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天祎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航天中心医院科研基金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2篇动脉
  • 2篇卒中
  • 2篇脑血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信号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管反应性
  • 1篇血栓患者
  • 1篇血性

机构

  • 11篇航天中心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作者

  • 11篇肖天祎
  • 6篇李继来
  • 3篇杜继臣
  • 3篇王培福
  • 3篇李延峰
  • 1篇王默力
  • 1篇丁胜超
  • 1篇王瑞彤
  • 1篇乔立艳
  • 1篇吉训明
  • 1篇刘焱
  • 1篇徐依成
  • 1篇崔斌
  • 1篇王静波
  • 1篇贾继明
  • 1篇贾霞
  • 1篇高平
  • 1篇郭秀海
  • 1篇王起
  • 1篇曹守明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青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花青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6家医院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两组的基础用药为美金刚,试验组为花青素复合物制剂,对照组为安慰剂。入组前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CS-ADL)及哈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16周后进行MMSE、MoCA、ADAS-cog、ADCS-ADL及基于临床医生面试和照料补充的总体印象变化量表(CIBIC-plus)等评估,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共入组66例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入组前两组之间各认知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值、MoCA评分差值和ADAS-cog评分差值分别为(1.9±2.4)分和(3.4±2.0)分(t=2.62,P=0.011)、(1.8±1.9)分和(2.9±1.4)分(t=2.45,P=0.018)、(3.0±2.3)分和(5.3±4.6)分(t=2.45,P=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分分别为(21.6±5.7)分和(22.6±6.2)分(t=2.09,P=0.046),试验组分别为(22.7±5.4)分和(23.4±5.4)分(t=2.45,P=0.021),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花青素治疗能够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是未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前景的药物。
肖天祎乔立艳黄光高平袁丹王洪权王培福李延峰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美金刚原花青素类
慢性头痛门诊病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肖天祎杜继臣李继来贾霞
关键词:神经科门诊慢性头痛病因内科门诊常见病
标准化F波潜伏期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F波潜伏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神经传导检查正常的DPN患者48例,另选择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自愿者48名为对照组。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FLmin)、F波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潜伏最长期(FLmax),并结合臂长和腿长计算标准化FLmin、标准化FLmean、标准化FLmax。比较两组间F波潜伏期及标准化F波潜伏期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F波潜伏期在DP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除尺神经身高标准化FLmax外,DPN组4条神经的肢长和身高标准化F波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或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除尺神经常规F波潜伏期及身高标准化FLmean和FLmax外,4条神经常规F波潜伏期、身高标准化F波潜伏期及肢长标准化F波潜伏期对DPN均有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31~0.995(P<0.05),其中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肢长标准化FLmin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分别为0.995、0.934、0.940、0.969(均P<0.01)。结论针对神经传导检查正常的DPN患者,标准化F波潜伏期优于常规F波潜伏期,其中肢长标准化F波潜伏期的诊断价值优于身高标准化F波潜伏期。标准化F波潜伏期可作为临床诊断DPN的一个参考指标。
肖天祎李延峰沈忱李继来徐晓彤蔡征硕王培福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F波ROC曲线
自由基清除剂联合亚低温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组,每组10只,依达拉奉组大鼠在脑缺血模型成功后,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组在依达拉奉腹腔注射后,给予亚低温,检测各组大鼠SOD、MDA含量变化。结果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组SOD水平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MDA水平均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P<0.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改善脑缺血大鼠的SOD、MDA水平,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效果优于依达拉奉的单独应用。
肖天祎王培福李继来杜继臣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自由基清除剂亚低温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达标及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20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20 mg/d及40 mg/d,观察其降脂效果及安全性;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观察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服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脂药剂量、高血压、糖尿病、体质指数等对阿托伐他汀降脂达标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前,A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为(2.72±0.39)mmol/L、(4.81±0.61)mmol/L、(1.75±0.62)mmol/L、(1.17±0.30)mmol/L,B组分别为(3.87±0.76)mmol/L、(6.00±1.00)mmol/L、(2.04±0.88)mmol/L、(1.27±0.25)mmol/L,C组分别为(5.63±2.21)mmol/L、(7.39±2.50)mmol/L、(2.13±1.14)mmol/L、(1.35±0.48)mmol/L;治疗后A组LDL-C、TC、TG、HDL分别为(2.52±0.34)mmol/L、(3.81±0.61)mmol/L、(1.59±0.57)mmol/L、(1.21±0.32)mmol/L,B组分别为(2.57±0.54)mmol/L、(4.61±0.95)mmol/L、(1.79±0.58)mmol/L、(1.34±0.28)mmol/L,C组分别为(2.65±1.00)mmol/L、(5.24±1.49)mmol/L、(1.85±0.91)mmol/L、(1.52±0.45)mmol/L。相比较治疗前,三组治疗后LDL-C、TC、TG均有显著性降低。HDL在A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B、C两组均显著性升高。组间比较显示C组降低LDL-C及升高HDL最明显。三组患者对药物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均没有出现需要干预的肝功能异常及CK异常。统计学分析发现,饮酒可以增加阿托伐他汀致转氨酶增高。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且安全性良好,20 mg、40 mg效果更佳。饮酒增加阿托伐他汀引起肝损害。
肖天祎李继来
关键词:卒中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以截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合并症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以截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合并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出现以截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合并症9例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以及预后随访。结果:截瘫的发病率为2.96%(9/304),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245(50-772)d,完善检查后确定截瘫病因,3例为白血病髓外复发累及脊髓,1例为环孢素神经毒性,1例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2例为慢性炎症脱髓鞘性多神经病(CIDP),2例为自身免疫性脊髓病变。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8例患者均接受经验性或针对性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死亡5例,存活4例。结论:截瘫是HSCT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应尽早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必要时可予以经验性抢先治疗,以改善HSCT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薛松张永平张书芹肖天祎徐依成崔斌王静波
关键词:截瘫造血干细胞移植神经系统并发症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和微栓子信号的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狭窄(ICA)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和微栓子信号(MES)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ICA≥50%患者92例,并根据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55例和无症状组37例。采用TCD检查评估ICA狭窄程度及斑块形态,评估血管运动反应性(VMR)、脑血管运动储备(CRC)、呼吸抑制指数(BHI)等参数和MES监测。并根据TCD检测结果分为ICA狭窄50%~69%组和ICA狭窄≥70%组;根据斑块灰度中位数(GSM),分为低回声(GSM≤25)斑块组和高回声(GSM>25)斑块组;根据有无溃疡斑块,分为溃疡性斑块组和非溃疡性斑块组。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ICA狭窄≥70%及溃疡性斑块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1)。症状组、ICA狭窄≥70%组、溃疡性斑块组及低回声斑块组的MES检出率较无症状组、ICA狭窄50%~69%组、非溃疡性斑块组、高回声斑块组均增高(均P<0.05)。症状组VMR、CRC显著低于非症状组(均P<0.05);ICA狭窄≥70%组VMR、CRC和BHI显著低于ICA狭窄50%~69%组(均P<0.05)。结论:MES是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之一;CVR降低与ICA狭窄程度及临床症状相关。
贾继明王起肖天祎曹守明丁胜超李继来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内动脉狭窄脑血管反应性微栓子信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优化诊治模式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治临床路径(优化诊治模式)对住院患者临床预后近期和远期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TIA患者202例,将其中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实施临床路径后的患者88例作为路径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11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由同一医疗专业组管理,随访30~45个月,平均(37±14)个月,分析临床路径对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以3年为结点统计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终点事件,经COX回归分析筛查危险因素。结果路径组失访5例(5.7%),对照组失访患者7例(6.1%)。路径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1、2、3年TIA复发率分别为1.2%(1/83)、3.6%(3/83)、6.0%(5/83)和7.2%(6/83);对照组TIA复发率分别为7.5%(8/107)、13.1%(14/107)、15.9%(17/107)和17.8%(19/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发生脑血管病复合事件发生率路径组分别为8.4%(7/83)、10.8%(9/83)和15.7%(13/83),对照组分别为19.6%(21/107)、22.4%(24/107)和28.0%(30/1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ABCD2)评分、住院期间仍有TIA和临床路径管理的RR值分别为1.304、2.281和0.429(95%CI:1.025~1.658、1.056~4.927和0.204~0.902,均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可降低TIA患者出院后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发生率。高ABCD2评分、住院期间仍有发作是TIA患者出院后发生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危险因素。
肖天祎杨玉娇王梦婻王默力吉训明郭秀海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缺血性卒中的诊断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在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1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组患者在发病1周内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按年龄和性别匹配15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所有对照组患者经CT或MRI排除缺血性卒中,并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超声评价包括斑块的大小、部位、回声、质地及其表面是否规则;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价包括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数量及斑块评价。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IMT分别为(0.946±0.185)mm和(0.863±0.1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动脉斑块参数中,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参数有斑块回声、斑块质地以及表面是否规则,而与斑块大小、斑块部位无相关性;病例组患者颈动脉斑块评分的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和2,对照组分别为1和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参数中,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相关的指标是颈动脉斑块评分、颈动脉狭窄程度及IMT,而与斑块数量无相关性。病例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的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5和4,对照组分别为2和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T、颈动脉斑块数量、颈动脉斑块评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对诊断缺血性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9、0.677、0.704和0.805(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准确性最高。结论:颈动脉斑块评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是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客观指标,且后者的准确性更高。
肖天祎刘焱李继来王瑞彤杜继臣
关键词:脑缺血卒中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查客观评价脑血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方法通过100例脑血栓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血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查对于脑血栓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肖天祎
关键词:脑血栓血液流变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