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洪娟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网膜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检查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检查
  • 1篇原因分析与处...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上睑
  • 1篇上睑下垂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视网膜电描记...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

机构

  • 3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3篇项道满
  • 3篇贾洪娟
  • 2篇毛娅妮
  • 1篇刘恬
  • 1篇杨远慧
  • 1篇陈锋
  • 1篇胡兰香

传媒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处理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院住院行先天性上睑下垂再次手术的患儿20例21眼进行观察分析并行手术治疗,追踪手术疗效。结果:再次手术原因:上睑内翻倒睫8例9眼,上睑下垂矫正不足14例14眼,上睑下垂矫正不足伴眼睑部分缺损瘘管形成1例1眼,双重睑外形不美观18例19眼。14眼行额肌瓣缝线调整术,1眼行额肌瓣悬吊术+瘘道切除眼睑缺损修复术,4眼行额肌瓣悬吊术,2眼行额肌瓣加固术。所有患儿术后追踪观察0.5~1a,效果满意。除轻度的上睑迟滞现象以外无其余并发症。结论:上睑下垂术后并发症多种多样,治疗无固定的模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术前全面检查、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毛娅妮贾洪娟项道满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并发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电生理检查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prematurity,ROP)是一种未发育成熟的视网膜发生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病变,常发生于有高浓度吸氧史的早产儿或发育迟缓的低体重儿。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的进步,早产、低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ROP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该病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18%[1-2],引起国内外学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一、ROP的发病机制ROP是视网膜血管异常改变的疾病,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ROP的基本病理改变,也是其致盲的主要原因。RO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贾洪娟项道满
关键词:视网膜ROPERG早产儿眼科检查电生理检查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的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方法对30例患阈值期ROP并成功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早产儿(病例组)和30例无ROP早产儿(对照组)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记录视杆细胞反应、视锥细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及振荡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视杆细胞反应振幅明显降低(t=-2.385)、潜伏期明显延长(t=-2.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最大混合反应a、b波振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7,-4.037;P〈0.05);两组间最大混合反应的b/a波振幅比值(t=-1.402)、潜伏期(t=-1.637,0.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视锥细胞反应a波潜伏期(t=1.222,)和振幅(t=-o.636)、b波振幅(t=-1.9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病例组视锥细胞反应b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5);振荡电位幅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6,P%0.05))。结论ROP患儿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发育与正常早产儿无差异,视杆细胞功能发育落后于正常早产儿。
贾洪娟项道满毛娅妮刘恬陈锋胡兰香杨远慧
关键词:视网膜病视网膜电描记术激光凝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