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庆
- 作品数:37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财政厅科研育种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关于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流程的探讨
- 2016年
- 结合国内外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及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主要探讨了适应东北生态区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流程。
- 李岩岳尧海王敏张建新马英杰周旭东赵万庆张志军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种
- 高产多抗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吉单92的选育被引量:3
- 2008年
- 吉单92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003年育成,组合为四-287×吉1037。出苗至成熟118d,需≥10℃活动积温2400-2450℃,属中早熟品种。2005-2006年吉林省区试共12点次平均产量9810.0kg/hm2,比对照龙单13增产11.0%。适宜在吉林省东、西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适应区域种植。
- 周旭东刘文国赵万庆马英杰高敬伟王绍萍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选育
-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吉饲9号选育与推广被引量:1
- 2006年
- 吉饲9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于2001年选育的优质、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组合四-9805×599—20。该品种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32d。2001~2003年在各级品种试验均表现出子粒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植株抗病性强,生物学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优良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
- 赵万庆刘文国马英杰周旭东
- 关键词:玉米粮饲兼用选育
-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遗传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关系进行剖析,为今后自交系类群划分和杂交种组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49对SSR荧光标记对2000-2009年审定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UMGMA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49对标记在65份自交系间共检测出34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3~12个等位基因,平均6.9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601,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0.644。Nei’s遗传距离变化于0.15~2.26,平均1.05。将65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群、兰卡斯特、PB、四平头、旅大红骨、Volga和其他等7个类群,其中以Reid群、兰卡斯特、四平头、PB和Volga这5个类群为主。主要应用的杂种优势模式有Reid群×四平头群、兰卡斯特群×四平头群、Reid群×Volga群、兰卡斯特群×PB群、Reid群×兰卡斯特群和Reid群×PB群等6种,尤其以Reid群×四平头群、兰卡斯特群×四平头群和Reid群×Volga群这3种杂种优势模式占优势。确定了以吉V022、吉V993为代表的欧洲Volag种质与我国的Reid群、兰卡斯特、四平头等类群存在距离,并独立成群,建立了Reid群×Volga和四平头群×Volga 2个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育成吉单519、吉单535、吉单522、吉单505、吉单517等一系列玉米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2000-2009年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涵盖我国主要玉米类群的基础上,还具有Volag这一独特类群。
- 刘文国张志军赵万庆杨伟光路明
- 关键词:SSR荧光标记
- 玉米DH系规模化筛选、评价技术流程初探被引量:4
- 2016年
- 结合国内外玉米DH系的筛选评价研究及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初步组装集成了玉米DH系规模化筛选、评价技术流程,在DH系扩繁、筛选、测交等技术环节上进行具体阐述。经多年实践验证,规模化应用该流程程序,可高效筛选出优良DH系。
- 岳尧海路明张建新马英杰张志军周旭东王敏刘宏伟郑淑波王绍平赵万庆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DH系
-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单50”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吉单50"玉米杂交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03年以自育系吉A5001为母本,吉A500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中晚熟类型,需≥10℃积温2 750℃·d左右。2008-2009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高产、稳产。
- 周旭东马英杰岳尧海赵万庆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高产选育
- 一种玉米品种小型田用标志牌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品种小型田用标志牌,包括标志牌体,所述标志牌体的一侧通过两个螺丝与管子固定连接,所述管子的中央处设有夹子,所述标志牌体的另一侧设有活页门,所述活页门通过活页与标志牌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玉米的...
- 苏义臣苏桂华陆明刘文国张志军王敏赵万庆刘宏伟岳尧海周旭东张建新马英杰
- 文献传递
- 玉米单交种吉单27的选育与应用
- 刘文国陈学军赵万庆金明华关文超等
- 1、主要技术内容:针对我国玉米生产迫切需求以及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等关键技术难题,项目单位通过创新自交系和培育新单交种以及大面积应用,在创造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如下科技创新:1.1实现春玉米区单交种综合产能新突破...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杂交选育
- 吉林省晚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本试验选用30个晚熟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行粒数、株高、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P0.4=0.834 5**,r=0.805 6**)和千粒重(P0.3=0.527 0**,r=0.584 9**),相关和通径系数都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穗行数,株高,穗位高。指出在吉林省晚熟玉米育种中,提高行粒数和千粒重,适当增加穗行数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 赵万庆岳尧海张志军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 吉林省玉米品种容重浅析
- 2009年
- 选择吉林省目前生产中应用的140个玉米品种,分为早熟组、中熟组、中晚熟组、晚熟组、耐密组、高油组、青贮组和特用组共8组,在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西部半干旱区设3个试验点,系统地研究了吉林省玉米品种容重概况,通过在生态区间、品种组间、品种组内计算与分析,获得了各品种的容重差异及容重显著高于对照的高容重玉米品种。
- 岳尧海赵万庆周旭东王绍平
- 关键词:玉米品种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