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栋

作品数:84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手术
  • 14篇缺血
  • 12篇外科
  • 11篇再灌注
  • 11篇脑缺血
  • 11篇灌注
  • 10篇细胞
  • 9篇缺血再灌注
  • 8篇入路
  • 8篇肿瘤
  • 8篇腺瘤
  • 8篇垂体
  • 7篇神经内镜
  • 7篇神经外科
  • 7篇切除
  • 7篇脑缺血再灌注
  • 7篇内镜
  • 6篇线粒体
  • 6篇脑膜
  • 6篇胶质

机构

  • 76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9篇贾栋
  • 49篇高国栋
  • 24篇衡立君
  • 14篇赵振伟
  • 12篇孙树凯
  • 11篇李永林
  • 11篇李维新
  • 6篇王学廉
  • 6篇张海红
  • 5篇秦怀洲
  • 5篇屈延
  • 5篇马磊
  • 5篇张百平
  • 4篇曹屹东
  • 4篇于庆伟
  • 3篇赵继培
  • 3篇高立
  • 3篇刘乐
  • 3篇郭康
  • 3篇王鹏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神经解剖学杂...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四川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1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9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绞股蓝皂苷对原代培养胚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GPs)对原代培养的胚鼠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胎鼠中脑腹侧神经细胞,分别应用100、200、400、800μg/mL GPs作用6h、12h、24h、48h、72h、96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m6F)组,应用MTT比色试验检测GPs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GPs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抗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应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细胞损伤,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Gps预处理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400μg/mLGPs作用48h后细胞活性最高,与N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免疫染色显示400μg/mL GPs组和NGF组TH阳性细胞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免疫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400μg/mL GPs预处理组iNOS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但仍低于MPT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0μg/mL GPs作用48h对MPTP诱导的DA能神经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熊东李维新王鹏贾栋杨浩高国栋
关键词:绞股蓝皂苷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Journal Club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Journal Club(杂志沙龙)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组织方法和作用。方法在32名神经外科实习学生中开展Journal Club教学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评价成功应用该方法的组织要素和教学效果。结果调查显示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以实习中常见病例为基础的文献选择和多学科联合讨论是在实习教学中成功组织Journal Club的三大关键因素。实习学生通过参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神经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支持率90.6%),获得了新进展跟踪能力(支持率87.5%),以及增强了对常见疾病的综合认识(支持率78.1%)。结论开展Journal Club教学有助于神经外科实习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衡立君贾栋高立李楠屈延
关键词:神经外科实习生临床思维
重型颅脑损伤时血糖水平与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01-09/2003-08神经外科收治284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12h内入院未输注含糖液体。按入院时CT检查结果分硬膜外血肿(n=98)、急性硬膜下血肿(n=67)、脑内血肿(n=119)。依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计分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三四分组(n=78)、五六分组(n=85)、七八分组(n=121)。全部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硬膜外放置颅内压监护装置进行颅内压监测。入院时和术后测定血糖。依据治疗结果(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计分)将患者分为两组:效果良好组(≥4分)、效果差组(≤3分)。结合临床病情、颅内压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8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计分分组,在入院时和术后三四分组的血糖水平高于七八分组[(12.0±0.8),(11.4±0.5),(10.2±0.6),(9.7±0.8)mmol/L,P<0.05]。在每组中入院时与术后的血糖水平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②根据CT检查分组发现,硬膜外血肿组、急性硬膜下血肿组、脑内血肿组血糖水平在入院时和术后均没有明显差别(P>0.05)。③根据治疗结果分组,入院时和术后的血糖水平比较,效果差组明显高于效果良好组[(11.8±0.5),(9.8±0.5),(11.5±0.4),(8.1±0.3)mmol/L,P<0.01]。④颅内压与入院时血糖水平没有明显的相关,然而在术后24h内最大颅内压值和术后血糖水平相关(r=0.383,P<0.01),术后血糖值越高,其颅内压也越高。结论:血糖水平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颅内压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高血糖越高病情越严重。术后血糖越高,颅内压越高,治疗效果越差,预后不良。血糖水平是判断严重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贺世明高国栋李永林贾栋李江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糖颅内压预后
枕下窦后入路切除CPA肿瘤手术技巧体会
于庆伟贾栋
手术戒毒持续降低阿片成瘾者对药物的渴求感
2010年
目的阿片类药物依赖是一种影响脑功能和行为的复杂疾病,其典型特点为无法控制的药物渴求和不计后果的反复觅药及用药行为。立体定向手术戒毒有望成为新的、有效的药物依赖治疗方法,但其远期有效性有待证实。本研究将探索手术戒毒对阿片成瘾者对药物渴求感的持续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4~2005年在我科接受立体定向戒毒手术的患者40例。失访7例,纳入研究33例(82.5%)。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量化患者在术前、术后出院时、术后1年、术后5年时对药物的渴求程度。通过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评分与术前的变化,评价手术对药物渴求感的抑制效果。结果 33例患者中复吸15例(45.5%),操守18例(54.5%)。渴求程度评分:术前平均9.50、出院时1.96、术后1年2.18、术后5年2.52,术后各时间点渴求感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在复吸患者中,术前吸毒史长短与术后5年渴求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5)。另外,出院时渴求感评分在复吸与未复吸患者中差异显著,两组出院时评分与术后5年评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立体定向戒毒手术能持续降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渴求感,其有望成为药物成瘾治疗的重要手段。
衡立君王学廉贾栋李维新高立高国栋
关键词:伏核药物依赖药物成瘾
海马CA_l区神经元选择易损性组织结构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海马 CAl 区神经元选择易损性与此区组织结构特点的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缺血再灌注 12 h、2 4 h、36 h、4 8h、72 h组 CAl 区神经元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动态变化。结果 在再灌注各组中 ,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早于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 ,而和不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同步。神经元轴突内超微结构变化早于胞内结构。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海马 CAl
贾栋高国栋赵振伟
关键词:透射电子显微镜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
RUNX1对氧糖剥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RUNX1在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构建氧糖剥夺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RUNX1 si RNA处理组、si RNA对照处理组(sicontrol)、pc DNA3.1-RUNX1处理组(pc RUNX1)和pc DNA3.1对照处理组(pc DNA 3.1)。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UNX1、磷酸化Akt(p-Akt)和总Akt(t-Akt)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UNX1在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沉默RUNX1可下调PC12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细胞的凋亡,有效抑制p-Akt蛋白表达,而过表达RUNX1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并上调p-Akt蛋白表达;此外,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明显抑制RUNX1过表达对细胞存活率的促进作用和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RUNX1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OGD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秦彦昌贾栋于庆伟孙树凯张百平
关键词:RUNX1氧糖剥夺细胞凋亡PI3K/AKT
HLA-G蛋白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垂体瘤中HLA-G基因编码产物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4例非侵袭性垂体瘤、8例侵袭性垂体瘤、13例复发垂体瘤、8例正常脑组织中HLA-G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例正常脑组织HLA-G蛋白无阳性表达,64例非侵袭垂体瘤中HLA-G蛋白表达无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5.0%,阳性信号存在于胞质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例侵袭性垂体瘤中HLA-G蛋白表达全部为阳性,强阳性率为83.3%(7/8);13例复发垂体瘤中HLA-G蛋白表达全部为阳性,强阳性率为72.4%(9/13)。侵袭性垂体瘤及复发垂体瘤中HLA-G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及非侵袭性垂体瘤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垂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存在HLA-G基因的过量表达现象,其阳性表达与垂体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相关。
贾栋高国栋
关键词:垂体瘤HLA-G蛋白免疫耐受
垂体瘤卒中手术后患者视力视野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垂体瘤卒中手术后视力、视野的改善情况。方法对38例垂体瘤卒中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5例采取急诊手术治疗,其余13例采取择期手术治疗。结果急诊手术治疗术后视力、视野完全恢复正常14例(56.00%),部分恢复9例(36.00%),无变化2例(8.00%);择期手术治疗术后视力、视野完全恢复正常2例(15.38%),部分恢复6例(46.15%),无变化3例(20.00%),恶化2例(15.38%)。结论垂体瘤卒中发病后手术时间越早,术后病人视力及视野恢复越好。
刘乐高国栋赵振伟李永林贾栋
关键词:垂体瘤卒中急诊手术治疗术后病人择期
大鼠实验性短暂脑缺血血浆中cAMP相对浓度与血脑屏障变化之关系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观察短暂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及血浆中环腺苷酸(cAMP)相对浓度的变化。方法用改良pulsineli法造成短暂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用H3-cAMP放免分析药盒测定血浆中cAMP相对浓度,并观察血脑屏障中紧密连接的变化。结果在短暂缺血及再灌流早期,血浆中cAMP相对浓度及紧密连接紧密程度(闭锁小带长度、凸嵴数目)无明显变化,血管内皮中胞饮小泡数目明显增多。再灌注中期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松弛,闭锁小带长度及凸嵴数目均减少。血浆中cAMP浓度亦降低。结论短暂脑缺血及再灌流早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内皮细胞中胞饮小泡数增多所致。血浆中cAMP相对浓度可以反映血脑屏障的开放程度。
贾栋高国栋
关键词:脑缺血环腺苷酸血脑屏障再灌注损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