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明丽 作品数:14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促凝剂试验法Rh血型鉴定227例结果分析 2000年 粟明丽关键词:RH血型鉴定 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及其重要性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相关血液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对6851名患者在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测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 sA 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 IV)和梅毒抗体,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 sA g阳性率12.14%,抗-HCV阳性率1.33%,抗-H IV阳性率0.38%,梅毒抗体阳性率0.39%。结论:检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对避免输血医疗纠纷,减少院内交叉感染,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邓梅英 阳彦芹 陈宇 黄巧莉 唐玉杰 王锦恒 粟明丽关键词:血液传播性疾病 医疗纠纷 微柱凝胶法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分别用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对笔者所在医院6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检出2例抗体,抗人球蛋白法检出55例抗体,微柱凝胶法检出62例抗体。其中Rh系统抗体24例,MNSs系统11例,Lewis系统9例,Diego系统2例,抗-E联合抗-Mur 1例,未确认抗体特异性17例。结论:微柱凝胶法应用于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判读清晰易于标准化。 粟明丽关键词:微柱凝胶法 抗人球蛋白法 不规则抗体 抗体特异性 3种交叉配血方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交叉配血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对174例需要输血的新生儿进行同型交叉配血,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有14例(8.05%)配血不合;凝聚胺法有1例(0.57%)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法有62例(35.63%)配血不合,其中31例为直抗阳性引起的次侧不合,1例为抗-D抗体导致的3种方法均不合。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易判,敏感度高于凝聚胺法,对保障新生儿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粟明丽关键词:新生儿输血 交叉配血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7596例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分析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5年 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Landsteiner规则的血型抗体,即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常通过异型输血、妊娠免疫刺激产生,以Ig G为主,少部分为Ig M;Ig G现已成为引起交叉配血困难[1-2]和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规则抗体检查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实验,本研究将对7596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粟明丽 宁芳 陈宇 邓梅英关键词:不规则抗体 输血 溶血 血型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对输血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情况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患者29208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统计分析阳性结果,鉴定阳性抗体的特异性。结果29208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90例,阳性率为0.31%。特异性抗体以Rh血型系统居多,抗-D抗体占2.22%、抗-E抗体占21.11%、抗-Ec抗体占11.11%;MNSs系统抗-Mur抗体11例(12.22%)、抗-M抗体7例(7.78%);Lewis系统抗-Lea抗体占8.89%;冷抗体占7.78%。非特异性抗体占13.33%。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其特异性,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宁芳 粟明丽 邓梅英关键词:微柱凝胶技术 不规则抗体筛查 安全输血 输血反应 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输血科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作用,保证安全输血。方法:统计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用血量、用血成分、输血申请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和标本接收记录,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我院输血医疗行为更为规范,临床用血结构更趋合理,全血用量下降,成份输血率上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结论:输血科在临床安全输血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邓梅英 陈宇 粟明丽 王锦恒 黄巧莉 唐玉杰 宁芳关键词:输血科 临床输血 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4年 新生儿溶血病(HDN)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是一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可导致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死胎等。本文简述了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对于H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和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粟明丽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 微柱凝胶技术 血清学检测 微柱凝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筛查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实验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检测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用盐水、酶、抗人球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6036例输血患者中共检测出抗体阳性13例(0.22%),其中自身抗体4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9例,分别为抗-D3例,抗-E2例,抗-A11例,抗-Mur1例,抗-M2例,非特异性的假阳性反应22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检测不规则抗体,其操作标准化、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可靠、准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要注意在实验中会因血清(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冷抗体等而引起假阳性,当采取离心和置于4℃处理后可消除,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邓梅英 蒋利星 陈宇 粟明丽 唐玉杰 宁芳关键词:微柱凝胶法 不规则抗体筛查 临床输血 延长反应时间提高梅毒TRUST试验的阳性率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延长反应时间,提高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初筛阳性检出率,结合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试验(TP-ELISA)确认,以减少梅毒的漏检。方法采用TRUST进行非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654例阳性结果中延长反应时间后的56例弱阳性标本再经TP-ELISA做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结果 TRUST试验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再延长反应时间30min和不延长反应时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TRUST试验的反应时间,提高梅毒初筛检测的阳性率。 粟明丽关键词: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