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炎
  • 7篇肝硬化
  • 5篇预后
  • 5篇并发
  • 4篇重型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3篇腹水
  • 3篇肝硬化腹水
  • 2篇毒性肝炎
  • 2篇血清
  • 2篇源性
  • 2篇重型肝炎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机构

  • 21篇三峡大学第一...
  • 2篇三峡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3篇谭宏祜
  • 16篇周晓琳
  • 13篇覃慧敏
  • 11篇冯芳
  • 10篇谢迎春
  • 10篇叶丰
  • 5篇陈一东
  • 4篇沈雁冰
  • 2篇陈鹏
  • 1篇谢迎春
  • 1篇胡亚丽
  • 1篇陈一东
  • 1篇覃慧敏
  • 1篇罗建国
  • 1篇刘代琴
  • 1篇冯芳
  • 1篇沈雁彬
  • 1篇叶丰
  • 1篇方清
  • 1篇方清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24例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7例无任何临床症状,有症状的17例患者中只有2例到感染专科就诊,其他患者因他科疾病就诊而发现肝功能异常,主要就诊于风湿免疫科、皮肤科、内分泌科及肿瘤科。肝脏生化指标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超过参考值上限10倍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1例、1例、1例、0例,5~倍者分别为8例、5例、6例、5例,2~倍者分别为4例、16例、11例、12例,<2倍者分别为1例、2例、6例、7例。相关免疫学指标中血清IgM水平升高19例,IgG升高5例,而血清IgA水平均正常;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均阳性。结论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因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就诊,γ-GGT、IgM水平升高,AMA、AMA-M2阳性是其主要表现和诊断依据。
周晓琳覃慧敏谢迎春冯芳叶丰谭宏祜沈雁冰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疾病特征
肝硬化腹腔积液并发肝肾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探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HRS)的高危因素。方法随机选择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117例,其中并发肝肾综合征组(HRS组)57例,未并发HRS组(非HRS组)60例。统计年龄、性别、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生化、腹腔积液检查结果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性脑病、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外周血白细胞数、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钠、腹腔积液白细胞数等与肝硬化腹腔积液并发HRS患者密切相关(P〈0.05)。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肝性脑病、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低钠血症作为HRS的易患因素可以预测HRS的发生,因此预防并积极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周晓琳覃慧敏谢迎春陈一东冯芳叶丰谭宏祜
关键词:肝硬化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高危因素
影响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发HE患者70例,分为存活组49例,死亡组21例。统计两组HE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PTA、血清钠、血BUN、血氨、肝性脑病的分期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等。结果分析发现年龄、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钠、血清尿素氮、肝性脑病的分期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与肝硬化并发HE患者预后有关(P<0.05),而血氨值的高低与其预后不相关。结论对于肝硬化并发HE患者,年龄越大、感染越重、合并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储备功能越差者,预后越不良。早期判断、预防、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周晓琳陈一东覃慧敏谢迎春冯芳叶丰谭宏祜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预后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还原性谷胱甘肽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患者83例随机分为还原性谷胱甘肽组即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天冬氨酸钾镁40mL+肌苷0.6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1200mg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2周。分别比较用药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第2周末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胺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此四项的t值分别为6.25、4.72、2.47、2.62,P<0.01或P<0.05;对照组的t值分别是2.406、2.607、2.548、2.64,P<0.01或P<0.05,但治疗组ALT、AST值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t值分别为3.65、2.93,P<0.01,ALT、AST治愈率亦较对照组高,χ2值分别为8.289和8.086,P<0.05。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肝功能损伤短程疗效显著、安全。
周晓琳陈一东冯芳谭宏祜谢迎春
关键词:还原性谷胱甘肽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伤
回生口服液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78例原发性肝癌(7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胆管细胞癌)患者饭后服用回生口服液10 ml/次,3次/d,连续服用2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FlexRate法检测ALT、AST、AFP、血清岩藻糖苷酶(AFU)、异常凝血酶原(APT)、碱性磷酸酶(AL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凝固法检测凝血四项(PT、APTT、TT、FIB)、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酶标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结果回生口服液应用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凝血功能紊乱得到明显纠正,但胆管细胞癌患者肝功能及凝血紊乱改善不明显。结论回生口服液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疗效较好。
覃慧敏周晓琳冯芳谢迎春叶丰谭宏祜沈雁冰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重型肝炎患者84例,分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年龄、性别、并发症、肝脏生化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消化道、并发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总胆固醇(TC)、血清钠(Na)、PTA、TB、TC、Na、BS、AFP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结论明确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诊断,早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意义。
周晓琳覃慧敏谢迎春冯芳叶丰谭宏祜
关键词:预后影响因素
新形势下优化传染病学教学内容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和疾病谱正在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显得传染病的教学内容明显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及医学发展的需要,因此传染病教学内容的优化势在必行。 1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和疾病谱的改变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传染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流行规律打破,天花、白喉早已绝迹,百日咳、流脑、麻疹等也得到有效控制[1];消化道、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血源及性传播的发病率却逐年呈上升态势。一些过去基本控制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态势,如结核病、梅毒、血吸虫病等;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新发传染病40余种[2],近10年来我国也经历了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到猪链球菌、禽流感、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及甲型H7N9流感的流行,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和生命,并使社会公共卫生事业面临巨大挑战[3]。根据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首先我们增加了2学时的课程《新发传染病》,主要介绍近10年来我国新发的传染病,重点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甲型流感等,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新发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治疗预防的措施。其次对发病率下降的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构体病、流脑、疟疾等适当压缩课时,而对发病率增加的疾病如:艾滋病、梅毒、血吸虫病等相对增加教学时间,让同学们加深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识别。
周晓琳覃慧敏叶丰冯芳谭宏祜沈雁冰方清
关键词:优化教学内容传染病学新发传染病发病率增加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2例,其中SBP组48例,非SBP组54例。结果并发SBP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ph分级均比未并发SBP的患者差(P<0.05)。SBP组临床治愈27例(56.25%),好转13例(27.08%),死亡8例(16.67%);非SBP组临床治愈35例(64.81%),好转16例(29.03%),死亡3例(5.56%)。结论SBP患者肝功能状态差,但治疗后近期疗效尚好。
周晓琳覃慧敏谢迎春陈一东冯芳叶丰谭宏祜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
黄芩苷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黄芩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口服,1次/d;对照组加服黄芩苷胶囊,0.5,3次/d,治疗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36、48周时患者的ALT,HBV标记物,HBV-DNA,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ALT复常率及HBV-DNA阴转率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芩苷与阿德福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协同作用。
冯芳沈雁彬谢迎春覃慧敏谭宏祜周晓琳
关键词:黄芩苷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吉尔伯特综合征合并病毒性肝炎1例
2004年
谭宏祜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