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红侠

作品数:34 被引量:155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7篇屈曲
  • 11篇压弯
  • 11篇压弯构件
  • 11篇载力
  • 11篇相关屈曲
  • 11篇承载力
  • 10篇截面
  • 10篇高强
  • 10篇高强钢
  • 8篇有限元
  • 8篇极限承载
  • 8篇极限承载力
  • 8篇钢梁
  • 7篇混凝土
  • 7篇钢筋
  • 7篇钢筋混凝
  • 7篇钢筋混凝土
  • 7篇高强钢焊接
  • 6篇混凝土柱
  • 6篇钢筋混凝土柱

机构

  • 34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冶赛迪工程...

作者

  • 34篇申红侠
  • 6篇顾强
  • 4篇陈绍蕃
  • 2篇任豪杰
  • 1篇杨春辉
  • 1篇苏明周
  • 1篇刘翔
  • 1篇王超
  • 1篇王超
  • 1篇冉红东
  • 1篇赵克祥
  • 1篇燕练武
  • 1篇彭超

传媒

  • 12篇建筑钢结构进...
  • 4篇建筑结构
  • 3篇钢结构
  • 3篇工程力学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压弯构件面内等效弯矩系数取值的改进(下)——端部有侧移的构件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继上篇之后论述端部有侧移的压弯构件的面内等效弯矩系数。首先推导弹性悬臂构件等效弯矩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包括自由端承载和杆内荷载的不同工况,并在此基础上推出近似计算公式。其次,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悬臂压弯构件的弹塑性稳定承载力,并以此为基础对弹性分析的结果进行校验。校验表明弹性等效转换得到的公式可以可靠地应用。同时,还论证了公式可以应用于端部有转动约束的框架柱。最后讨论框架内力采用二阶分析时的柱的βm系数,指出《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规定有所误解。
陈绍蕃申红侠冉红东苏明周
关键词:压弯构件面内稳定等效弯矩系数
高强钢构件稳定性研究最新进展被引量:11
2017年
高强度钢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钢结构,例如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输电塔中,但构件的稳定问题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高强钢构件稳定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包括高强钢材料常温静载一次拉伸的力学性能、残余应力测试,以及构件的局部稳定、整体稳定、局部和整体稳定的相关性。同时,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为高强钢结构设计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申红侠任豪杰
关键词:高强钢钢构件
高强钢焊接薄壁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局部和整体相关屈曲试验研究
2023年
通过13个Q460C、Q550D和Q690D钢中长柱的双向偏压试验,研究了高强钢焊接薄壁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局部-整体相关屈曲性能和极限承载力;将极限承载力与美国、欧洲规范以及新提出的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以验证它们对高强钢焊接薄壁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局部-整体相关屈曲计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钢材名义屈服强度fy=460~690 MPa,板件宽厚比b/t=40~70,构件长细比λ=45~79,偏心距ex=ey=20~45 mm范围内,美国规范ANSI/AISC 360-16对较大长细比(λ=79)和Q690D钢较小宽厚比(b/t=40)试件的计算结果偏于保守;欧洲规范BS EN 1993-1-1对较小板件宽厚比(b/t=40)试件的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对其余试件是安全的;使用新提出的有效屈服强度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新提出的有效截面法对大部分试件的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申红侠杨忠桥聂子钧徐凯凯
关键词:高强钢压弯构件极限承载力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梁柱边节点抗剪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8个不同节点构造的"梁贯通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边节点的抗剪性能,详细分析了RCS节点柱上端相对侧移及其组成、侧向荷载-剪应变、节点区各组成元件的抗剪承载力、节点剪力-变形曲线、钢腹板应力的发展过程、试件破坏时的应力应变分布等。结果表明,RCS节点变形是三维空间变形,内、外混凝土之间存在相对转动;RCS节点总变形由剪切变形和承压变形组成,即使发生节点剪切破坏,承压变形也占有较大比例;RCS节点抗剪由三部分组成:钢腹板、内混凝土和外混凝土,如设有钢柱面板,还应包括钢柱面板的抗剪承载力;在节点区总变形小于2%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随节点总变形的增大而增大,在节点区总变形大于2%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随节点总变形的增大而基本保持不变;试件破坏时,钢腹板大部分已屈服,屈服区为柱截面高度的80%,内、外混凝土有明显的斜压带存在。这些信息对进一步研究RCS节点抗剪机理和抗剪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申红侠燕练武顾强
关键词:抗剪性能钢梁钢筋混凝土柱非线性有限元
楔形柱平面内失稳时弯矩与轴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现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中楔形柱平面内稳定计算公式偏于安全较多的不足,采用数值积分法分析了工形截面楔形柱平面内极限承载力,主要研究了楔形柱弯矩与轴力的相关曲线,并通过多种方案的分析比较,提出相关公式,为进一步修订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申红侠
关键词:面内轴力弯矩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失稳极限承栽力
高强钢焊接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局部-整体相关屈曲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Q460钢腹板高厚比超限(h w/t w=60,70,80,100,120)的焊接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研究了腹板高厚比、翼缘宽厚比、构件长细比和相对偏心率对其屈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计算Q460钢压弯构件局部-整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力的修正公式。研究表明,有限元法能很好地分析腹板高厚比超限的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非线性屈曲性能;腹板高厚比增大,极限承载力提高,腹板屈曲后强度保持能力增大,延性增大。相反,翼缘宽厚比增大,构件极限承载力减小,腹板屈曲后强度保持能力减弱,延性降低;长细比增加,构件刚度明显减小,极限承载力降低,但延性却增大;相对偏心率增大,弯曲变形起主导作用,跨中挠度急剧增加,而轴力的变化相对变缓。提出的修正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很好。
申红侠杨春辉
关键词:高强度钢压弯构件
卷边槽钢压杆的局部屈曲与畸变屈曲
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卷边槽钢受压时的屈曲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有规格的卷边槽钢压杆发生局部屈曲,而不会发生畸变屈曲;杆件的屈曲模式不仅与截面的高度、宽度有关,还与卷边的宽度和厚度有关,当卷边宽度减小到...
申红侠
关键词:卷边槽钢压杆局部屈曲畸变屈曲有限元法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结构研究的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近年来,在组合结构中出现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即由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RCS)组成的框架结构。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国际上RCS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RCS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RCS组合框架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RCS组合结构的抗震设计及性能分析,以及美日“设计指南”的完善与发展。最后指出RCS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趋势。
申红侠
关键词:钢梁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梁柱节点的设计模型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分析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梁柱节点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P-M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内混凝土考虑承压变形和剪切变形的节点设计模型。该模型认为RCS节点变形是三维空间变形,应将内混凝土、外混凝土分开,分别按处于平面应变状态来处理,内混凝土变形大于外混凝土变形,除了剪切变形之外,内混凝土还有很大承压变形。基于设计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RCS边柱节点名义强度计算公式和设计公式。取内混凝土总变形为2%时节点的抗剪强度为名义强度。这些公式可供我国制定规范所参考。
申红侠顾强
关键词:组合结构梁柱节点钢梁钢筋混凝土柱
Q550钢焊接箱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和屈曲后强度被引量:2
2022年
通过12个Q550D钢短柱的单向偏压试验,研究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性能和极限承载力;将极限承载力与美国、欧洲和中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相关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以验证各规范对Q550D钢焊接箱形截面压弯构件屈曲后强度计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翼缘宽厚比b/t=27.9~56.1,腹板高厚比h/t=40.5~80.1,偏心距e_(y)=20~50mm,欧洲和中国规范中的相关公式有较高精度,仍然适用于550D钢焊接箱形截面压弯构件屈曲后强度计算,而美国规范中相关公式有时偏不安全。
申红侠聂子钧徐凯凯
关键词:压弯构件屈曲后强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