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小英

作品数:19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血管成像
  • 4篇体层摄影
  • 3篇多排螺旋CT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成像
  • 2篇动脉支架
  • 2篇断层扫描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复查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
  • 2篇冠状动脉支架

机构

  • 1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7篇赵小英
  • 10篇刘斌
  • 9篇吴兴旺
  • 5篇王万勤
  • 5篇周勇
  • 5篇杜丹丹
  • 4篇宋建
  • 2篇刘文冬
  • 2篇吴礼明
  • 1篇李仁民
  • 1篇李小虎
  • 1篇汪军
  • 1篇钟亚鼎
  • 1篇陈晶
  • 1篇胡泽平
  • 1篇汪洁
  • 1篇刘文慧
  • 1篇吴云

传媒

  • 4篇安徽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安徽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12例神经鞘瘤的CT影像表现,总结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9例多形性腺瘤均与腮腺深叶关系密切,8例有分叶,均对同侧颈动脉鞘无明显压迫;CT增强扫描呈结节状、破网状中等程度强化,部分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或不强化;7例病灶内见迂曲走行血管。12例神经鞘瘤中9例与腮腺深叶分界清晰,9例无分叶改变,9例压迫同侧颈动脉鞘向外侧移位,血管间距增宽;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呈斑点、斑片状、结节状显著强化;8例病灶内见断续显示的不成熟肿瘤血管,4例不同程度囊变,3例病灶沿神经走行方向延伸至颅内或椎管内。结论CT可正确判断咽旁间隙肿瘤与腮腺深叶有无关系、病灶有无分叶、增强扫描有无明显强化区、病灶内血管是否完整、病灶有无颅内或椎管侵犯以及相邻颈动脉鞘位置有无改变这些特征,有助于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神经鞘瘤的诊断。
杜丹丹吴兴旺赵小英刘斌
关键词: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神经鞘瘤计算机断层扫描
良恶性肺结节多排CT征象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良性、原位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AC)]肺结节的多排CT(MD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有确切术后病理结果的肺结节MDCT影像资料,把病灶分为良性组22例、早癌组(AIS+MIA)17例和IAC组48例,对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肺结节直径、类型、结节形态、结节与肺的交界面、结节的边缘特征、结节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男性患者居多(68.18%),AIS+MIA及IAC组均以女性患者占优势(分别为70.59%及56.25%)。结节直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AC组>AIS+MIA组[(1.88±0.45)cm比(1.31±0.45)cm,P<0.001],MIA结节直径>AIS[(1.52±0.45)cm比(1.01±0.25)cm,P<0.05]。结节类型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组及IAC组以实性肺结节(SPN)居多(95.45%及75.00%),AIS+MIA组则以纯磨玻璃结节(p GGN)及混合密度的磨玻璃结节(m GGN)为主(分别为47.06%及41.18%)。结节与肺的交界面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组以清楚光整为主(68.18%),AIS+MIA及IAC组以清楚毛糙为主(82.35%及77.08%)。结节的边缘特征(毛刺征)、结节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细支气管充气征及支气管截断征)三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结节恶性度的增加,上述恶性征象的出现率总体有增加趋势。结论通过对肺结节直径的测量及对其CT征象的全面细致分析,可有效提高肺结节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王万勤刘斌周勇吴兴旺汪洁赵小英刘文东
关键词:肺结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CTA不同评分量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建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缺血脑组织的侧支循环血流代偿是影响病情评估及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CT血管成像(CTA)可快速、准确地评价AIS病人侧支循环血流代偿情况,从而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单时相、多时相及动态CTA均可以评价软脑膜侧支循环,不同的CTA方法对应不同的评估体系。对Tan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六分量表、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SIR)侧支循环改良评分等不同侧支循环评分量表的特点、适用范围及相应基础上的研究成果转化予以综述。
余翔赵小英刘斌
关键词:侧支循环CT血管成像评分量表
疫情防控期间雨课堂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文章以医学影像诊断学为例,利用雨课堂智慧工具,从课前思考、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个方面进行情景构建,探讨线上教学与线下自主学习相融合的“应急”教学模式,为更好地开展远程线上教学积累经验。
赵小英吴兴旺
关键词:疫情防控医学影像诊断学
新型靶向药物对A549细胞体外抑制作用及其能谱CT成像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新型靶向药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能谱CT成像能力。方法合成具有靶向A549细胞毒性的靶向药物,使用2.5、5、10、20、40μmol/L靶向药物及吉非替尼分别体外培养A549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对0、1.87、3.75、7.5、15、30 mmol/L靶向药物及吉非替尼进行能谱CT GSI模式扫描,分析两种药物细胞增殖抑制率与CT值差别及靶向药物碘浓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关系。结果靶向药物及吉非替尼可随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浓度超过10μmol/L时,靶向药物抑制率高于吉非替尼(P<0.05);能谱CT GSI模式扫描,靶向药物CT值及碘浓度值明显高于吉非替尼(P<0.05);靶向药物碘浓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r=0.998)。结论新型靶向药物在很好的抑制A549细胞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CT成像性能;利用能谱CT基物质成像能够准确反映不同浓度溶液的碘含量。
詹爽赵小英汪琛玮吴兴旺
关键词:吉非替尼
SSF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评估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SSF)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CTA(CS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74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采用两种分组方式,分别为(1)按心率高低分为高心率组(心率>70次/分)、低心率组(心率≤70次/分);(2)按支架部位分为右冠状动脉(RCA)支架组、左前降支(LAD)支架组、左回旋支(LCX)支架组。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常规技术及SSF技术重建出两组冠状动脉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方法对所重建的每一支冠状动脉支架CTA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5分制),比较两种技术重建的冠状动脉支架CTA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结果常规技术重建冠状动脉支架CTA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3.38±0.75),SSF技术为(3.79±0.4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F技术重建的冠状动脉支架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常规技术。两种分组方式中高心率组冠状动脉支架CTA图像质量提高例数组内占比为60%、低心率组为19%,RCA支架组为67%、LAD支架组为22%、LCX支架组为48%。结论 SSF技术可以提高冠状动脉支架CTA的图像质量,对高心率(心率>70次/分)及RCA支架植入患者图像质量提高效果更为明显。
陈化杜丹丹赵小英高照宋健刘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多时相CT血管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的风险与获益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利用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脑侧支循环,探讨其在取栓术后风险和效益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搜集行机械取栓术的A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神经功能恢复标准,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评价mCTA侧支评分与取栓后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以及对患者90天神经功能独立的预测效能。结果 82例AIS患者纳入研究,90天神经功能独立(mRs:0~2分)者43例(52.4%),功能恢复差或死亡(mRs:3~6分)39例(47.6%),年龄、中风发作到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取栓后出血转化(HT)、mCTA侧支评分、CTP目标错配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HT 30例(36.6%),其中症状性出血(sICH)13例(15.9%),mCTA侧支评分与HT有较强的负相关性(r_(s)=-0.614,P<0.001),无出血组和非症状性出血组的90-d mRS评分均显著高于sICH组(P<0.001);mCTA侧支评分和CTP目标错配校正人口、临床混杂因素前后的Logistic回归中,均为90天神经功能独立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二者预测效能较好,曲线下面积(0.739 vs 0.705)差异不显著(DeLong检验,P=0.649);病理性的软脑膜动脉血管强化峰最佳观察期为mCTA的第2时相。结论 mCTA显示充盈延迟的脑侧支血管独具优势,mCTA侧支评分在机械取栓术后风险与获益评估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适用于AIS患者的常规急诊评估。
余翔赵小英潘景江李志洁余先锋刘斌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血管成像侧支循环血栓切除术
宽体探测器CT追踪冻结技术对提高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宽体探测器CT追踪冻结技术(SSF)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62例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检者心率分为高心率组(心率≥75次/分,32例)及低心率组(心率<75次/分,30例)。所有受检者完成扫描后,机器自动选择最佳时相并结合SSF技术进行重建,得到标准重建和SSF重建2组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应用双盲法进行分析,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改良的冠状动脉分段方法将冠状动脉分为15节段,以LiKert4分制评分标准对各血管节段进行评分,仅对血管节段评分达2分及以上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血管节段在SSF前后图像质量的变化。结果62例冠状动脉第1~4、6~14段血管在使用SSF后图像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15段血管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心率组应用SSF改善图像比例(20/30)高于低心率组(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F技术可改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尤其对于高心率受检者,图像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赵小英李露露吴兴旺周勇王万勤宋建刘斌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游走脾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25岁。发现腹部游走包块4年,腹痛3d于2012年3月2日就诊。体检:左中下腹可触及1个5cm×8cm大小包块,质韧,固定,无搏动,轻度压痛。腹部超声检查:左膈下未探及脾脏回声,左中下腹实质性低回声包块,形似脾脏,回声不均匀。CT平扫及增强扫描:
赵小英王万勤
关键词:游走脾腹部超声检查低回声CT平扫中下腹包块
成人颅脑术后复查CT扫描条件优化
钟亚鼎李仁民汪军赵小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