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致病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腹泻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鉴定
  • 1篇致病菌
  • 1篇致病性大肠埃...
  • 1篇中毒
  • 1篇沙门菌
  • 1篇食品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贫血
  • 1篇株产
  • 1篇细菌分离

机构

  • 7篇达州市疾病预...
  • 1篇大竹县疾病预...
  • 1篇开江县疾病预...
  • 1篇达州市卫生防...

作者

  • 8篇薛镧
  • 4篇李德华
  • 4篇常虹
  • 3篇李红
  • 3篇周汉洪
  • 3篇王卓
  • 2篇张元玲
  • 1篇郭皓
  • 1篇刘成福
  • 1篇刘自远
  • 1篇刘扬胜
  • 1篇周汉红
  • 1篇钟小东
  • 1篇沙里津
  • 1篇陈小妍
  • 1篇吴显华
  • 1篇张光明
  • 1篇常虹
  • 1篇王维
  • 1篇吴晓莉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医...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IVa亚型福氏志贺菌的腹泻的实验室检测
2005年
张元玲吴显华薛镧周汉红钟小东刘扬胜陈小妍
关键词:腹泻
2010年达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达州市2010年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多级分层抽样市售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鲜冻水产品、生食水产品、生食类蔬菜、婴幼儿配方米(谷、豆奶)粉、冰激淋、中式凉拌菜、沙拉、鲜榨果汁、皮蛋和生鸭蛋,按照国标和相关方法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检测。结果共检测食品15类256件,检出食源性致病菌29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9株、单增李斯特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沙门菌4株、阪崎肠杆菌和EHEC O157:H7各1株,总检出率11.3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鲜冻水产品、冰激淋、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生畜肉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分别是42.86%、33.33%、20.00%、19.04%和13.33%。结论达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鲜冻水产品、冰激淋、生食水产品和熟肉制品分别主要受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污染。
王卓李德华周汉洪李红常虹薛镧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2006~2011年开江县钩端螺旋体病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开江县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隐性感染情况,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11年4~5月,在开江县钩体病老疫区永兴镇每年选择100名以上无钩体菌苗接种和患钩体病史的10~69岁健康人群血清,检测钩体抗体。[结果]2006~2011年累计检测血清660份,检出钩体抗体阳性的170份,阳性率为25.76%。其中,黄疸出血群阳性率为15.00%,澳洲群阳性率为15.45%,秋季热群阳性率为0.91%,七日热群阳性率为1.82%,犬群阳性率为0.76%,拜伦群阳性率为0.30%,波摩拉群阳性率为0.15%,致热群阳性率为0.45%(P<0.01)。2006~2011年钩体抗体平均阳性率,男性为27.51%,女性为24.55%(P>0.05);10~19岁为8.25%,20~29岁为18.91%,30~39岁为18.39%,40~49岁为26.85%,50~59岁为28.40%,60~69岁为38.27%(P<0.01)。钩体抗体阳性率,2006~2011年分别为55.05%、13.85%、58.04%、5.71%、5.00%、15.38%(P<0.01)。[结论]开江县健康人群钩体隐性感染率较高,钩体流行菌群以黄疸出血群和澳洲群为主。
薛镧刘自远刘成福张光明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血清流行病学抗体
从生猪肉中分离出火鸡沙门菌的报告
2004年
薛镧常虹沙里津李德华
关键词:细菌分离食物中毒血清学鉴定
粪便标本分离出1株产H_2S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被引量:4
2004年
常虹薛镧
关键词:标本
达州市2007~2010年沙门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掌握达州市腹泻病例中的沙门菌感染率和菌型分布,提高腹泻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从监测点腹泻病例粪便(或肛拭法)中分离沙门菌并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 4年共监测腹泻1 291例,检出沙门菌52株8个血清型,总感染率为4.03%。临床就诊和暴发疫情腹泻病例沙门菌感染率分别为1.24%和23.60%。检出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各15株和10株,分别引起腹泻暴发疫情7宗和4宗,是我市流行的主要沙门菌血清型和腹泻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菌,凉拌菜和卤肉制品是腹泻暴发的高危食品。结论达州市流行的沙门菌血清型别众多,做好沙门菌监测对提高腹泻爆发疫情的应急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严格生熟操作分开,防止烹调后食品的再次污染是减少食物中毒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王卓郭皓张元玲李德华薛镧周汉洪李红
关键词:腹泻沙门菌
达州市1995年与2000年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比较被引量:7
2002年
常虹王维吴晓莉薛镧
关键词:贫血
达州市2009~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达州市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多级分层抽样达州市城区和郊县生产和销售的食品,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16类食品中的6种目标菌进行检测。结果 3年监测16类食品587件,检出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葡菌、EHECO_(157):H_7、阪崎肠杆菌共6种48株,总检出率为8.18%。菌株检出数较多的分别是副溶血弧菌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和单增李斯特菌11株,检出率较高的分别是副溶血弧菌25.00%、孤崎肠杆菌12.9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19%。结论达州市市售鲜冻水产品、冰激淋、生食水产品和熟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重,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弧菌分别是达州市大宗消费食品和海产品的主要污染菌。建议加强海产品、冷饮食品和熟肉制品的监督管理,长期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的主动监测。
王卓周汉洪李红薛镧李德华常虹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