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杰香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需水
  • 3篇需水预测
  • 3篇系统动力学
  • 2篇流域
  • 2篇跨越式
  • 2篇GIS
  • 1篇东江流域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蒸发皿
  • 1篇蒸发皿蒸发量
  • 1篇日数
  • 1篇水期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侵蚀量
  • 1篇侵蚀量
  • 1篇珠江流域
  • 1篇经验模态分解
  • 1篇枯水期

机构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覃杰香
  • 3篇王兆礼
  • 2篇陈晓宏
  • 1篇左小德
  • 1篇黄国如

传媒

  • 2篇人民珠江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珠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为探讨珠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文利用1960-2001年65个气象站的小型蒸发皿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完全相关系数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近42a来整个珠江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79mm/a。四季中,夏季(6-8月)与秋季(9-11月)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不显著,冬季(12月-次年2月)和春季(3-5月)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春季下降最为显著;就各月份而言,除6、11、12月3个月份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外,其余9个月份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存在区域差异性,全流域仅有少数区域显示为增加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均以显著减少为主,减少速率最大的区域集中在西江中游、北江与东江下游。珠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主要是由热力因子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和动力因子平均风速的减少引起的,该结果可以为流域气候变化及水文循环研究提供参考。
王兆礼覃杰香陈晓宏
关键词:蒸发GIS珠江流域
基于GIS和RUSLE的从化市土壤侵蚀量预测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以2006年从化市Landsat TM卫星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图、土壤类型分布图和降雨资料为基础,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 IS)结合的方式通过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从化市土壤侵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从化市平均侵蚀模数为1 891.74 t/(km2.a),侵蚀程度属轻度;侵蚀特点为严重侵蚀区域面积小,侵蚀量主要由侵蚀模数较大的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区域产生。土壤侵蚀与坡度陡缓、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有较大相关性。
覃杰香王兆礼
关键词:RUSLEGIS土壤侵蚀
跨越式经济发展地区需水预测方法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同时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就水资源紧缺地区而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而需水预测是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在传统的规划方法中,需水量...
覃杰香
关键词:跨越式需水预测系统动力学
文献传递
东江流域枯水期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3
2011年
利用1956-2008年东江流域各降雨站点逐日降雨资料,建立枯水期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时间序列(LCDD),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该序列的多尺度振荡变化及趋势变化,应用Mann-Kendall法识别突变点,采用R/S分析方法探讨变化趋势的持续性特征,并初步分析LCDD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近53年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时间序列具有以2.3a为主的多个波动周期,表现出复杂的多时间尺度性;LCDD序列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26d/a,并于1982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LCDD序列存在状态持续性和长期记忆性,未来仍将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东江流域枯水期LCDD的多少可能受ENSO信号的调节,即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当年LCDD普遍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LCDD普遍增加。
王兆礼覃杰香陈晓宏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东江流域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需水预测被引量:8
2012年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预测需水量,并分析了预测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需水量2015年为137.82×108 m3,2020年为155.68×108 m3,2030年为178.08×108 m3。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需水可系统地考虑各种需水影响因素,适用于中长期水资源规划。
覃杰香王琳黄国如范群芳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需水预测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跨越式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需水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跨越式经济发展地区的特点和需水预测的难点,提出适用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一套需水预测方法。不仅考虑了节水投资和水污染等因素对需水的制约作用,而且借鉴了先行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用水水平,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了需水模型的构建,得出考虑需水的驱动影响因素的反馈作用后的需水预测结果。并与已有的需水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后,推荐一套需水预测成果,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撑。
范群芳王琳左小德郑江丽李兴拼覃杰香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需水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