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洁琼
- 作品数:18 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林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特征被引量:20
- 2016年
-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是宁夏沙坡头地区的主要固沙灌木,建植初期表现出较强适应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和土壤水分耗竭,开始出现衰退。为探明灌木年龄与其退化的关系,野外原位测定了不同林龄(3、13、25龄)柠条的叶水势、叶相对含水量、叶表观导水率、净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了其光合特性与叶水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柠条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中龄、幼龄的光合能力高于老龄,而水分利用效率低于老龄;(2)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叶水势的非线性关系,反映出不同林龄柠条采取不同策略应对干旱胁迫,幼龄柠条通过快速关闭气孔来减少水分散失,而中龄和老龄柠条通过调整水分利用策略来应对干旱。老龄柠条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使水分利用最大化,但其植物水势和光合的降低可能导致生长减缓和衰退。
- 鲍婧婷王进苏洁琼
- 关键词: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 沙埋干扰去除后生物土壤结皮光合生理恢复机制被引量:14
- 2010年
- 通过对沙埋干扰解除后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4种典型生物土壤结皮光合作用、暗呼吸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跟踪测定,研究了沙埋干扰解除后生物土壤结皮光合生理恢复机制。结果表明,沙埋干扰解除后4种生物土壤结皮净光合速率增加,暗呼吸速率先降低后增加。沙埋干扰去除后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受沙埋深度和沙埋时施水量的影响,分别与沙埋深度和施水量呈反比和正比关系。沙埋干扰解除后4种生物土壤结皮PSⅡ光化学效率随时间逐渐增加,证实了生物土壤结皮沙埋干扰解除后积极自行修复的内在生理机制。
- 贾荣亮李新荣谭会娟贺郝钰苏洁琼刘扬
- 关键词:沙埋生物土壤结皮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 火烧对荒漠化草原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火烧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对植被-土壤系统有显著的影响,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研究了火因子对荒漠化草原土壤含水量、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与降水事件有关。在降水事件频发的阶段,火烧样地土壤水分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而在无降水期则降低;火烧当年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样地,第二年则低于对照样地;火烧对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和pH值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火烧干扰对荒漠化草原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了一定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荒漠化草原的火烧管理提供依据。
- 贺郝钰李新荣苏洁琼
- 关键词:火因子土壤含水量土壤化学性质
- 沙坡头地区草本植物层片对施加氮素的响应被引量:3
- 2010年
- 以沙坡头人工固沙区草本层片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氮肥处理下,物种丰富度、多度、盖度、高生长以及地上部生物量等群落学特征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响应。人工施加氮肥1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除50g·m-2的施肥水平外,其他各施肥水平下群落物种丰富度均高于对照;多度随施肥梯度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施肥梯度越高,下降越明显,其中在50g·m-2的施肥水平下,多度相比于对照下降了86.7%;盖度随施肥水平梯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g·m-2的施肥水平下盖度达到最大值,其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植物高生长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存在种间差异;地上部生物量则在低肥水平下高于对照,而高肥水平下低于对照。总体而言,氮肥水平对荒漠生态系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呈低肥促进、高肥抑制的效应。
- 苏洁琼李新荣贺郝钰贾荣亮高艳红
- 关键词:氮肥地上部生物量
-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生物土壤结皮的固氮潜力被引量:16
- 2012年
-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广泛分布的3类典型生物土壤结皮(藻类结皮、地衣结皮和藓类结皮)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环境下连续一年(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测定了不同类型结皮的固氮潜力、季节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藻类、地衣和藓类结皮的固氮活性分别为14~133、20~101和4~28μmol.m-2.h-1,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结皮种类组成的差异所致.3类结皮固氮活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基本一致.3类结皮固氮活性与降水量关系不显著,但与试验前3天小于3mm的降水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该地区3类结皮在3mm降水条件下即可达到最大固氮速率.3类结皮固氮活性与试验期温度均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随气温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藻类和地衣结皮的固氮活性在超过30℃后即迅速下降,而藓类结皮的固氮活性在超过25℃后即开始下降,说明不同类型结皮具有不同的固氮适宜温度区间.3类结皮固氮活性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抑制了结皮固氮酶活性,而春末秋初适宜的水热条件促进了其固氮活性的提高,结皮固氮活性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水热因子的共同调控.温带荒漠区生物土壤结皮在湿润条件下全年均具有固氮能力,环境因子对其氮固定的控制作用层次分明,水分是影响其固氮速率和持续时间的关键因子,在水分和碳源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则是制约其固氮能力的主要因子.
- 张鹏李新荣张志山潘艳霞刘艳梅苏洁琼
- 关键词:干旱荒漠生物土壤结皮固氮活性环境因子
- 草原化荒漠草本植物对人工施加磷素的响应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人工外源施加磷素的野外试验研究了荒漠区草本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度、盖度、生物量、优势种株高等生态学特征对不同磷素水平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肥充足的施肥当年,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均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而下降,50 g/m2的高肥处理下二者均显著低于不施肥的对照(P<0.05)。盖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在施肥当年均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50g/m2的高肥处理下二者与对照相比其增幅分别达到了47.59%和360.49%(P<0.05)。而在干旱的年份,即施肥后第2年,物种丰富度、多度、盖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在不同磷素水平下其和对照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另外,外源磷素的施加会降低荒漠区草本植物的地下部生物量;而优势种草本植物茵陈蒿、多根葱、无芒隐子草和锋芒草株高对不同水肥耦合模式的响应存在种间差异。可见,在湿润的年份,外源磷素的施加会降低荒漠区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但会提高其种群生产力;而在干旱的年份,水分的缺乏抑制了磷肥残效的作用,外源磷素施加后对荒漠区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水分为荒漠区草本植物生长的第一非生物限制性因子,水、肥可共为限制性因素。
- 苏洁琼李新荣冯丽回嵘黄磊
- 关键词:磷肥物种多样性生物量
- 温性荒漠草原不同功能型草本植物对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野外人工外源施加氮素模拟氮沉降的方式,设置0、1.75、3.50、7.00、14.00 g/m^2 5个氮素添加水平,研究荒漠化草原不同功能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生产力及养分质量分数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一年生草本植物(AS)的丰富度、多度和生物量均在低的氮素添加水平下显著高于对照,而高的氮素添加水平对AS的影响则不显著.多年生禾本科(PG)和非禾本科(PF)植物的丰富度、多度和生物量均随着氮素添加水平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其中高氮水平对PG和PF的抑制作用最显著.AS根部和地上部的氮素质量分数在所有氮素添加水平下均显著高于不添加氮素的对照;PG和PF根部和地上部的氮素质量分数对外源氮素添加的响应一致,即根部的氮素质量分数均是在7.00、14.00 g/m^2的添加水平下显著高于对照,地上部的氮素质量分数均是在14.00 g/m^2的添加水平下显著高于对照.在极端干旱和氮素水平低下的荒漠化草原,氮沉降增加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其中PG和PF有更强的缓冲能力,而.AS则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和利用能力.
- 苏洁琼李新荣鲍婧婷
- 关键词:氮沉降荒漠化草原植物功能型草本植物
- 荒漠植被草本层片植物对火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
- 2010年
- 火因子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素,对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研究了草原化荒漠草本层片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部生物量、植物多度以及高度等群落学特征对火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火烧后两年(2008—2009年),火烧样地单位面积中草本层片植物物种丰富度有所降低;植物多度多于对照样地,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火烧后当年,火烧样地中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第2年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火烧后当年有利于提高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而第2年该效应消除。火烧后当年,研究区3种主要草本植物多根葱、无芒隐子草和茵陈蒿的高度受到了抑制,第2年其高度较对照样地又有所增长,但另一主要植物刺蓬则与其他3种植物反应相反,这可能与荒漠草本植物种不同生长特性有关。
- 贺郝钰李新荣李小军苏洁琼刘扬郭群
- 关键词:荒漠化草原物种丰富度地上部生物量
- 草原化荒漠植被草本层片植物对人工施加氮素的响应被引量:6
- 2010年
- 水分是干旱区生态过程的第一非生物限制因子,土壤氮由于直接影响着生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过程而被认为是仅次于水分的限制因子。利用人工施加氮肥的控制试验研究了荒漠植被草本层片植物在多度、物种丰富度、高生长以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等群落学特征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施肥量分别为12.5、25、50g·m-2时,样方植物多度和物种丰富度在施肥当年和第二年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施肥量越高,降低越明显,这一结果支持来自典型草地和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对氮素增加或氮降沉增加响应的结论,即氮素的增加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上部分生物量对施氮肥的响应在施肥当年(年降水量为多年平均值的1.4倍)和第二年(年降水量为多年平均值的0.7倍)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即施肥当年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生物量显著增加,而在第二年则显著减小,说明水肥耦合同样有利于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的提高。氮素对植物高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各施肥梯度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主要取决于荒漠草本植物本身固有的生物学特性。
- 苏洁琼李新荣李小军贺郝钰贾荣亮高永平
- 关键词:荒漠化草原氮肥物种丰富度地上部分生物量
- 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趋势评述被引量:66
- 2014年
- 本文评述了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历程和特点,系统分析了其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国家重大需求推动了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植被建设是生态恢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土壤生境的恢复、生态水文互馈机理、植物水分关系、生物土壤结皮、基于模型的预测模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地学与生物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为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理论创新和生态恢复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李新荣赵洋回嵘苏洁琼高艳红
- 关键词:干旱荒漠地区风沙危害生态水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