篇概念教学
  • 2篇北京市中小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德育活动
  • 1篇性知识
  • 1篇学情分析
  • 1篇学校德育
  • 1篇学校德育现状
  • 1篇哲学教学
  • 1篇知识结构

机构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作者

  • 10篇赵敏
  • 4篇寇彧
  • 1篇姚梅林
  • 1篇陈红

传媒

  • 3篇思想政治课教...
  • 2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中小学生对目前学校德育现状的评价
采用自编的《北京市思想品德教育情况调查》对北京市某中学和某小学的100名学生进行了德育现状调查,以期能为当前的德育教育提高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结果发现:①在对思品课课程的认识上,学生认为学校、家长、同学及自身都很重...
赵敏寇彧刘丽丽
关键词:德育现状思品课德育活动
文献传递
大学生宽恕概念和影响因素的本土化研究
20世纪80年代,宽恕开始成为西方心理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主要是介绍西方的研究成果,缺乏实证研究。已有研究发现,东西方文化下,个体对宽恕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断然采用西方对宽恕的定义和测量...
赵敏寇彧
关键词:宽恕
文献传递
当代大学生宽恕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
黎洁赵敏寇彧
关键词:大学生宽恕动机影响因素
动机性迁移: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3
2004年
 学习迁移这一主题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诸多争议,而动机性迁移的缺乏是困境的症结所在。摆脱目前迁移困境的一种方式就是将动机整合到迁移框架中,从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两方面揭示动机影响迁移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在机制。
姚梅林赵敏
关键词:动机迁移
高中《经济生活》概念教学初探——以“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为例
2010年
概念是一个学科知识建构的基础,也是人进行思维的基本单位,学习概念和掌握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因为掌握概念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基础。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概念教学的研究,准确把握概念在学科中的地位,建立以概念为节点的知识结构,寻找教学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概念学习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赵敏
关键词:概念教学知识结构
北京市中小学生教师对目前德育现状的评价
为了更好的促进当前道德教育的发展,本研究自编《北京市德育现状调查问卷》考察了教师和学生对当前德育现状的认识。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1)在对德育课程的认识上,教师认为当前德育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教师认为活动、社...
刘丽丽赵敏寇彧
关键词:教师德育现状
文献传递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2015年
【教材内容】 教材主要沿着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行表述。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历史课上学习过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平与发展问题作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学生也是有所耳闻。因此,关于“和平与发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学生理解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赵敏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学情分析历史知识国际社会历史课
如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013年
概念教学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而在教材中概念的呈现是一个一个分离的点,在实践中概念教学也是以一个一个的点分别完成的,如何让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系统性知识?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整理,按照概念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概括。
赵敏
关键词:知识体系概念教学知识整理性知识教师
回归哲学本身的中学哲学教学——以“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课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教师以教知识、观点代替哲学思考,即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学是常见的现象。改变这种状态,回归哲学本身,则是对一名成熟教师的要求。只有深入探索日常生活概念与哲学概念的异同、探索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内涵并凸显质疑、分析、论证等方法的教学,才有可能真正体现哲学的反思精神。本文以《生活与哲学》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课为例,探讨如何使中学哲学教学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回归哲学本氦,
陈红赵敏
关键词:哲学教学思维方法
知识层级式学习的思考与实践——以《生活与哲学》“新事物”概念为例
2014年
概念是有体系的,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学生对教学内容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层级式学习可以通过一层一层的深入,也可以通过不同阶段的充实,不断丰富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建立起对概念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把握。层级式学习的实质就是不用同样的标准衡量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师作为主导应该清醒地认清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这种认知水平下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赵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