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树
-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被引量:4
- 2016年
- 脊柱后凸畸形,特别是后凸角90°以上的角状后凸畸形矫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容易出现神经并发症,传统的Smith—Peterson截骨(SPO)及经椎弓根椎体间截骨(PSO)因矫形能力有限,对此类畸形无能为力旧,且无法改善神经症状,我科自2011—01—2013—12取后路全脊椎截骨(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0例,回顾研究相关临床资料,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荣树张平荣孙嵘刘克廷武绍刚朱博武成聪
- 关键词:全脊椎截骨后凸畸形
- 徒手颈椎弓根钉置入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徒手颈椎弓根置钉的临床安全性及技巧.方法:对12例颈椎疾病患者进行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随防4~24月,对置钉结果进行评价,对手术操作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置入螺钉58枚,其中准确置入有51枚,准确率为...
- 荣树马兆钦
- 关键词:徒手个体化手感
- 改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胸腰段骨折40例采用改良微创椎弓根钉固定20例(改良微创组),采用传统切口置入法治疗20例(传统切口组)。结果随访平均9.2个月,改良微创组较传统切口组不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且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减少(P<0.01);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的恢复(P<0.01);同时术后VAS评分、ODI残障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微创椎弓根钉置入操作相对简便、安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近期优点,但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 荣树马兆钦刘克廷刘涛吴铮
- 关键词: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
- 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L3~S1退变性疾病患者24例,共融合40个节段,其中单节段8例,双节段16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56~78岁,平均64.6岁。退变性滑脱伴椎管狭窄6例,峡不连性滑脱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例,巨大椎间盘脱出合并椎间失稳4例。术中根据病情需要,采用椎管扩大减压后切除整个下关节突,切除上关节突上部的内侧半,部分开放椎间孔后壁,椎间隙自体微粒骨打压植骨,Cage斜向中线40°方向植入椎间隙,辅以椎弓根螺钉固定完成改良TLIF。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7.4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1年随访时均达椎体间融合,无螺钉断裂和Cage移位、沉陷。10例腰椎滑脱者滑脱完全复位并维持良好。根据JOA评分法,本组术前(13.8±4.1)分,末次随访时(24.9±3.0)分,临床改善程度达优16例,良6例,可2例,平均改善率79.5%。结论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贯彻了TLIF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微创理念,使操作更加简单、安全,用于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治疗效果满意。
- 荣树马兆钦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
- 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切除减压的临床研究
- 目的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的疗效及方法.方法 41例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其中后纵韧带切除者20例,未切除者21例,同时行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结果 41例患者随访13-32月,平均18.1月.后纵韧带切...
- 荣树马兆钦陈国平吴铮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后纵韧带切除
- 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的研究被引量:3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和疗效。方法对43例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双踝骨折取腓骨后外侧纵形直切口,内踝前方弧形切口,复位外踝后再复位内踝;三踝骨折取腓骨后外侧弧形切口、内踝前方弧形切口或踝关节后内侧切口。复位固定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韧带。结果43例均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17.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0.7%。未见踝关节不稳和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合适的手术入路,正确的复位固定顺序,重视外踝解剖复位,以及下胫腓联合的处理等是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关键。
- 万建杉刘涛刘克廷荣树孙嵘吴铮武绍刚陈国平张平荣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三踝骨折下胫腓联合内固定
- 无神经症状的第五阶段压缩伸展型下颈椎损伤一例
- 2009年
- 第五阶段压缩伸展型下颈椎损伤(CES5)是双侧椎弓骨折伴骨折的椎体在下位椎体上向前完全脱位,前后方软组织均断裂,这种损伤造成全部脊髓损伤的概率很高,无神经症状者少见。笔者于2007年4月收治1例无神经症状的第五阶段压缩伸展型下颈椎损伤。现报告如下。
- 荣树
- 关键词:下颈椎损伤无神经症状完全脱位脊髓损伤软组织椎体
-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08年6月共收洽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1例。按Denis分类均为严重的爆裂骨折,D型12例,E型9例。均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切除、椎管内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前后ASIA分级变化,手术前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容积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脊髓功能除1例A级无恢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平均96.82%)、Cobb角(平均-4°)、椎管容积(平均98.79%)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25.45%)、Cobb角(平均35°)、椎管容积(平均24.29%)分别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平均96.74%)、Cobb角(平均—4°)、椎管容积(平均98.96%)与术后即刻分别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末次随访时21例椎体间完全融合。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可以同时对椎管充分减压,椎体间融合和三柱固定,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达到前后联合人路一样的手术效果。
- 荣树马兆钦万建彬孙嵘刘克廷刘涛
- 关键词:椎体间融合
- 无神经症状的严重胸椎骨折脱位1例
- 2009年
- 胸椎椎管管腔狭小,故骨折后易造成脊髓损伤。胸椎完全骨折脱位无神经症状者临床罕见,我院于2007年7月收治了1例无神经症状的严重胸椎骨折脱位,经治疗预后良好,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因“重物砸伤背部伴疼痛4h”入院。入院检查:见背部片状淤血,皮下血肿,广泛压痛,背部呈阶梯状畸形,四肢肌力5级,感觉、反射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 荣树马兆钦孙嵘万建彬刘涛
-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 徒手颈椎弓根钉置入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徒手颈椎弓根置钉的临床安全性及技巧。方法:对12例颈椎疾病患者进行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随防4-24月,对置钉结果进行评价,对手术操作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置入螺钉58枚,其中准确置入有51枚,准确率为...
- 荣树马兆钦
- 关键词:徒手个体化手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