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刚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管
  • 2篇内镜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淀粉样变性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炎性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害
  • 1篇羽毛
  • 1篇羽毛球
  • 1篇羽毛球拍
  • 1篇治疗食管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机构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薛刚
  • 4篇王琦
  • 3篇毓珊
  • 1篇许贤姬
  • 1篇赵婷
  • 1篇刘春亮
  • 1篇张桓虎
  • 1篇刘庆彤
  • 1篇张圣雪
  • 1篇杨洁
  • 1篇吕彩霞
  • 1篇申慧琴
  • 1篇段水竹
  • 1篇王慧敏
  • 1篇米变涛
  • 1篇李雪卿
  • 1篇武鑫
  • 1篇刘春亮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直肠异常隐窝病灶的2年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异常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目前被广泛认为是光镜下可视最早期的大肠癌癌前病变。本研究在2年时间通过结肠镜下动态观察ACF的变化来初步探讨ACF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并排除常见致癌及抑癌因素的100例患者,常规在退镜时进行直肠靛胭脂染色,观察并记录初次结肠镜检查、1年及2年复查肠镜时直肠ACF的数目及单个ACF的自然发展变化过程。结果:初次检查及1年和2年后的ACF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F随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继续存在或自行消失,少数发展为息肉、腺瘤,ACF<6枚的病例,以及腺管开口为椭圆形的ACF自行消失率更大,而腺管开口为非椭圆形者更易发展为息肉或腺瘤。结论:ACF变化呈异质性,其中部分可能为大肠癌癌前病变。
米变涛薛刚刘春亮杨洁申慧琴王琦段水竹王慧敏
关键词:大肠癌癌前病变
非典型性克隆恩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16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体重减轻、腹部包块、肠梗阻等。在治疗方面,可根据病情选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英夫利昔、手术治疗等。中医方面,该病例属"腹痛""泄泻"范畴,辨证为"脾虚湿胜",治疗当以健脾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文章介绍了1例应用健脾化湿法联合口服甲泼尼龙片对克隆恩病有效的个案。
李雪卿张桓虎薛刚刘庆彤许贤姬
关键词:克罗恩病腹痛参苓白术散
多发性骨髓瘤伴肠道淀粉样变性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67岁,主因纳差3个月,加重伴腹胀半个月入院。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舌体肥厚可见齿痕,心、肺、腹、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3g/L,肝功示白蛋白24.7g/L,连续3次大便潜血阳性,血沉、肾功能、心肌酶学、肿瘤系列、甲状腺系列、胃镜和胸部CT未见异常。
薛刚张圣雪毓珊吕彩霞王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肠道神经系统查体轻度贫血大便潜血
羽毛球拍线圈套碎石治疗胃石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胃石症是消化系统少见病,多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山西省居比有喜食黑枣、柿子及山楂的习惯,为胃石症高发地区。
薛刚毓珊
关键词:胃石症疗效观察碎石治疗羽毛球高发地区
内镜下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食管炎性肉芽肿性狭窄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35岁,主因吞咽困难5个月前来就诊。患者5个月前因出现吞咽不适2d就诊于当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发现梨状窝积液,上消化道造影诊为食管炎,按反流性食管炎给予多潘立酮及埃索美拉唑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约1个月后于当地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入院期间各项血液化验检查均正常,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狭窄,给予萨氏探条(直径0.9cm)扩张1次,效果不佳,仍持续吞咽困难。
毓珊薛刚
关键词:复方倍他米松肉芽肿性局部注射炎性内镜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及治疗进展被引量:8
2004年
薛刚王琦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肠出血内镜
中国人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收集发表过的关于中国人群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ATLI)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明确两者的关系。方法通过Medline、Pub Med、EMBASE、ISI 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词包括:药物代谢酶/drug-metabolizing enzymes,抗结核药/antitubercular agents,药物性肝毒性/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基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细胞色素酶2E1/cytochrome2E1,遗传易感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等。纳入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研究中国人群CYP2E1基因多态性与ATLT风险关系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并进行质量评价。CYP2E1与ATLI之间关联强度用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采用χ2检验和I2检验对同类研究间的异质性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共8篇,含病例组1 071例,对照组3 7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ATLI风险关系OR=1.05,95%CI:0.80~1.39;CYP2E1 c1/c1与ATLI风险关系OR=1.32,95%CI:0.93~1.89;氮乙酰转移酶2(N-acetyltransferase2,NAT2)慢乙酰化表型与ATLI风险关系OR=2.57,95%CI:1.77~3.71;NAT2慢乙酰化表型联合CYP2E1 c1/c1与ATLI风险关系OR=3.53,95%CI:2.05~6.07。结论中国人群中NAT2慢乙酰化表型可以增加ATLI的发生风险;虽然CYP2E1 c1/c1与ATLI之间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当其与NAT2慢乙酰化表型同时存在时,更易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武鑫刘春亮薛刚赵婷阴瑞瑞王琦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