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晔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壮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药卫生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刺血治疗变应性鼻炎31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1998年
- 应用 EL ISA法检测并比较了 31例穴位刺血治疗变应性鼻炎前后血清总 Ig E、特异性 Ig E的变化 ,设立了息斯敏治疗对照、辛芩冲剂治疗对照、健康人血清对照及空白安慰剂对照。结果表明穴位刺血对血清总 Ig E水平有调整作用 ,对特异性 Ig E(D.f.)无明显影响。
- 陈永红吴兰强李芳芳董晔陈红李凤珍赵峰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刺血疗法
- 穴位刺血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和实验观察被引量:14
- 1997年
- 穴位刺血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和实验观察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530001)陈永红吴兰强李芳芳*李凤珍董晔主题词:鼻炎,变态性,反应性/治疗刺血疗法临床研究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鼻鼽”范畴,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
- 陈永红吴兰强李芳芳李凤珍董晔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鼻炎刺血疗法穴位疗法
- 脾虚大鼠脑肠轴β-EP水平与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脾虚大鼠脑 肠轴 β EP水平与血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 ,对大鼠进行长期脾虚造模 ,并设立正常健康对照 (组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大鼠下丘脑、血浆、胃窦、小肠组织 β EP的含量 ,同时检测各大鼠循环血LTT、RBC C3 b RR、RBC IC R ,相关分析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脾虚大鼠LTT与下丘脑、血浆β EP之间呈正相关 ,与胃窦和小肠 β EP之间呈负相关 ;RBC C3 b RR与下丘脑、血浆 β EP之间呈正相关 ,与胃窦和小肠 β EP之间呈负相关 ;RBC IC R与下丘脑、血浆 β EP之间呈负相关 ,与胃窦和小肠 β EP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脾虚大鼠脑 肠轴 β EP水平与LTT、RBC C3 b RR、RBC IC R之间有相关性 ,而且网络内不同部的 β EP水平与上述免疫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有差异。
- 吕琳陈永红肖国有韦金育李延董晔郭梅
- 关键词:脾虚证Β-内啡肽细胞免疫功能
- 穴位刺血治疗变应性鼻炎前后血清总IgE、特异性IgE的变化
- 采用传统的穴位刺血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探讨其治疗机理,作者应用了ELISA(enzyme 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s)免疫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了穴位刺血治疗组和中药辛芩冲剂、...
- 陈永红吴兰强李芳芳董晔陈红李凤珍赵峰
- 关键词:IGE特异性变应性鼻炎
- 文献传递
- 富丁汤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慢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型居多。通过临床观察 ,民族药方富丁汤的有效率为 86 .2 5 % ,优于对照组氧氟沙星和前列康。对于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富丁汤与氧氟沙星无差异 ;对于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其疗效则明显优于氧氟沙星。此外 ,富丁汤在改善临床症状。
- 李彤秦胜军陈锦华李琼宾彬徐杰新董晔郭梅黄智勇柏春晖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氧氟沙星前列康中医药疗法
- 民族药方富丁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基础理论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慢性前列腺炎有细菌和非细菌之分 ,是男性多发病、常见病 ,由于前列腺外膜的屏障作用 ,使很多抗菌药难以渗透包膜发挥作用 ,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而对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用抗菌素治疗既无根据又无效果 ,并且带来不少副作用。本课题基于上述现状 ,从民族医药的角度出发 ,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选用民族药方富丁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从理论依据、毒理、抑菌试验、临床观察、检验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 李彤秦胜军陈锦华李琼宾彬徐杰新董晔郭梅黄智勇柏春晖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毒理学抑菌试验壮族医药
- 穴位刺血对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ACTH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方法: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穴位刺血治疗前后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并设立中药穴位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对照和正常健康对照组。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ACT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穴位刺血治疗后上述部位的ACTH水平明显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穴位敷贴及药物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相似(P>0.05)。结论: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ACTH有调整作用。
- 陈永红吕琳陈红董晔韦金育李延韦涛
- 关键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变应性鼻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ACTH
-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患者唾液负荷分泌的影响
- <正>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的一种民族医疗技法。其对脾虚证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有关作用机理,作者观测了20例脾虚患者壮医药线点灸前后唾液流量(ml/min)、唾液淀粉酶活性(u/ml),淀...
- 吕琳韦金育黄瑾明陈永红陈秀珍叶琦丽董晔邓秋妹
- 文献传递
-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对80只Wistar大鼠进行脾虚造模 ,建模后给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 ,并设立正常对照、模型自然恢复对照、空线点灸对照和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 ,治疗后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RBC -C3 b受体花环率 ,RBC -IC花环率。结果 :药线点灸治疗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 ,RBC -C3 b受体花环率较模型组升高(P<0 05) ,RBC -IC花环率下降(P<0 05) ,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有提高T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的功能。
- 吕琳陈永红韦金育李延董晔郭梅
- 关键词:脾虚证壮医药线点灸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
-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患者唾液负荷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3
- 1998年
- 检测了 2 0例脾虚证患者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前后唾液流量、唾液淀粉酶活性、淀粉酶分泌率的变化 ,并设 2 0例空线对照组、2 0例四君子汤对照组及 2 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 :壮医药线点灸有改善脾虚患者唾液负荷分泌作用 ,表现为提高患者对外源刺激 (酸刺激 )的反应性。其效果与中药四君子汤一致 ,空线对照效果不及壮医药线点灸。
- 吕琳韦金育陈永红陈秀珍黄瑾明邓秋妹叶琦莉董晔李萍李延
- 关键词:脾虚针灸疗法唾液分泌壮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