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景

作品数:30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介入
  • 14篇静脉
  • 11篇介入治疗
  • 10篇动脉
  • 10篇腔静脉
  • 7篇血栓
  • 7篇腔静脉滤器
  • 7篇静脉滤器
  • 7篇静脉血
  • 6篇下腔静脉
  • 6篇静脉血栓
  • 5篇栓塞
  • 5篇疗效
  • 4篇血栓形成
  • 4篇置入
  • 4篇下肢
  • 4篇静脉血栓形成
  • 3篇动脉闭塞
  • 3篇动脉栓塞
  • 3篇性疾病

机构

  • 1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5篇山西省人民医...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通辽市医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白求恩医...

作者

  • 30篇申景
  • 16篇肖亮
  • 11篇刘玉娥
  • 11篇童家杰
  • 10篇张婧娴
  • 10篇徐克
  • 10篇高峰
  • 9篇刘小军
  • 9篇苏泽文
  • 8篇慕伟
  • 7篇王海燕
  • 4篇解世洋
  • 4篇岳建荣
  • 3篇李海伟
  • 3篇王慧
  • 3篇黄德生
  • 3篇魏东升
  • 2篇张曦彤
  • 1篇唐文恒
  • 1篇高明玉

传媒

  • 10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第十届中国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3篇2011
  • 1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外弓上动脉损伤经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颅外弓上动脉损伤的经血管腔内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2.5-2016.5颅外弓上动脉损伤的患者共5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9岁,男4例,女1例.临床症状为颈部及上胸部活动性出血4例,...
张婧娴刘玉娥慕伟申景高峰苏泽文刘小军王海燕岳建荣
猪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MMP-2、MMP-9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猪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内膜和中膜的变化以及下腔静脉管壁中MMP-2、MMP-9的表达分布及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组实验组,每组3头,实验组分别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7天、28天和56天取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段的下腔静脉,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内膜及中膜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分析MMP-2,MMP-9的表达分布及变化。结果下腔静脉中膜在滤器置入后7天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厚,28天及56天逐渐萎缩。内膜在7天时较对照组无明显增生,28天及56天开始围绕滤器明显增生,且56天内膜增生程度明显比28天严重。下腔静脉壁中MMP-2、MMP-9在滤器置入后7天时表达水平达到峰值,28天及56天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MMP-2与MMP-9的表达变化与中膜变化呈正相关。结论MMP-2、MMP-9表达升高可能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中膜早期增殖的细胞向内膜迁移形成新生内膜有关。
宋健博孙骏杨耀博邝兆成王祥申景肖亮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MMP-2MMP-9
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的初步经验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的适应证选择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4例,发病时间1~14 d。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或苍白,皮温升高或正常,31例合并肺动脉栓塞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分别经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后,均行静脉内置管溶栓治疗。术后12~80 d经复查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下肢静脉及肺动脉内无新鲜或游离血栓后,经颈内静脉入路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复查下腔静脉造影。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 d。随访4~12个月。结果共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74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1例滤器置入时倾斜25°。41例患者于术后41.3 d(12~80 d)经颈静脉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成功率达97.6%,回收过程平均耗时5.8 min(1~115 min),下腔静脉造影复查未见管壁穿孔及破裂征象。成功回收的病例均一次性回收成功,1例因滤器与血管壁致密融合导致回收失败。其余33例患者未行滤器取出术,随访期间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下腔静脉闭塞的临床表现。结论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具有回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技术操作成功率较高。
肖亮申景童家杰李海伟徐克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
导管辅助法回收贴壁Günther Tulip滤器的初步经验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回顾导管辅助法回收贴壁Tulip下腔静脉滤器的技巧。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肺动脉栓塞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95例,对其中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4~71岁,平均43.7岁)单纯捕捉器法未能成功捕获滤器的患者,采用导管辅助法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具体是在下腔静脉造影证实滤器回收钩贴壁后,使用导管结合鹅颈捕捉器剥离粘连、回收滤器。术后对患者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 d。随访4~12个月,复查血管超声及肺动脉3D CTA。结果成功回收6例患者的Tulip滤器。采用的操作技术包括导管扭转(1例)、导管成襻(1例)、导管-捕捉器成襻(4例)。回收过程平均用时40.5 min(17~78 min)。滤器在体内留置时间平均为46.7 d(14~80 d)。随访期间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结论导管辅助法对于贴壁Tulip滤器的回收率较高,可明显提高Tulip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成功率。
肖亮童家杰解世洋申景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合并支气管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咯血的介入治疗策略被引量:6
2017年
支气管大咯血为临床常见急症,是指每次咳血量超过100 ml,或24 h咯血量超过600 ml,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特别是合并支气管动脉假性动脉瘤,由于反复咯血,胸腔压力变化,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发生凶险且危急生命的大咯血。
张婧娴刘玉娥申景高峰幕伟苏泽文刘小军王海燕岳建荣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假性动脉瘤咯血量栓塞剂载瘤动脉供血动脉
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估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采用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例,累及8条肢体。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采用导丝及导管开通闭塞的下腔静脉并置管溶栓治疗。血栓消融后分别经骨静脉或颈内静脉取出滤器。记录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并发症、治疗后有无肺动脉栓塞。结果共置入4枚可回收式滤器、取出5枚滤器(包括原先置入的1枚)。4例下腔静脉开通及局部置管溶栓技术上均获成功;8条受累肢体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滤器置入及取出操作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0 min(1~3 min)和7.6 min(1~20 min)。平均置管溶栓时间11.8 d(8~14 d),取出的滤器体内平均留置时间40.4 d(14~73 d)。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出现明确肺动脉栓塞表现。结论管腔内开通及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临床可予推广应用。
肖亮童家杰解世洋申景徐克
关键词:血栓形成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Günther Tulip滤器倾斜发生机制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采用体外下腔静脉(IVC)模型探讨经股静脉Günther Tulip滤器(GTF)置入发生倾斜的机制。方法体外IVC模型由悬吊于透明、分叉玻璃管中的1支直径25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及2支直径10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构成。经股静脉GTF置入分为两组:右直组(GRS)(n=100)和左直组GLS(n=100)。测量并记录腔静脉右侧壁与钩的距离(DCH),根据DCH滤器倾斜程度(DT)分为5级。滤器释放前、后,分别测量各组金属罩杯与IVC纵轴夹角(ACM1,2)和腔静脉右侧壁与金属罩杯的距离(DCM1,2)。另外还测量各组释放后IVC纵轴与滤器纵轴夹角(ACF)以及IVC的直径(DIVC)。结果每组GTF的倾斜程度分布各不相同。GRS中,滤器倾斜程度属于Ⅲ级的例数与GLS中相应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与36%,P=0.003)。两组间大多数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ACM1与ACF,ACM1-ACM2与DCH1-DCH2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两组中DCH1与ACF之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释放前滤器与IVC的倾斜角是造成经股静脉GTF置入后倾斜的主要原因。
肖亮申景黄德生徐克
关键词:体外实验
疑难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技巧及策略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疑难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策略及操作技巧。方法 2005年1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常规圈套技术无法成功取出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患者11例,采用导管辅助法、异物钳法及股静脉剖开等方法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2~71岁。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d。随访4~12个月复查血管超声。结果 10例患者成功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成功率91%。导管辅助法取出7例;异物钳法取出2例;1例因滤器无法进入鞘中,股总静脉剖开后取出滤器。1例因滤器与血管壁粘连紧密,回拉捕捉器时,回收钩断裂,最后家属放弃,取出失败。回收过程平均透视时间57.2min(17~115min)。滤器平均体内留置时间为37.8d(0~80d)。术后5d内全部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期间,复查血管超声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采用多种辅助性圈套技术回收疑难性下腔静脉滤器的成功率较高,可有效提高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肖亮童家杰申景魏东升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肺栓塞
糖尿病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评估糖尿病合并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PAO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期间为治疗糖尿病伴发跛行患者及下肢严重缺血患者而进行的63次介入治疗。治疗手段包括:单纯PTA及PTA加支架置入。介入治疗的病变血管共85支,包括髂动脉15支(17.6%)、股动脉36支(42.4%)、腘动脉20支(23.5%)、胫动脉14支(16.5%)。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确定通畅率(根据超声复查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1.9个月(6~36月);结果63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37例(占58.7%)、合并冠心病19例(占30.2%)、吸烟史占52.2%。介入操作技术成功率97.8%,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ABI值明显升高(由术前0.397±0.136升至术后0.783±0.134;P<0.01)。6、12、24和36个月的初次通畅率分别为84.4%、57.9%、49.8%及40.7%,相应的二次通畅率分别为91.1%、79.1%、65.7%及54.1%(P<0.01)。相应的肢体保存率分别为93.3%、86%、83.3%及83.3%;结论经皮血管再通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的优点,同时还不阻挠必要时外科血管重建手术,深受众多患者的认同并逐渐成为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患者的首选方法。
肖亮申景黄德生童家杰张曦彤徐克
关键词:糖尿病介入治疗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山西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及实验组(胆道支架...
刘玉娥慕伟张婧娴申景高峰苏泽文刘小军王海燕岳建荣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管癌PTCD术胆道支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