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爱国

作品数:33 被引量:45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盆地
  • 17篇柴达木盆地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0篇生物气
  • 8篇成藏
  • 6篇油气
  • 6篇同位素
  • 5篇源岩
  • 5篇勘探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碳同位素
  • 4篇化学特征
  • 3篇原油
  • 3篇运移
  • 3篇羌塘
  • 3篇羌塘盆地
  • 3篇分馏
  • 3篇成藏条件
  • 3篇初次运移

机构

  • 31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青海石油管理...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卡尔加里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33篇苏爱国
  • 17篇张水昌
  • 8篇朱扬明
  • 8篇帅燕华
  • 6篇程克明
  • 6篇赵文智
  • 5篇梁狄刚
  • 4篇王汇彤
  • 4篇王延斌
  • 3篇韩德馨
  • 3篇黄海平
  • 2篇何忠华
  • 2篇翁焕新
  • 2篇曹倩
  • 2篇程付启
  • 2篇金强
  • 2篇王力
  • 2篇王桂宏
  • 2篇李超
  • 1篇张大江

传媒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球化学
  • 3篇中国科学(D...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勘探家(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第十届全国有...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1
  • 1篇198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产甲烷作用仍在强烈进行的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1
2009年
生物气是一类成因特殊的天然气,是复杂生物化学系列作用的结果.由于生物气形成机制复杂性导致研究难度大,再加上研究历史相对较短,决定了该领域仍然存在大量基础性问题尚未解决.生物气的形成时期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该问题是研究生物气形成机制、预测生物气分布的基础.在中国最大的生物气产区—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两口井系列罐顶气样分析时发现一定浓度的H2和丙烯类化合物:H2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较轻(-700‰^-820‰);丙烯的稳定碳同位素则处于-27‰^-40‰之间,与相应层位的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变化规律一致.结合该区沉积、构造、Ar和He等微量组分的特征分析,可以证明它们主要为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产物,而非幔源或无机反应等来源.这些组分的检出为该区目前仍处于强烈产甲烷作用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帅燕华张水昌苏爱国王汇彤蔡报元王慧
关键词:生物气H2丙烯稳定同位素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咸水沉积的生烃基础
<正> 柴达木盆地古近纪一新近纪咸水湖相沉积有机质丰度低,却形成了百万吨级的大油田,其生烃基础倍受瞩目。本文运用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等理论知识,根据岩石中无机元素等组成特征,为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水体盐度提供了定量的划分方案...
苏爱国朱扬明彭德华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原油油源特征及成藏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在系统剖析尕斯库勒油田浅层(N1-N1 2)和深层(E1 3)油藏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精细划分原油类型基础上,用中性氮化合物作为原油运移的示踪性指标,追溯油藏原油的运移方向和路径;并利用含油包裹体测温资料,结合地层沉降热演化史,确定原油成藏期.研究结果表明,尕斯库勒浅层与深层油藏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有明显差别,分别来自不同的油源;在浅层和深层油藏内部原油也并非来自单一油源.运移参数显示,尕斯库勒浅层油藏原油来自茫崖凹陷,沿油砂山大逆断层从构造东侧注入油藏.深层油藏有两个原油注入点,一是来自茫崖凹陷的原油从东北方向沿油藏北端的Ⅺ号断层注入,由北往南运移;二是从构造西侧的Ⅲ号断层注入.尕斯库勒浅层油藏原油在约9Ma前开始注入成藏,延续至今;深层油藏原油成藏期较早,为前29.5~3Ma.
朱扬明翁焕新苏爱国张大江邹华耀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泌阳凹陷双河水下扇前缘油气初次运移研究
苏爱国
关键词:泌阳凹陷水下扇
生物气成气时机对成藏控制作用研究
本文对生物气成气时机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阐述。在地质剖面上,生物气生成是有机质在浅层或浅表层普遍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正如热成因气评价中,强调只有那些形成时机与圈闭相匹配的部分才是有效部分一样,生气时机对生物气成藏聚集更是...
帅燕华张水昌赵文智苏爱国
关键词:天然气勘探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生物成因天然气研究前景
<正> 生物成因天然气具有特殊的特征:组成普遍较干,有机组分以甲烷为主,乙烷等湿气组分几乎不存在;较轻的甲烷稳定碳同位素值(-45‰-80‰)。众所周知,生物成因天然气广泛分布在地壳浅部,从近地表到2000米甚至更深的沉...
帅燕华张水昌苏爱国黄海平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岩时代判识被引量:32
2003年
在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北缘和西部各油田60余个原油样品轻烃、饱和烃和芳烃组成的基础上,全面揭示了两地区原油的标志性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源岩分析资料,应用断代生物标志物建立了识别原油源岩时代的标志。研究结果表明,北缘各油田原油Mango轻烃参数K_1值波动在1.1上下,富含甲基环已烷和甲苯;正烷烃呈奇偶优势分布,姥鲛烷优势显著;反映侏罗系淡水湖沼相沉积有机质特征。西部原油K_1值大多在1.2以上,轻烃中富含异构支链化合物;正烷烃系列呈奇碳优势(C_(11)~C(17))和偶碳优势(C_(18)~C_(28))双重分布模式,强植烷优势;C_(28)甾烷相对含量高(>30%);脱羟基维生素E系列化合物丰富,5,7,8-三甲基-/8-甲基-MTTC比值大都低于10;表征古近系—新近系咸水湖相有机质性质。奥利烷和C_(26)降胆甾烷是区分侏罗系和古近系—新近系油源油的有效断代生物标志物。侏罗系原油无奥利烷,24-/(24-+27-)降胆甾烷比值小于0.25;古近系—新近系原油含有奥利烷,24-/(24-+27-)降胆甾烷比值高于0.6。
朱扬明苏爱国梁狄刚程克明彭德华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原油地球化学饱和烃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综合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及有利生烃区预测被引量:38
2011年
针对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地面样品风化严重等实际情况,利用大量露头剖面点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和前人研究资料,在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有效性分析及评价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地球化学剖面方法,对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预测了有利生烃区。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与生烃潜力(S_1+S_2)、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之间相关性良好,总体呈正向线性关系,受岩性的影响,灰岩和油页岩的关系曲线一般高于泥岩和煤;地表风化作用虽然对地面样品尤其是灰岩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但对生烃潜力、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在各构造单元内的发育不同,蒂让碧错-土门凹陷的索瓦组台地相泥灰岩和肖茶卡组三角洲相泥岩为好生油岩;帕度错-纳江错凹陷比洛错地区肖茶卡组外陆棚相油页岩或页岩为极好生油岩,深水陆棚相或开阔台地相灰岩为中等烃源岩;洞错-葫芦湖较深凹陷和吐坡错-白滩湖深凹陷的布曲组和索瓦组台地相灰岩及肖茶卡组上部灰岩为中等生油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各地区成熟度差异明显,总体以成熟~高成熟为主,在同一剖面上自上而下成熟度逐渐增高。沉积环境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_3x)广泛发育的半深海盆地相黑色泥页岩是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层,泥岩有利生烃区分布面积大,侏罗系布曲组(J_2b)和索瓦组(J_3s)碳酸盐岩台地相台内凹陷较闭塞的静水沉积的泥灰岩为重要烃源岩层,灰岩有利生烃区分布面积大,对进一步明确羌塘盆地不同构造单元主力烃源岩特征与分布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丁文龙李超苏爱国何忠华
关键词: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剖面研究
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领域被引量:25
2006年
通过地震剖面的重新对比解释,对盆地构造格架、形成演化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第四纪与第三纪柴达木盆地为不同构造背景下发育的叠合盆地。第三纪柴达木盆地主要位于乌图美仁—大柴旦断裂带以西,第四纪盆地主要位于该断裂带以东,一里坪坳陷是两期盆地的主要叠合区域。第三纪盆地形成于早喜马拉雅运动,发展于中喜马拉雅运动,消亡于晚喜马拉雅运动,经历了由断陷到坳陷至反转隆升的过程。下第三系具有多个沉积沉降中心,中新统与上新统具有相对统一的坳陷中心,后期构造变形强烈,断裂、褶皱发育。而第四纪盆地形成于晚喜马拉雅运动,为走滑盆地,沉积中心在纵向上向东有所迁移,构造变形弱,多为同沉积构造,幅度较小。柴达木盆地独特的油气地质条件,决定了在油气勘探上必须采取非常规思路和方法,向斜部位、构造裂缝可能有大发现。
王桂宏谭彦虎陈新领马立协苏爱国张水昌张斌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动力学叠合盆地油气勘探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烃源岩特征与成烃演化被引量:16
2005年
达木盆地在第三纪时期位于北纬干燥气候带上,由于缺乏源远流长的河流,仅有短暂性洪水型河流补给水源,加上四周被高山环抱,所以形成了常年性内陆封闭咸水湖盆。咸水湖相中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成烃演化过程对生烃评价具有特殊意义。勘探证实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是以第三系盐湖相为烃源岩的油气富集区,烃源岩以含盐度高(15‰~60‰)、碳酸盐岩含量高(>20%)、有机碳含量低(一般低于0.5%)、烃转化率高(氯仿沥青“A”与有机碳含量之比一般为20%,最高可达60%;烃含量与有机碳含量之比一般为12%,最高可达40%)为其特征。同时,烃源岩的演化具有“两期成烃”的特点,即早期(Ro≤0.7%)形成未熟一低熟石油,晚期(Ro>0.7%)形成成熟一高成熟石油。
彭德华苏爱国朱扬明郭静张冰清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烃演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