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静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气泡脉动理论的地下水污染原位循环修复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泡脉动理论的地下水污染原位循环修复系统,属于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领域。循环井管的上、下部分布有上、下段透水筛孔,循环井管内安装气体注入管,气体注入管底部安装穿孔曝气头;循环井管内安装若干层气流隔板...
- 赵勇胜姚猛白静常月华
- 利用Tween80溶液冲洗修复萘污染地下水模拟实验被引量:7
- 2013年
- 采用Tween80溶液冲洗修复萘污染地下水,分析了Tween80溶液质量浓度和冲洗流速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Tween80溶液对萘的增溶效果及对萘在介质上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萘和Tween80在中砂介质上的吸附分别符合线性吸附和F型吸附;Tween80增溶萘效果较好,10.0g/LTween80溶液中,萘的表观溶解度达到500mg/L,约为水相饱和溶解度的17倍;确定Tween80洗脱萘的临界解吸质量浓度为2.0g/L;不同质量浓度、不同冲洗流速修复萘污染地下水实验结果表明,10.0g/LTween80溶液、3.0mL/min流速为最佳冲洗修复参数,萘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 白静赵勇胜陈子方孙勇军
- 关键词:地下水冲洗流速
- 一种可渗透反应屏障吸附效果监测装置与监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涉及环境领域水污染处理效果监测领域,尤其为一种可渗透反应屏障吸附效果监测装置与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测量电极阵列结构,包括在X、Y、Z三方向等间距布置测量电极形成电极矩阵,以及在电极矩阵两侧的供电电极板,所述供...
- 白静 章旭 徐曼翔 刘雅琨 王思钰龙云杨泓渊
- 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是近些年各高校陆续开设的一门环境类专业课。该文阐述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论述了从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全方位开放实验室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以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人才。
- 秦传玉赵勇胜董军洪梅周睿迟子芳白静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表面活性剂强化地下水循环井技术修复NAPL污染含水层研究
- 近年来地下水有机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有机物的泄漏、随意排放等,严重的威胁了人类健康及社会安全,已经成为全球领域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目前,针对地下水有机污染的修复技术较多,其中原位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
- 白静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NAPL含水层
- 重金属在含水层迁移实验方案设计被引量:2
- 2018年
- 为进一步提高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从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对重金属在含水层的迁移实验进行了方案设计。实验采用自主设计的二维有机玻璃模拟槽作为实验装置,以硝酸镉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测定。优化后的实验结果显示:(1)Cd^(2+)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锋面随着污染泄露时间延长在垂向和纵向上不断推进;(2)切断污染源后,7号取样口Cd^(2+)浓度逐渐下降,11号取样口Cd^(2+)浓度短暂上升后,逐渐下降;(3)地下水流速较快,Cd^(2+)在纵向的迁移速度大于垂向,对流作用明显;流速较慢时,Cd^(2+)在纵向的迁移速度小于垂向的迁移速度,弥散作用显著。
- 白静赵勇胜秦传玉
- 关键词:重金属含水层迁移
- 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反应动力学规律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实验研究了不同p H值,温度和六价铬初始浓度等条件对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的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分别建立六价铬还原反应速率常数关于氢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方程.结果表明:p H值为2.0~5.0时,没食子酸与六价铬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而p H值为6时,因[H+]不足,二者的反应不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在p H值为2.0~5.0时,六价铬反应速率常数(103kobs)分别是是951.6、103.6、17.3和7.5h^-1.p H值为2.5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常数快速增加;温度为30℃时,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温度为20℃和10℃时反应速率常数的1.61倍和3.68倍.不同初始浓度六价铬的反应体系中,六价铬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反应体系中六价铬与没食子酸初始浓度比值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法和阿伦尼乌斯公式分别建立了六价铬还原反应速率常数关于氢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方程,为预测和分析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反应过程中六价铬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浓度变化情况提供动力学模型参考.
- 陈子方焦维琦白静赵勇胜杜鹏程
- 关键词:没食子酸动力学影响因素
- 调控亚铁/多聚磷酸盐体系氧化/还原降解污染物的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调控亚铁/多聚磷酸盐体系氧化/还原降解污染物的方法,涉及环境保护领域,该方法为Fe<Sup>2+</Sup>/O<Sub>2</Sub>/TPP体系降解法,通过控制体系pH和TPP/Fe<Sup>2+</S...
- 秦传玉张成武杨安琪王瑛琪白静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增溶萘实验模拟被引量:12
- 2013年
- 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溶萘的效果,同时分析温度、离子强度和共存有机物苯、硝基苯对增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ween80显著提高萘在水相中的溶解性,10.0g/L的Tween80溶液中,萘的表观溶解度达到489.70mg/L;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提高了萘的表观溶解度,并呈现线性正相关,其中温度的影响作用大于离子强度;萘的增溶体系中存在苯或硝基苯,硝基苯或苯与萘为竞争增溶关系,苯的抑制程度大于硝基苯.
- 白静赵勇胜周冰赵晓波
- 关键词:离子强度温度
- 地下水循环井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含水层效果模拟被引量:15
- 2014年
- 实验在二维模拟槽中进行,以曝气前后地下水水位高度变化表征地下水循环强度,分析了地下水初始水位,曝气量和地下水初始流速对循环井运行的影响,并以得到的最佳运行参数进行硝基苯污染地下水修复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初始水位45 cm,曝气量0.7 m3·h-1,地下水初始流速低于1.0 m·d-1时,循环井可以达到良好运行状态.硝基苯在地下水中的纵向迁移距离明显大于横向,泄漏第50 d时,平均浓度达到246.97 mg·L-1.循环井修复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以循环井为中心的有机物高效修复区域.该区域内有机物被优先去除,浓度持续下降.高效修复区域外,存在过渡区域,该区域内有机物的浓度受有机物吸附/解吸和迁移性共同作用影响.整个修复过程中,硝基苯的浓度经历了快速下降-缓慢下降-浓度拖尾3个阶段,累计曝气14 h后,硝基苯的平均浓度下降至71.19 mg·L-1,残留的硝基苯分布在远离循环井的区域.由此可见,地下水循环井技术能够较好地修复硝基苯污染的地下水,修复过程存在最佳运行条件及最适修复时间.
- 白静赵勇胜孙超秦传玉于凌
- 关键词:含水层硝基苯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