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鹏
-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miR-26a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miR-26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大鼠肩周韧带成纤维细胞,通过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应用脂质体细胞转染miRNA模拟物的方式过表达miR-26a,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26a模拟物的过表达效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生物信息学预测的方法分析miR-26a可能的作用靶基因。结果: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原代分离细胞中,Vimentin阳性细胞在90%以上;转染miR-26a模拟物后,细胞内miR-26a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TGF-β刺激明显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生长(P<0.01),而miR-26a则对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SMAD1/4、EIF4G2、PTEN和MARK1可能是miR-26a影响细胞增殖的作用靶基因。结论:miR-26a可抑制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
- 孙军健王朝阳贾永鹏包爱敏郑林丰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细胞增殖
- 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手术失误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手术的失误原因及防治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我科2007年12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72例Pilon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骨折复位不佳4例,螺钉部分进入踝关节腔2例,内固定物断裂2例,切口皮肤部分坏死1例,术后内踝骨折块移位及踝关节面再塌陷各1例,浅表感染1例,均行对症治疗后恢复。结论准确进行术前评估,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全面掌握锁定钢板治疗原则,术后个体化的康复指导,是减少Pilon骨折手术失误的重要措施。
- 王众贾永鹏陈学强俞立新
- 关键词:锁定钢板PILON骨折手术失误
- 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MRI诊断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MRI对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诊断标准、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8月~2011年7月87例下颈椎损伤但椎体无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手术,术前均行颈椎X线、CT及MRI检查。两位诊断医师分别以MRI T1加权像低信号带连续中断(T1D)、T2加权像纵形高信号(T2L)、T2加权像横形高或中等信号(T2T)作为标准诊断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损伤。术中仔细探查韧带损伤(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情况,并将不同MRI标准的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诊断者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以术中所见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MRI标准诊断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以T1D为标准判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时,两诊断者间一致程度差(Kappa值分别为0.152、0.238),敏感性(57.4%~67.2%、64.7%~64.7%)、特异性(43.3%~60.8%、56.5%~59.7%)、准确性(48.7%~63.3%、58.2%~60.8%)、阳性预测值(38.9%~51.9%、29.0%~30.6%)及阴性预测值(61.8%~74.7%、81.4%~86.1%)均较低。以T2L为标准诊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时,两诊断者间一致程度较好(Kappa值分别为0.657、0.607),特异性也较高(78.4%~80.4%、88.7%~90.4%),但敏感性较低(54.1%~65.8%、29.4%~50%),准确性(70.3%~73.4%、75.9%~84.8%)、阳性预测值(63.5%~65.8%、41.7%~70.8%)及阴性预测值(73.6%~78.4%、82.1%~87.3%)也较低。以T2T为标准诊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时,两诊断者间一致程度非常好(Kappa值分别为0.837、0.799),且有较高的敏感性(83.6%~86.9%、82.4%~88.2%)、特异性(91.8%~95.9%、90.3%~91.9%)、准确性(89.9%~91.1%、89.9%~89.9%)、阳性预测值(86.9%~92.7%、71.4%~73.7%)及阴性预测值(90.3%~91.8%、95.0%~96.6%)。结论:以MRI的T2T为标准诊断下颈椎前、后纵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较准确可靠,有助于评价下颈椎的稳定性。
- 吴群峰李方财陈学强郭松华于健冯炜贾永鹏俞立新
- 关键词:下颈椎前纵韧带后纵韧带MRI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骨化一例报告
- 2013年
- 笔者自2010年5月收治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骨化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41岁,因左膝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伴屈伸活动障碍10年入院。患者缘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并进行性加重,无夜问痛,无左膝关节外伤史,
- 陈学强贾永鹏吴群峰俞立新
-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韧带骨化
- 颈椎棘突骨折三维重建分型及意义的初步探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椎棘突骨折的CT三维重建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0-09-2012-06,对15例颈椎棘突骨折患者行X线、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建立、评价颈椎棘突骨折的CT三维重建分型及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X线片检查对颈椎棘突骨折的检出率为60.00%,CT平扫检出率为93.33%,三维重建均检出骨折。结论 X线片对颈椎棘突骨折易造成漏诊或诊断不确切,CT三维重建能直观、精确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及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为建立分型体系提供依据,对选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沈彦王朝阳孙军健贾永鹏彭林程李峰包爱敏袁文
- 关键词:CT三维重建
-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与“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分析比较双锁定钢板内固定与"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本院骨科就诊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接受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Y"型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失血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和"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相当,但是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王众贾永鹏陈学强吴亚乐
- 关键词:肱骨骨折肘关节功能
- 45例复杂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体会
-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2006年~2011年对4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16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1例,T形骨折8例,后柱伴后壁骨...
- 王朝阳沈彦孙军健贾永鹏彭林程李锋包爱敏
- 关键词:髋臼骨折
- 文献传递
- 不同时期切开/闭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损伤中多见的一种骨折类型,Ⅰ型骨折患儿断端移位不明显,仅进行夹板外固定或石膏外固定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Ⅱ型、Ⅲ型骨折移位较为明显,需进行手术治疗[1]。切开/闭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是治疗Ⅱ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主要手段,两种方法效果均较为理想,均可促进患儿骨折在短时间内恢复[2]。
- 贾金龙王朝阳孙军健贾永鹏赖爱宁周丽英
- 逆行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难治性趾远端创面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一种能修复难治性足趾远端创面的新术式.方法:采用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逆行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趾远端软组织缺损创面9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7cm×5cm,最小为5cm×4cm.结果: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1个月,皮瓣恢复部分感觉,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结论: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逆行足背复合组织瓣,血运可靠,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是修复趾创面的可取方法.
- 王众李秉胜李强郭松华王北岳贾永鹏
- 关键词:第1跖背动脉软组织缺损
- miR-24-3p、Smad5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PVP术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miR-24-3p、Smad5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术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且接受PVP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照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组(n=26)和愈合组(n=72)。比较两组患者的miR-24-3p、Smad5 mRNA表达水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情况以及骨折愈合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miR-24-3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术后3天,且愈合组明显低于延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Smad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后3天,且愈合组明显高于延迟组(P<0.05)。与愈合组比较,延迟组患者术后3个月腰椎BMD、股骨颈BMD、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降低,而Cobb角变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PVP术后3个月miR-24-3p与腰椎BMD、股骨颈BMD呈负相关,与Cobb角、ODI、VAS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Smad5 mRNA与腰椎BMD、股骨颈BMD、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呈正相关,与Cobb角、ODI、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miR-24-3p、Smad5mRNA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5、0.881。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PVP术后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可能与血清中miR-24-3p呈高表达、Smad5mRNA呈低表达有关。
- 贾金龙王朝阳孙军健贾永鹏赖爱宁周丽英
- 关键词:SMAD5骨质疏松脊柱骨折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