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权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甲状腺
  • 1篇造影
  • 1篇造影诊断
  • 1篇正交
  • 1篇容积
  • 1篇容积扫描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超声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切面
  • 1篇肿瘤
  • 1篇微小癌
  • 1篇腺癌
  • 1篇腺肿瘤
  • 1篇甲状腺癌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李逢生
  • 3篇袁权
  • 1篇王云梅
  • 1篇刘文虹

传媒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正交三切面观察乳腺肿瘤边缘征象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分析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正交三切面观察乳腺肿瘤边缘征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于陕西省肿瘤医院行乳腺外科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206例共计292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ABVS检查,比较ABVS正交3个不同切面病灶边缘征象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并对正交三切面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总体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292个病灶中,良性148个,恶性144个。以外科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冠状面毛刺征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68.05%,与横切面的17.36%和矢状面的13.1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3、41.19,P均<0.05)。冠状面边缘成角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42.36%,与横切面的26.38%和矢状面的22.2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21.73,P均<0.001)。ABVS正交3个切面的病灶微小分叶和边缘模糊征象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VS正交三切面边缘微小分叶、毛刺征、边缘成角和边缘模糊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1.94%、86.48%、85.50%、83.11%、84.24%;68.75%、96.62%、95.19%、76.06%、82.87%;47.22%、95.27%、91.89%、64.97%、71.57%;54.16%、57.43%、55.31%、56.29%、55.82%。结论ABVS冠状面毛刺征和边缘成角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优势,诊断敏感度优于矢状面与横切面。与其他边缘征象相比,微小分叶的综合评价效能具有稳定性,是诊断恶性结节敏感度和准确性最佳的表面特征。
李逢生袁权宋灿许王云梅马珍珍曹羽程颢田燕
关键词:乳腺肿瘤
中国甲状腺癌、微小癌超声诊断趋势思考
目的 探讨中国甲状腺癌(PTC)与微小癌(PTMC)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趋势思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出的253个甲状腺癌(PTC)的声像图特征,将其分为2组,最小径≤10mm(PTMC),最大径>10mm(PTC...
李逢生宋灿许袁权田燕等
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可行性。方法:对51例超声疑似PTC的患者,术前经灰阶及CDFI检查后行CEUS检查,动态观察微泡在病灶灌注的全过程、灌注模式及边缘灌注情况。结果:PTC结节大小与超声造影表现有显著相关性(P<0.001),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与PTC组织有显著差异(P<0.001),但边缘增强和消退时间并无此发现(P>0.05)。结论:灌注缺损、淡淡弱灌注及不均匀增强三种灌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示PTC,较常规灰阶超声能更早、更敏感地评价PTC乏血供灌注特征。
刘文虹袁权李逢生
关键词:超声造影甲状腺乳头状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