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雷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临床诊治的肿瘤患者大多数均是进展期,伴有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或血液转移,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肿瘤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形成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其中IL-6参与肿瘤微环境,且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 郑亮裴雷夏加增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肿瘤
- 上消化道出血外科治疗67例回顾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67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治疗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良性溃疡50例(74.6%),恶性溃疡17例(25.4%);平均住院(16.4±12.5)d,平均输血量(558.9±263.2)ml。无术后再次出血病例,有2例出现吻合口瘘,5例(7.5%)在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选用手术方式,依然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朱阿考夏加增裴雷姚路斌周宏洪波郑亮顾琛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外科手术
- 关于腹壁疝腹腔镜及开放手术疗效对比的研究
- 2022年
- 分析腹壁疝手术的患者中微创和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2021年的五年时间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普外科收治的腹壁切口疝44例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开放组作为对照27例,腹腔镜组作为实验组17例。比较了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总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切口方面,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的并发症集中在切口感染、液化,全身其他系统的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等方面,其中,切口感染和液化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全身其他系统感染方面无明显差异,在电解质紊乱方面实验组多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半年的复发率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壁疝的手术患者,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放手术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但是需要多中心的参与并进一步对比证实。
- 裴雷渠辉恒
- 关键词:腹壁疝腹腔镜开放性手术
- miR-124a基因甲基化状态在人胃癌组织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hsa-miR-124a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状态与Rb和CDK6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3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的hsa-miR-124aDNA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Rb和CDK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hsa-miR-124a总体甲基化率为73.3%(22/3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3/30)(P〈0.05),其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侵犯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1)。hsa-miR-124a甲基化与Rb蛋白和CDK6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sa-miR-124a处于高甲基化状态,这种高甲基化可能通过增强Rh及CDK6蛋白的表达来促进胃癌的恶性增殖。
- 裴雷夏加增黄红宇张熔熔姚路斌郑亮洪波
- 关键词:甲基化特异性PCR
- miR-124a基因甲基化状态在人胃癌组织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sa miR 124a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Rb及cDK6蛋白的表达情况,miR 124a甲基化状态与Rb、cDK6蛋白表达及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提取手术切除的30例胃癌组织...
- 裴雷
- 关键词:胃癌甲基化甲基化特异性PCR
- 文献传递
- 胃癌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同时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的表达及其与血清IL-6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6的水平,采用Beckman蛋白测定系统检测CRP,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CD31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并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肿瘤切除后血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01);VEGF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和CD31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均随病理分期增高而升高,且均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6、VEGF、CD31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并提示病情及预后。
- 郑亮夏加增裴雷顾琛姚路斌洪波
- 关键词:胃癌CD31微血管密度
- Survivin和CyclinE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 研究Survivin与Cyclin E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表达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对照组织中Survivin与Cyclin E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 E表达阳性率为分别为68.3%和46.7%;均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P〈0.01),Survivin与Cyclin E的表达强度均成正相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Lauren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有显著性关系.Cyclin E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关系,而与Lauren分型无关.结论 Survivin与Cyclin E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 夏加增姚路斌洪波裴雷张明华顾琛
- 关键词:胃癌生存素周期蛋白E免疫组织化学
- miRNA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作为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肿瘤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给肿瘤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研究的众多方向中,microRNA作为新近发现的一种小分子RNA。
- 裴雷夏加增
- 关键词:胃肿瘤微小RNA
- 微小RNA的DNA甲基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微小RNA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及其进行靶向调控的研究现状。方法:应用Medline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肿瘤、微小RNA、DNA甲基化"为关键词,检索1993-01-2010-01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62篇和中文文献2篇。纳入标准:1)微小RNA的起源和特点;2)微小RNA与DNA甲基化的关系;3)微小RNADNA甲基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4)微小RNADNA甲基化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23篇。结果:DNA甲基化可能是一种导致miRNA在肿瘤中表达沉默并影响其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进而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方式。结论:微小RNA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 裴雷夏加增
- 关键词:肿瘤微RNASDNA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