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智亮

作品数:21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肛周
  • 4篇术后
  • 4篇坐浴
  • 4篇疗效
  • 4篇混合痔
  • 3篇痔切除
  • 3篇痔切除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筋膜
  • 3篇筋膜炎
  • 3篇坏死
  • 3篇坏死性
  • 3篇坏死性筋膜炎
  • 2篇直肠
  • 2篇止血
  • 2篇术后疼痛
  • 2篇水肿
  • 2篇疼痛
  • 2篇内扎

机构

  • 14篇无锡市中医医...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无锡市中医院

作者

  • 21篇胡智亮
  • 12篇毛龙飞
  • 7篇李春伟
  • 4篇黄华丽
  • 4篇黄晓东
  • 2篇陈红锦
  • 1篇仲从兵
  • 1篇周阿成
  • 1篇谷云飞
  • 1篇张亦哲
  • 1篇李岚
  • 1篇王敏英
  • 1篇曾莉
  • 1篇肖航
  • 1篇朱虹
  • 1篇顾宁
  • 1篇徐卫峰
  • 1篇李春伟
  • 1篇王敏英
  • 1篇李春伟

传媒

  • 3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福建中医药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半闭合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半闭合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半闭合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积分、手术前后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肛周感染、肛门坠胀、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第3天及第7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狭窄及精细控便障碍发生率为0、2.50%,低于对照组的6.25%、11.25%(P<0.05)。结论改良半闭合痔切除术可减少患者手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疼痛和肛门狭窄及精细控便障碍发生率。
胡智亮黄晓东李春伟毛龙飞
关键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PPH严重并发症3例被引量:1
2014年
[例1]男,35岁。因“便后肿物脱出伴间断性便血10年”入院,入院诊断:混合痔,高血压3级。入院调整血压稳定后,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PPH,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止血治疗5d。术后第6天患者突然便血3次,出血量不详,患者出现头昏、心慌、大汗淋漓,血压12.1/7.6kPa。于局麻下行探查止血,
胡智亮
关键词:PPH严重并发症入院诊断局部浸润麻醉止血治疗大汗淋漓
定向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定向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60例,根据挂线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挂线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定向挂线技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和橡皮筋脱落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肛管静息压、收缩压、直肠最大容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10.OO%(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301〉0.05)。【结论】定向挂线治疗高位肛瘘较好,对肛f1括约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毛龙飞储正达胡智亮
关键词:肛管
直肠腔内超声在高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一期根治手术治疗是治疗肛周脓肿的重要手段。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能够为其治疗提供定位分析,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高位肛周脓肿的声像特点。希冀能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胡智亮陈红锦
关键词:肛周脓肿直肠腔内超声术前评估
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硝酸甘油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不含药物成分的安慰剂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疗效、次要疗效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肛裂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视觉模拟(VAS)评分、便血评分、肛门溃疡评分以及肛管静息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头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肛门疼痛、便血、肛门溃疡等症状,降低肛管静息压。
徐卫峰黄华丽毛龙飞胡智亮黄晓东王敏英费逸明
关键词:肛裂慢性病硝酸甘油软膏
中药痔科止血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中药痔科止血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8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小剂量腰麻下行混合痔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治疗组术后口服痔科止血方,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第5天,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后第3、5天出血评分低于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5天,治疗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痔科止血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效果明确,不仅能有效缓解术后早期肛门疼痛,还能减少出血量,促进创面快速恢复。
胡智亮毛龙飞
关键词:湿热下注型混合痔
中西医结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5例
2014年
骶尾部藏毛窦是骶尾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窦道,一般起病急促,常伴有骶尾部肿痛、恶寒发热等症状,是一种较少见的肛肠科疾病,如不及时予以切开引流、抗感染等治疗,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发展为脓毒血症或败血症。近年来,我科采用手术结合术后局部换药治疗本病15例,全部治愈,现总结如下:
胡智亮李春伟毛龙飞
关键词:藏毛窦骶尾部术后换药烧伤湿润膏纳米银
消肿止痛方坐浴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采取消肿止痛方坐浴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消肿止痛方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周水肿消失时间、创口渗液消失时间、创口疼痛消失时间、排尿困难消失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有3例脓肿复发,对照组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有7例脓肿复发,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8例形成肛瘘,观察组16例形成肛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复发率为63.3%,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83.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满意率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83.3%(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后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消肿止痛方坐浴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进展,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疗效及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毛龙飞胡智亮储正达
关键词:消肿止痛坐浴肛周脓肿疗效
肛瘘癌变误诊1例
2024年
患者男,67岁,因“肛旁反复肿痛流脓半年余”门诊拟“复杂性肛瘘”收入院。患者半年前初起肛旁见一肿块,并逐渐增大,疼痛加剧,破溃后流出脓水,量少、色黄、质黏、味臭,大便5日行一次,质硬成形无血染,时需手助排便,虽自用多种药物保守治疗,但反复肿痛,现溃口不愈,时有脓水流出,于外院行肠镜检查提示结肠息肉(已摘除),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20年。
黄晓东黄华丽胡智亮毛龙飞周阿成李春伟
关键词:结肠息肉复杂性肛瘘肠镜检查药物保守治疗手助
大肠癌高危患者粪便P53基因检测与中医“治未病”理念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在大肠癌高危病人中检测粪便脱落细胞P53基因突变,为从分子基因水平研究并建立一种适于人群筛查与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新方法作初步临床研究。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为大肠癌患者25例,运用PCR-SSCP-EB染色技术检测粪便脱落细胞P53基因突变,同时行纤维结肠镜及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其中大肠癌患者19例,大肠腺瘤患者6例。并予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大肠癌组19例患者中11例粪便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7.89%),大肠腺瘤组6例患者中未见P53基因突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癌DukesA期、B期(未转移)和Dukes C期、D期(转移)两组之间粪便P53基因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分型实证组(包括湿热内蕴证、瘀毒内阻证)与虚证组(包括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两组间粪便P53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P53基因突变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筛查大肠癌和提示大肠癌周围转移情况具有可行性与一定的临床意义。符合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粪便P53基因突变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有待今后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陈红锦胡智亮顾宁谷云飞曾莉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治未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