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才绂

作品数:84 被引量:387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胃动素
  • 21篇肿瘤
  • 16篇血浆
  • 15篇胃肿瘤
  • 15篇细胞
  • 15篇免疫
  • 14篇胃癌
  • 12篇放射免疫
  • 11篇硬变
  • 11篇胃肠
  • 11篇肝硬变
  • 10篇免疫测定
  • 10篇放射免疫测定
  • 9篇胎儿
  • 9篇肿瘤坏死因子
  • 9篇坏死因子
  • 8篇血清
  • 8篇胃液
  • 8篇慢性
  • 8篇慢性肝

机构

  • 60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免疫学教研室

作者

  • 84篇许才绂
  • 63篇黄裕新
  • 27篇赵国宁
  • 26篇王庆莉
  • 16篇陈岳祥
  • 15篇王新
  • 14篇张少玲
  • 8篇冯英明
  • 7篇汪毅
  • 6篇赵宝民
  • 5篇邱学华
  • 4篇金伯泉
  • 4篇廖洪
  • 3篇杨梦庚
  • 3篇穆琳
  • 3篇杨琨
  • 3篇刘都户
  • 3篇李华
  • 3篇童平
  • 2篇孙田美

传媒

  • 30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胃肠病学和肝...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新消化病学杂...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消...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生理学报

年份

  • 5篇2001
  • 4篇1998
  • 9篇1997
  • 15篇1996
  • 12篇1995
  • 10篇1994
  • 19篇1993
  • 6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7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未分化癌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3年
胃未分化癌较少见,但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我们按1981年全国胃癌协作组病理组织学分类标准,连续收集我院近15年内经病理确诊的未分化癌30例,旨在从组织学角度探索其临床规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17,女13),年龄40~75岁,平均61岁。病程在半年内。主要表现无规律性上腹痛(70.0%),纳差(67.0%),呕吐(46.0%),腹胀(27.0%),呕血、黑便(26.0%),反酸(23.0%)。
黄裕新许才绂张少玲
关键词:胃肿瘤未分化癌内窥镜检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透明质酸含量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慢迁肝(CPH)20例,慢活肝(CAH)20例和51例肝硬变(LC)患者血清TNF-α和透明质酸(HA)含量.并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关系.结果:CAH,LC患者血清TNF-α(1.11±0.59,0.92±0.66μg/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56±0.08μg/L,P<0.05~0.001).血清HA(219.1±121.3,446.5±183.7μg/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3.O±31.8μg/L,P<0.05~0.001);CPH,CAH患者血清TNF-α和HA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n=40,r=0.3847,P<0.05).结论:TNF-α在启动和促进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王新许才绂赵国宁陈岳祥黄裕新王庆莉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变肿瘤坏死因子透明质酸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大鼠急性肝细胞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1995年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大鼠急性肝细胞损伤发病中的作用陈岳祥,黄裕新,赵国宁,许才绂,王庆莉,王新,孙田美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细胞损伤中的发病机理,我们在D-氨基半乳糖(D-GL)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上,观察血浆TNF-α含量变化及应...
陈岳祥黄裕新赵国宁许才绂王庆莉王新孙田美
关键词:肝细胞损伤肿瘤坏死因子肝损伤
胃癌患者血浆及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和胃泌素含量被引量:6
1996年
胃癌患者血浆及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和胃泌素含量赵宝民许才绂黄裕新张少玲王庆莉穆琳(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西安710038)关键词胃肿瘤表皮生长因子胃泌素中图号R735.2许多实验已证实,有些胃癌在发生和发展中有胃泌素(Gas)和表皮生长因子(EG...
赵宝民许才绂黄裕新张少玲王庆莉穆琳
关键词:胃肿瘤表皮生长因子胃泌素
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生长抑素与胃动素的发生及分布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应用RIA法系统测定15例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组织中的生长抑素(SS)和胃动素(MTL)含量。发现人胚胎CNS各组织中均有不同浓度的SS及MTL存在,SS浓度普遍高于MTL(P<0.01),其中SS含量以下丘脑最高(P<0.01),MTL水平各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垂体MTL出现早于16周,SS晚于22周,其它部位则SS出现早于16周,MTL晚于22周。随胚胎发育,SS的发展呈不同趋势:①下丘脑SS浓度与胎龄呈正相关(r=0.7345,P<0.01)。②垂体、延髓与脊髓SS波动在一定水平,无显著变化。③大脑皮层和小脑SS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MTL的发展则随胎龄呈一致性升高。提示人胎儿的CNS中SS与MTL的发生,发展及分布存在不同规律。
汪毅黄裕新许才绂赵国宁王庆莉
关键词:生长抑素胃动素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
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浆、胃液生长抑素、胃动素含量变化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60例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血浆、胃液中生长抑素和胃动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在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血浆和胃液中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水平(P<0.001),胃液的生长抑素水平同自身血浆水平比较也显示升高(P<0.01),胃动素在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和胃液中的水平同正常对照比较相差不大(P>.005),胃痛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胃癌患者胃液胃动素水平也呈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的是在胃窦部胃癌患者(n=6)胃液胃动素水平却显示显著升高(P<0.01)。
严海密黄裕新许才绂赵国宁王庆莉
关键词:生长抑素胃动素消化性溃疡放射免疫测定
正常人血浆内皮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1
1994年
作者采用特异内皮素(ET)抗体,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40名健康人血浆ET水平.同时,对其中20名分别持续观察了150min内的6次空腹及试餐后(面食150g,水100ml)血浆ET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0名健康人血浆ET含量均值为11.53±5.78ng/L;男性为13.14±6.12ng/L女性为11.38±5.80ng/L(P>0.05);大于30岁年龄组为12.87±6.06ng/L,小于30岁年龄组为9.06±4.78ng/L(P<0.05).空腹组血浆ET平均含量波动于12.75~14.31ng/L,试餐组波动于6.53~10.55ng/L试餐组150min内6次血浆ET水平均低于空腹组(P<0.05~0.01).提示进面食餐对ET的释放有抑制效应.作者认为,这种抑制效应对保护胃肠粘膜和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黄裕新许才绂王庆莉王连昌张少玲
关键词:内皮素正常人放射免疫测定
肝硬化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67例分析
1994年
对肝硬化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67例的脏器衰竭数目、频率、病死率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7项诊断标准。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指出了四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陈岳祥黄裕新赵国宁许才绂
关键词:肝硬变多器官衰竭病因学病例分析
TNF-〆、IL-6和IL-8与慢性肝病的关系被引量:47
1997年
为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细胞介素 - 6( IL - 6)和白细胞介素 - 8( IL - 8)与慢性肝病的关系 ,分别用 RIA和 EL ISA法检测 9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TNF-α和 IL - 8含量 ,同时用免疫组化 ABC法观察其中 2 5例患者 (慢迁肝 3例 ,慢活肝 5例 ,肝硬变 17例 )肝组织内 TNF-α,IL - 8和 IL - 6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显示 :慢活肝和肝硬变患者血清及肝组织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加 ( P<0 .0 5~0 .0 1) ,且分别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和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密切相关 ( P<0 .0 5~ 0 .0 1)。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可能相互影响 ,并在慢性肝脏炎症损伤。
王新许才绂赵国宁陈岳祥黄裕新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化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实体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ATRA作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了细胞增殖动力学、细胞形态学、软琼脂集落形成、肿瘤相关抗原及癌基因表达、裸鼠成瘤性等一系列研究.结果ATRA在1μmol/L即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P<001),最大抑制率可达5273%,台盼蓝染色未见大片死亡细胞,形态学观察见细胞趋向良性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瘤细胞由G1期向S期移行受阻.经1μmol/LATRA作用2周的瘤细胞在软琼脂上形成集落的能力明显降低,集落形成抑制率为4961%(P<001),其肿瘤相关抗原MGb2表达下调588%,RNA斑点杂交显示其cmyc、ckiras癌基因表达明显降低,而抑癌基因wtp53表达升高.将此种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可见成瘤性降低.结论ATR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此作用可能由于ATRA调节了癌基因之间,特别是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
陈宇许才绂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癌细胞诱导分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