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雄杰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酞菁
  • 6篇
  • 4篇配合物
  • 4篇光谱
  • 3篇谱性质
  • 3篇光谱性
  • 3篇光谱性质
  • 2篇动力诊断
  • 2篇修饰
  • 2篇轴向
  • 2篇活性
  • 2篇光动力
  • 2篇光动力治疗
  • 2篇复合物
  • 1篇单晶结构
  • 1篇蛋白
  • 1篇电子吸收
  • 1篇电子吸收光谱
  • 1篇衍生物
  • 1篇生物活性

机构

  • 7篇福州大学

作者

  • 7篇蒋雄杰
  • 6篇黄剑东
  • 3篇朱尉娇
  • 2篇沈小敏
  • 2篇李中井
  • 1篇张汉辉
  • 1篇林平勇
  • 1篇黄长沧
  • 1篇王金和
  • 1篇肖雅丽
  • 1篇方俊鹏
  • 1篇唐庆庆
  • 1篇陈锦芬

传媒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酞菁铝配合物在PEG溶液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聚集状态
研究了在水溶液中聚乙二醇的含量和链长对酞菁铝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和聚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聚乙二醇条件下,酞菁铝以有利于光动力的单体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该研究可为酞菁基光敏药物的剂型选择提供有用信息.
方俊鹏陈锦芬王金和林平勇唐庆庆蒋雄杰黄剑东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子吸收光谱
文献传递
轴向嘧啶衍生物修饰硅酞菁的光谱性质、光动力抗癌活性及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一种新型轴向修饰硅酞菁,即二(2-氨基-6-三氟甲基-4-嘧啶氧基)硅酞菁(SiPcF)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离体光动力抗癌活性以及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iPcF的Q带最大吸收峰波长686nm,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5 mol-1.L.cm-1,荧光发射峰694nm,荧光量子产率为0.46,光敏化产生单线态氧的量子产率为0.38,是有效的1 O2光敏剂。SiPc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两者的结合常数为4.33×105 mol.L-1,结合位点数为1。离体细胞实验表明,SiPcF具有较高的光动力抗癌活性,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IC50值为5×10-7 mol.L-1。
沈小敏蒋雄杰朱尉娇张汉辉黄剑东
关键词:光谱性质光动力治疗白蛋白嘧啶
酞菁硅配合物及其复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到轴向取代硅酞菁配合物及其复合物。它们具有良好的光谱性质,可作为光敏剂应用于光动力治疗肿瘤和非癌疾病,或者光动力诊断,或者光动力消毒。
黄剑东蒋雄杰朱尉娇
文献传递
轴向修饰的新颖硅酞菁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黄剑东李中井蒋雄杰沈小敏
轴向羧基修饰的酞菁硅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抗癌活性
硅酞菁配合物具有优良的光敏化能力,作为第二代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硅酞菁轴向引入含有羧基的基团,得到四个新颖的硅酞菁配合物,并通过IR、MS、HNMR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获得了配合物1的X...
李中井肖雅丽蒋雄杰黄长沧黄剑东
关键词:羧基配合物抗癌活性单晶结构
文献传递
酞菁硅配合物的轴向修饰、表征及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和某些非癌疾病的新型技术,光敏剂是决定其疗效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轴向修饰的酞菁硅配合物作为新型抗癌光敏剂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优势在于,轴向修饰较易得到单一组分(这对于新药开发而言是有利的),引...
蒋雄杰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
文献传递
酞菁硅配合物及其复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到轴向取代硅酞菁配合物及其复合物。它们具有良好的光谱性质,可作为光敏剂应用于光动力治疗肿瘤和非癌疾病,或者光动力诊断,或者光动力消毒。
黄剑东蒋雄杰朱尉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