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立巍 作品数:30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氨基酸及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考察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氨基酸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μL 0.5麦氏浓度(1×10~8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混悬液,分别加入空白或含药MH-B培养基中,使各组细菌终浓度为1×10~6 CFU/mL。各组相同条件下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连续孵育,并每1小时用酶标仪检测培养体系吸光度,绘制各组细菌24h生长曲线;采用氨基酸衍生化法检测每小时细菌培养体系中细菌培养液及细菌胞内20种氨基酸的含量,分析比较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h内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每小时取细菌混悬液,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对细菌培养液及细菌胞内葡萄糖进行含量测定,分析比较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24h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各组细菌24h内生长曲线未见明显变化;给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基中氨基酸含量各组无差异,但细菌胞体裂解液中氨基酸组成的比例有明显变化,其中以组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差异较为显著;细菌胞体内葡萄糖含量未见明显差异,但在前10h穿心莲内酯0.5μg/ml、50μg/ml组细菌胞外消耗葡萄糖速率明显增加。结论:穿心莲内酯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能干预金黄色葡萄球菌氨基酸及葡萄糖的代谢,提示其可能通过提高细菌对环境的营养物质摄入从而降低其致病性,从而间接发挥降低细菌毒力的作用。 金典 陈思敏 王丽娟 刘佳玲 周婧 谌立巍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金黄色葡萄球菌 氨基酸代谢 葡萄糖代谢 成都地区2007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对2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009年 了解成都地区2007年1月~11月收集的97株临床分离致病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分析临床常用的22种抗菌药物对产酶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临床分离致病肺炎克雷伯菌经双纸片法确定产ESBLs菌株后,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有26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占总菌数的26.8% 陈思敏 谌立巍 张淑华 吴小唯关键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药物 产ESBLS菌株 敏感性 左氧氟沙星配比不同比例穿心莲内酯对产生物被膜(BF)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考察左氧氟沙星配比不同剂量穿心莲内酯抗产生物被膜(BF)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差异. 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对倍稀释法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考察观察穿心莲内酯与左氧氟沙星不同配比的22个样品对160株临床近期分离... 陈思敏 何敏 谌立巍 曾南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体外抗菌活性 左氧氟沙星 穿心莲内酯 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技术考察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穿心莲内酯的抗菌机制。方法:使用玻璃爬片生物被膜培养法,在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10μg/ml、1μg/ml、0.1μg/ml和0.01μg/ml)条件下孵育PAO1,并分别于24h、48h及72h取出玻璃爬片,用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蛋白和碘化吡啶双重免疫荧光染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并测量生物被膜的厚度。结果:断层图像显示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用药后PAO1生物被膜生长不完全,出现多种形态,其中在0.1μg/ml剂量下,生物被膜呈破碎絮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穿心莲内酯在0.1μg/ml、0.01μg/ml剂量下,可明显影响PAO1生物被膜的生长厚度。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具有干扰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 何巧 陈思敏 李轩豪 陈玲 谌立巍 王家葵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生物被膜 激光共聚焦 穿心莲内酯的协同抗菌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抗菌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用铜绿假单胞菌PAO1复制小鼠腹腔菌感染模型,考察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的协同抗菌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考察穿心莲内酯在100μg/ml、1μg/ml、0.01μg/ml剂量下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体感应系统(QS)系统中lasR、rhlR和pvd Q基因mRNA在24h内表达量的影响,分析药物协同抗菌作用的机制;考察穿心莲内酯在100μg/ml、1μg/ml、0.01μg/ml剂量下对PAO1胞内总蛋白和己糖激酶(HK)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体内抗感染保护性实验显示,左氧氟沙星和穿心莲内酯配比中剂量组(1∶0.1587)和低剂量组(1∶0.0373),感染动物24h^72h死亡率明显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提示其保护性作用明显加强;Real-Time PCR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不同剂量对PAO1 lasR、rhlR和pvd Q基因mRNA的表达均呈现相似的先抑制后加强再抑制的动态调控趋势;在各剂量穿心莲内酯影响下,PAO1胞内总蛋白量未见明显变化,但己糖激酶活力降低明显,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呈现体内的协同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而且对PAO1 QS系统相关基因存在规律性调控,同时这一调节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菌胞内己糖激酶活性存在关联。 王丽娟 谌立巍 何巧 金典 王玲 刘佳玲 陈思敏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总蛋白 己糖激酶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喜炎平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喜炎平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成都地区2017-2018年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确诊及入院治疗的婴幼儿病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modified globally convergent version(GRPROP) resilient backpropagation (RPROP)算法的建立,评价喜炎平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从药效学的角度阐述其辅助用药的有效性。结果:以出院疗效显著性、喘息存在时长(止喘能力)、咳嗽存在时长(止咳能力)、鼻塞存在时长(治疗鼻塞能力)、发热存在时长(解热能力)为判定目标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急性支气管炎入院的婴幼儿患者根据感染源区分为三种亚型,即生物学意义可解释为感染源,病毒、细菌或混合型。喜炎平作为辅助药物均参与三种亚型病例的治疗,对三种亚型的权重值分别为1.29611、1.23571、1.78513,说明喜炎平对三种亚型患者均能产生一定的治疗效应,且效应相当。结论:本研究构建了鲁棒性的GRPROP RPROP的喜炎平儿科患者的BP网络模型,从模型可见其对三种类型的感染性支气管炎串者均可加快好转,但作用较为温和,可提供约10%的对抗病毒药物的增效作用。由于无进行抗细菌治疗的相关病例,其与抗菌药物的相关联合研究有待进一步收集病例后加以分析。 陈勇 陈勇关键词:喜炎平 婴幼儿 支气管炎 神经网络模型 四川省16家中成药生产企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2011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6家中成药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问题。方法:实地调查、邮件调查和电话调查。结果:对16家中成药生产企业生产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论:调查结果及分析,可以为四川省中成药生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卢君蓉 彭成 谌立巍关键词:中成药 不同产地半夏的初步药效学评价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比较四川,云南,贵州,山东,陕西5个不同省份产半夏在止咳祛痰功效上的差异。方法:①小鼠氨水致咳实验:以引发咳嗽的潜伏期和3 min内小鼠咳嗽次数为指标,比较不同产区半夏的止咳作用;②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实验:以小鼠气管中排泌酚红的量来评价不同产区半夏的化痰作用差异。结果:小鼠氨水致咳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四川产半夏高剂量和山东产半夏高剂量有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的作用(P<0.05),贵州产半夏低剂量及其高剂量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1);云南产半夏高剂量、贵州产半夏低剂量及其高剂量、山东产半夏高剂量皆有抑制小鼠咳嗽作用(P<0.05)。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较,四川产半夏高剂量能够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具有祛痰作用(P<0.05);四川产半夏低剂量、云南产半夏、贵州产半夏、陕西产半夏和山东产半夏各高低剂量皆有明显的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有极明显的祛痰作用(P<0.001)。结论:贵州产半夏水提取物在抑制小鼠咳嗽潜伏期和降低小鼠咳嗽次数方面与其他4个不同产地半夏相比,效果更为明显。5个不同产地半夏水提液在增加小鼠气管排泌量方面都有良好作用。 谌立巍 卢先明 陈思敏 吴小唯关键词:半夏 主要药效学 止咳 祛痰 中药学实习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2008年 根据中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结合"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中药学教学理念,在逐步完善的"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初步构建中药学本科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明确实习实训的具体内容及其总体要求。 王世宇 彭成 董小萍 谌立巍关键词:中药专业 实习实训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异喹啉生物碱肝毒性机制初探 2022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异喹啉生物碱(IAs)肝毒性(HT)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互联网科学数据库the 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 Direct,Geenmedical收集IAs的候选毒性化合物和靶点;从Genecards Database中获得HT相关靶点,并利用STRING数据库对IAs肝毒性的靶点基因进行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基因;通过Bioinformatics网站对IAs肝毒性的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毒性化合物和核心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用pymol软件就对接结果进行3D可视化分析。结果:互联网科学数据库显示有13种IAs活性成分存在HT;PPI网络和核心靶点分析表明ANXA5、CASP3、CCL5、IL2和PPARG是HT的关键靶点。GO和KEGG分析显示,IAs可通过癌症途径、癌症中的蛋白多糖以及癌症中的微小RNA等通路参与过氧化氢的反应、凋亡过程的正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此外,分子对接方法证实了IAs的13种生物活性分子与HT靶点高度亲和,其结合活性可能受到化学结构中五碳环所处的位置,所连的基团,以及是否闭环有影响。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从IAs的活性化合物可能通过作用于5个核心基因以及33条信号通路导致肝毒性。 梁迪 王辉 谌立巍 陈思敏关键词:异喹啉生物碱 肝毒性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