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学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肝炎
  • 2篇肝硬化
  • 2篇病毒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胆酸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型胶原
  • 1篇熊去氧胆酸
  • 1篇熊去氧胆酸胶...
  • 1篇血氨

机构

  • 11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翟学敏
  • 3篇李聪丽
  • 2篇徐郑玉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水飞蓟宾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水飞蓟宾对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A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治疗,观察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与对照组(2.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水飞蓟宾治疗AC能通过降低血脂及氧化应激水平,进一步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翟学敏
关键词:水飞蓟宾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
乳果糖治疗对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血氨、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轻微肝性脑病患者接受乳果糖治疗对其 CHiLd-puGH 评分、肝功能及血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收的轻微肝性脑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行乳果糖疗法、思连康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行乳果糖治疗后血氨水平为(78.64±27.8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9.62±25.7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CHiLd-puGH分级及肝功能较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 P﹥0.05)。结论对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行乳果糖治疗能有效诱导血氨水平下降,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翟学敏
关键词:轻微肝性脑病乳果糖CHILD-PUGH评分肝功能血氨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在鉴别门脉高压性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中的临床价值
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鉴别门脉高压性与非门脉高压性腹水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100例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脉高压性腹水60例为观察组,非门脉高压性腹水40例为对照组,通过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腹水总蛋白(AFTP)水平。结果观察组SAAG水平为(17.85±4.67)g/L,对照组为(11.04±6.75)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AAG≥11 g/L者57例,对照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G≥11 g/L对门脉高压性腹水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均为95.00%,与AFTP<25 g/L的55.00%、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AAG≥11 g/L者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高于SAAG<11 g/L者(P<0.01)。结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11 g/L可作为门脉高压性与非门脉高压性腹水鉴别的重要指标,且对食管静脉曲张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翟学敏
关键词: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肝病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检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脏疾病患者(A组,60例)和健康人群(B组,100例)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分析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A组包括肝硬化(HC,8例)、肝癌(LC,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CPH,30例)和急性病毒性肝炎(AIH,18例)患者。结果 A组HA、LN、PC-Ⅲ和Ⅳ-C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HC、LC、CPH和AIH;HC组的4项指标分别为(481.1±42.2)ng/ml、(252.3±30.6)ng/ml、(263.1±40.4)ng/ml和(239.1±39.3)ng/ml,均明显高于B组的(51.1±12.5)ng/ml、(59.43±20.4)ng/ml、(63.4±20.4)ng/ml和(54.4±14.4)ng/ml(P<0.05),亦明显高于LC、CPH和AIH组(P<0.05)。结论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可用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肝脏疾病病情的动态评估。
李聪丽徐郑玉翟学敏
关键词:层黏蛋白
下调miR-27通过靶向PTPN9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索下调miR-27对胃癌(gastric cancer,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RT-qPCR法检测GC病理组织、癌旁正常组织、GC细胞和正常胃粘膜细胞中miR-27的表达。将miR-27抑制剂转入胃腺癌细胞系AGS细胞后,分别用MTT法、EdU法、划痕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非受体型蛋白络氨酸磷酸酶9(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9,PTPN9)的表达;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法确定mi R-27对PTPN9编码基因的3’-非翻译区(3’-UTR)的靶向作用。结果在GC组织和细胞中miR-27表达上调,PTPN9表达下调。抑制miR-27表达能降低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PTPN9表达。结论下调miR-27通过靶向调节PTPN9表达来抑制G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翟学敏徐郑玉刘象李聪丽
关键词:胃癌
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两种抗病毒方案的疗效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
2016年
目的观察乙肝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两种抗病毒方案的疗效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2年2月—2014年4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门诊部收治的78例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普通干扰素α(IFN-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给药1年。对两组治疗后抗病毒疗效(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及HBe Ag阴转率)、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LT复常率82.05%、HBV—DNA阴转率89.74%及HBe Ag阴转率87.18%分别均较对照组69.23%、71.79%和69.23%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5.64%与对照组20.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85%和对照组43.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方案对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更显著,联合药物方案具有更积极的临床作用。
翟学敏
关键词:慢性乙肝HBEAG阳性抗病毒肾功能
生长抑素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特加利亚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3个月随访结果证实,观察组再出血率为7.50%,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7.81±4.11)h,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输血量为(3.28±2.64)u,低于对照组的(4.51±2.14)U,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疗效确切,起效时间快,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翟学敏
关键词: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三门峡市某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统计Hp感染情况及MS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影响因素。结果2420名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为31.36%。年龄、BMI、TG、TC、FPG、Hcy、饮酒史、是否分餐、家人是否感染Hp与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有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C异常(OR=4.565)、TG异常(OR=3.707)、FPG异常(OR=2.730)、Hcy>10μmol/L(OR=4.040)、家人有Hp感染(OR=3.294)的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风险较高。结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较高,与MS相关指标密切相关,Hp可能通过促进代谢危险因素增加MS发生风险,建议强化Hp感染患者健康管理,减少代谢危险因素暴露,提高Hp根除率。
李聪丽李海苹翟学敏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代谢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血糖
不同方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丙氨酶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分别为(36.32±9.51)g/L、(69.21±23.05)U/L、(37.32±12.65)U/L、(25.69±3.66)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保肝治疗能够改善肝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翟学敏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肝功能
醋酸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醋酸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86例AIH患者,以随机奇偶编号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趋化因子受体-6(CCR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0抗体(CCL20)、趋化因子10/干扰素诱导蛋白10(CXCL10)以及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免疫球蛋白G4(LgG4)指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CCR6、CCL20、CXC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CCR6、CCL20、CXCL10水平,差异学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GGT、LgG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GGT、LgG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09%(χ2=4.864,P=0.027)。结论醋酸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清趋化因子的水平,能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炜翟学敏刘鹏飞
关键词:醋酸泼尼松硫唑嘌呤自身免疫性肝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