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延洵
作品数:
5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伍志燕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文化科学
主题
4篇
道德
3篇
网络
2篇
道德素质
2篇
思想道德
2篇
思想道德素质
2篇
青少年
2篇
网络道德
2篇
网络使用
1篇
道德存在
1篇
道德建设
1篇
学生网络
1篇
中国互联网
1篇
上网
1篇
少年
1篇
社会
1篇
社会主义
1篇
社会主义核心
1篇
社会主义核心...
1篇
社会主义核心...
1篇
社会主义核心...
机构
5篇
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5篇
谢延洵
4篇
伍志燕
传媒
1篇
教学与管理(...
1篇
中国德育
1篇
江苏教育学院...
1篇
教学与管理(...
1篇
当代教育
年份
1篇
2013
3篇
2012
1篇
2011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2012年
学生的网络道德出现了危机及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及无序性,社会、学校、家庭管理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提高学生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调适,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完善网络道德维护体系;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学生走出当前的网络道德困境。
伍志燕
谢延洵
关键词:
网络道德
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贵阳市六所大、中、小学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学生逐步成为网络使用群体的主力军。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3.94亿人,其中青少年网民达到1.95亿人,青少年网民又以学生为主力军。”网络的使用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伍志燕
谢延洵
关键词:
网络使用
实证调查
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互联网
青少年网民
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困境及对策
2012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的使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各种便利,但是网络的“双刃性”决定了它在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学生的道德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使学生沉溺其中、荒废学业,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使学生误人歧途。鉴于此,引导学生合理上网、科学上网、绿色上网,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伍志燕
谢延洵
关键词:
道德存在
绿色上网
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使用
身心健康
论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2013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然而,在多元价值观交融并存的格局之下,受知识、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制约,青少年难免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误解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环境、调节青少年的内在素养等途径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谢延洵
关键词:
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
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的实证调研报告——以贵州省贵阳市六所大、中、小学为样本
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4.85亿,其中中学生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网络的使用虽然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学生沉溺其中,不仅荒废学业,而且身心也会遭到极大伤害,甚至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学校、家庭、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究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伍志燕
谢延洵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
中学生
实证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