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跃

作品数:58 被引量:25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骨折
  • 16篇内固定
  • 15篇关节
  • 12篇腰椎
  • 10篇椎间盘
  • 10篇脊柱
  • 10篇股骨
  • 9篇手术
  • 9篇突出症
  • 9篇椎间盘突出
  • 9篇椎间盘突出症
  • 9篇关节置换
  • 8篇疗效
  • 7篇置换术
  • 7篇融合术
  • 7篇手术治疗
  • 7篇螺钉
  • 6篇前路
  • 6篇髋关节
  • 6篇髋关节置换

机构

  • 56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山东省立医院
  • 4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淮阴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7篇谢跃
  • 28篇王守国
  • 21篇左文山
  • 16篇季峰
  • 14篇费昊东
  • 13篇田纪伟
  • 10篇周智
  • 9篇王黎明
  • 9篇徐用亿
  • 7篇朱国太
  • 6篇袁东堂
  • 5篇赵庆华
  • 4篇高聿同
  • 4篇郝跃东
  • 4篇戴志唐
  • 3篇刘刚
  • 3篇刘卫东
  • 2篇刘开祥
  • 2篇葛运如
  • 2篇王先泉

传媒

  • 6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重庆医学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4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术后全部病例随访半年以上,平均10.5个月。优1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8%。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征突出,CT、MRI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张载书张大勇刘绪武宗凯谢跃
关键词: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
经胸腔侧前方减压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
2006年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胸椎间盘突出症13例的临床资料。13例均经胸腔侧前方减压间盘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5a,平均40个月。根据Otani分级方法标准,优5例,良6例,一般2例。结论经胸腔侧前方减压能彻底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及骨赘,该术式安全、有效。
左文山王守国谢跃王先泉高聿同
关键词:胸椎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评价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直接前方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标准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置换过程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假体位置、术后疼痛评分、术前术后血清肌酸激酶、置换后Harris评分、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数字评价分值、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置换后3、6、12个月Harris平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前方入路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比较小,且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良好,髋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好。
周智谢跃王黎明
关键词: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
盂肱关节不同体位的盂肱下韧带长度变化特征
郝跃东谢跃王予彬顾羊林魏传付卢亮宇朱文辉
关键词:肩关节生物力学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4例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创面先行清创及VSD治疗,负压维持在40 kPa.结果 24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其中6例仍有明显骨外露者再次行VSD治疗1~2次,均于肉芽组织大致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组织瓣移植修复创面,全部一次成功.随访3个月至2年,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使用VSD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及患者的痛苦,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左文山谢跃田纪伟
关键词:四肢软组织损伤封闭负压吸引
刀刺伤导致坐骨神经损伤合并假性动脉瘤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20岁。因“刀刺致左大腿出血、疼痛伴左足感觉活动受限2h”收住我科就诊。患者刀捅伤左大腿后方,当即左大腿后方出血、疼痛,当地医院给予简单包扎后来我院,查体:血压90/45mmHg,脉搏110次/min,面色苍白,左大腿中上段后方正中可见长约3cm破口,已经加压包扎,左足麻木、下垂、不能背伸。诊断:创伤失血性休克;左大腿刀刺伤伴血管、神经损伤。
周智左文山谢跃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刀刺伤假性动脉瘤创伤失血性休克加压包扎左大腿
前路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42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疗效。方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42例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42例获得随访间6~42个月,术后3~6个月复查骨性融合率100%,按Odom分类系统评估:(1)优秀14例,良好23例,满意5例,优良率88.1%。结论:颈前路手术是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治疗方法。
季峰王守国谢跃费昊东朱国太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颈前路减压颈前路手术
股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防治体会被引量:17
2003年
张爱国谢跃戴志唐郑国明姚舜华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并发症脂肪栓塞综合征激素抗生素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曾经行内固定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24例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术后随访14-60月,平均37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分别对术前和术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1分提高到术后90分;其中疼痛评分由25分提高到40分;功能评分由20分提高到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秀17例,良好3例,一般2例,差2例,临床优良率为83.33%。术后再次出现异位骨化3例,其中Ⅰ度2例,Ⅱ度1例。本组患者中未出现感染、坐骨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脱位及翻修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髋部疼痛均得到缓解、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刘卫东郝跃东谢跃段宜强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折内固定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颈前路减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2007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该组41例,均采用前路减压后植骨内固定。结果该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月~3年,按Odom评分,优11例,良24例,满意6例,优良率85%。结论颈前路减压术是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朱国太谢跃
关键词:颈前路减压外伤颈椎间盘突出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